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從伊麗莎白一世開始觀影 > 第35章 第35章

第35章 第35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這一時期,英格蘭的貿易版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擴張。東方的珍貴香料從印度源原不斷地運往倫敦,而俄國的上等貂皮和優質鋼鐵也經由波羅的海進入英格蘭市場。】

“一群軟骨頭,天主教徒竟然如此不虔誠”,一個天主教徒陰沉着臉,若換作是他的話,他定然......

當然如果伊麗莎白女王能讓他更加富有的話,他的底線也不介意再退一退,畢竟在信仰與...呃...國家利益面前,底線還是需要靈活一點的,他整理了一下繡着金線的袖口,理直氣壯地想。

【在地中海,羊毛織物與牛皮被送往奧斯曼土耳其,換回華美的絲綢、柔軟的毛料、珍稀的大黃、芬芳的油料、細膩的棉花、精美的地毯、蟲瘿(可以用作染料)、香料等。】

【與此同時,新大陸的财富滾滾而來,滿載金銀的船隻不斷駛入英格蘭的港口,為王國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之外,伊麗莎白還緻信坎貝(今印度古吉拉特邦)國王和中國皇帝,請求與之通商。通過這些活動,倫敦很快便取代了安特衛普,成為歐洲商貿中心。】

【有一次,波斯沙阿(波斯皇帝頭銜)詢問英格蘭商人亞瑟·愛德華來自何方,“英格蘭。”的回答無人知曉。直到愛德華試着用意大利語說:“英格裡達。”波斯的大臣們這才恍然大悟,“是倫多魯啊!”可見當時倫敦的名氣遠勝其所屬國家。】

倫敦竟然能夠取代西班牙控制下的安特衛普,這怎麼可能,西班牙大使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怎麼也想不明白,一個彈丸之地,憑什麼取代安特衛普?

亨利八世将杯中的葡萄酒一飲而盡,倫敦将會是歐羅巴的商業中心,想想他心頭就一片火熱。貴族們容光煥發,舉杯相慶,仿佛看到無數金币正順着泰晤士河滾滾而來。

【這時的英格蘭充斥着奢華的氣息,窗戶行業和水晶玻璃行業應運而生。一些人抱怨大量無用貨物湧入倫敦港,就連塞西爾本人也對“堆積如山的絲綢”以及“泛濫成災的葡萄酒和香料”表示不滿。】

【富人的的宅邸窗戶比牆還要多,他們房間裡裝飾着壁毯、帷幔、窗簾。随處可見高腳凳、有罩子的椅子、儲藏櫃、箱子、櫥櫃等。大多數的房間内都能看到靠墊。】

【英格蘭人對奢侈品的熱情空前高漲,新大陸運來了糖和珍珠;舊大陸運來了檸檬、石榴、香皂。按照慣例,在禮拜五的那一天要吃魚肉來紀念耶稣,但現在的倫敦人已經對魚肉不屑一顧,他們将吃魚肉斥為教宗黨的遺俗。】

【威廉·卡姆登不滿地指責到,“我們愚蠢的國家”變得如此富有,以至于國民“耽于酒色”、“争造豪宅”。如今就連農夫也講究起時髦來——穿着寬松的短上衣,系着用上等石榴紅絲綢制成的襪帶。】

【塞缪爾·羅蘭茲列了一份清單:緊身上衣法國産,緊身褲要德國貨;披風就買外國式,帽子首選西班牙,托萊多的刀劍意大利的領,鞋子還選弗萊芒。】

英格蘭未來竟然會如此富有,竟連農夫都能穿上上等絲綢做成的衣服,一位貴族青年撫摸着自己花費重金制作的絲綢衣服,突然覺得絲綢也沒有那麼令人心動了。

一個天主徒虔誠的在胸口畫了一個十字,這群異端竟然違背主的教誨,越來越奢侈,他們的靈魂将會在奢華中腐朽了。都怪國王開創了奢侈的先河,他竟以每年在衣服上花費八千多英鎊,成為全歐洲最奢華的國王為榮。

【最顯著的變化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屋頂上林立的煙囪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餐具也煥然一新,木質餐盤被閃亮的白镴器皿取代,粗糙的木勺升級為精緻的銀勺或錫勺。】

【建築用料上,堅固的石料與灰泥漸漸取代了傳統的木材與黏土;卧具方面,蓬松的羽絨床墊淘汰了簡陋的草墊,柔軟的枕頭也讓硬邦邦的木枕成為了曆史。鋪張主義是伊麗莎白時代的一大特點,這一時期可以稱作第一個世俗時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