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2019年4月,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引起了全球的轟動。
這是一座有着800年曆史的建築,它見證了法蘭西的曆史,承載了太多曆史性的時刻。
如此意外,令人心痛,也同時讓雨果的《巴黎聖母院》重回人們視野。
這部耗時僅僅6個月的作品,被譽為“19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也是今天最著名的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作。可以說,如果沒有雨果的這本書,也許就沒有今天全世界心目中的這座巴黎聖母院。
難怪有人說:“巴黎聖母院将在雨果的筆下永垂不朽。”的确,建築可以破敗。但是文學的力量将跨越時間,曆久彌新。
它的神奇之處就在于,雖然間隔600年,但你會發現書中的人和事,人間百态,放在今天也是無比契合。這本書尤其對于當代女性來說,有着非比尋常的意義。
因為你能從女主人公艾絲美拉達身上看到太多屬于女性的共鳴。
《巴黎聖母院》圍繞着四個人物展開:
1. 美麗純真、生性善良的吉普賽女郎——艾絲美拉達
2. 表面莊嚴,内心險惡的副主教——唐·克洛德
3. 長相英俊,其實就是個街頭小混混的弓箭隊隊長——弗比斯
4. 畸形醜陋,但内心很善良的聖母院敲鐘人,克洛德的養子——卡西莫多
故事大緻是這樣的:15世紀,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過了三十多年禁欲的生活。卻在某一天,不幸愛上了吉普賽少女。
這讓他痛苦萬分,一方面是邪惡的欲望令他感到自己“背叛”了宗教;另一方面,是吉普賽女郎根本不愛這個又老又醜的教士。她心中另有所愛,這個人就是年輕英俊的軍官弗比斯。
于是,副主教設計出一樁“女巫殺人案”:将弗比斯刺傷,嫁禍給艾絲美拉達,誣陷她是女巫。然後,想要以自己的職權,逼迫少女就範。
令克洛德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養子——卡西莫多居然挺身而出,将她救到聖母院避難。副主教又趁機再次脅迫她,還是被拒絕。怒火中燒之下,他向法院下達逮捕令。
無奈之下,艾絲美拉達逃出庇護所,不料驚喜地與失散十五年的母親相認。誰知,就在即将逃脫成功的時候,艾絲美拉達為了引起弗比斯的注意,害死了母親,最終,也将自己送上絞刑架。
一系列事件後,卡西莫多看清了副主教的人面獸心,絕望而憤怒地将他從樓頂推下,自己也抱着艾絲美拉達的遺體,化作兩具白骨相守……
這是一個典型的浪漫主義悲劇式結尾,《巴黎聖母院》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裡面的人物無一例外有一種深深的宿命感,尤其是艾絲美拉達,好像她的人生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是一場悲劇。因為是女人,所以承受更多。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的善與惡,美與醜,往往就像是磁帶的A面與B面。尤其對于女性來說,上帝給了女人美麗的容顔,溫柔的力量,也同時讓女性遭受無盡的不公:
比如一個家庭如果出現問題,習慣性的會認為是女性的失敗;
比如遭遇到侵害,明明是受害者,卻有人在背後議論她不檢點;
要是産後抑郁,那就會被說是矯情;
當家庭主婦不行,職場打拼就是不顧家,兩者兼顧又幾乎是不可能。好像不管怎麼選,都是錯的。
那麼,當今的女性會遇到多少無奈?而我們又該要如何自處?成了最難解、也是最急需要解決的難題。
關于這本書,我們将以艾絲美拉達為典型,透過生活的表象,挖掘三個對于女人來說至關重要的命題:
1. 美麗是上天恩賜,是女人的武器,但是為什麼會變成緻命的毒藥呢?
2. 渴望愛情救贖的人,為什麼往往得到的是毀滅?
3. 生活中面臨選擇,要如何擺脫障礙?
首先,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美貌,對一個女人來說意味着什麼?
人們總說,漂亮的女孩就是機會更多,因為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也的确是如此,我們都知道,一個女孩如果擁有美貌,那麼她會收獲到這個世界一份額外的呵護和溫情。
但是,受人喜愛的同時,她們同樣面臨着更大的危機。前一陣子,有好多無辜女孩被害的事件。這也說明了一件事:漂亮不光是女孩的通行證,同時也是犯罪的誘餌。
艾絲美拉達就是如此,她到底有多美呢?我們來看這一段:“她翩翩起舞,轉圈飛旋,踏着随意擲在地上的一塊波斯地毯,那張光豔照人的臉每次轉向你,烏黑的大眼睛都會向你投去一瞥,疾如閃電。”
雨果筆下這位驚鴻般的姑娘,簡直就是個女神。她生機勃勃,能歌善舞,雖然身份卑微,卻有一種高尚的,大無畏的勇敢。
為了救下落魄詩人格蘭古瓦,她站出來承諾跟他結婚;卡西莫多因為劫持她在廣場上受到鞭刑和羞辱,她不計前嫌給他喂水喝。
也就是這份善良,讓醜陋的敲鐘人生平第一次流下眼淚,結下了愛情的果子。
因為這超凡的美麗,艾絲美拉達受到衆人的追捧,招惹來了不少愛慕的眼光。但,這是好事嗎?其實不一定。她招惹來的人,有出于真愛的,也有充滿欲望的,邪惡的人。
比如邪惡的副主教克洛德,他也不可自拔地愛她。
可他的愛是扭曲的,他是那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所以,被這種人愛上隻有兩條路,要麼得到,要麼毀滅。艾絲美拉達的悲劇,你也可以說,是這個人一手造成的。
更不幸的,當屬她吸引到了渣男弗比斯,這個金玉在外,敗絮其中的男人,本已經和貴族女子百合花有了婚約,卻一直勾搭艾絲美拉達,救下了她,甜言蜜語哄騙她。不為别的,隻是為了能夠得到她的身體。
換言之,如果艾絲美拉達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她的人生會不會更幸福呢?不好說,但我想,一定不會被這些人盯上。
所以,美麗是好事,但是美麗更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卡西莫多和艾絲美拉達是同一種人。因為這個世界不僅僅對醜有惡意,對于美,也同樣惡意滿滿。
我們可以看到,美麗的艾絲美拉達就這樣,一步步被逼上絕路。
書中有一幕我特别印象深刻,一開始鎮上的百姓都很追捧艾絲美拉達,對她的長相,舞姿,歌聲啧啧稱奇,他們也喜歡她的那隻名叫佳麗的小山羊,尤其是贊歎它耍的小把戲。
然而,當她被誣陷上了法庭之後,人們的眼光一瞬間就變了。美麗變成女巫的特征,歌聲成了誘惑人的手段,而可愛的小山羊則被稱作是“地獄來的生物”。
你會發現,美麗是一件極其脆弱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長相美麗」,其實對女人而言是個「溫床」。
怎麼說呢?
我們都知道,艾絲美拉達是天真,甚至是無知的。而這一點,跟她生來就漂亮有關系嗎?我相信,一定有。從小靠着外貌坐享特權,走到哪裡都有人施舍,連乞丐都自願保護她。
如此一來,一個在外流浪了16年的女孩,完全沒有判斷力,不懂分辨好人壞人。而她這樣放任自己的無知,那麼就注定會帶來災禍。
而艾絲美拉達的媽媽隐修女也是如此,年輕時她也很漂亮,很風流。然而,在美貌衰退之後突然發現自己其實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
再看看身邊,找不到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曾經的追求者都不見了。她頓時明白:依靠美麗得來的東西,來得快,去的也快。
可是,已經太晚了啊。當她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她的人生隻剩下被動,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了。
回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想想,一個漂亮女孩是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呢?
小時候,作業做不完有男生主動給她抄,早餐有人送,總有人争破頭要幫她。再大一點,她養不活自己,也沒關系,男人們都願意養她,照顧她。
她化個妝,就是路上所有行人矚目的對象。而10分鐘化妝的努力,比起辛辛苦苦看書學習最後才有一點點收益的苦差事,她會怎麼選?我看,很容易就傾向于前者。
所以,你會發現,漂亮的女孩比一般女孩更容易忽略自己的内在修養,而一心沉浸在美貌給自己帶來的便利當中。
不過,就像女人遲早要凋謝的容顔,不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用汗水換來的東西,終究不屬于自己。等這些美好的幻覺消散了之後,你會發現,她什麼都不剩,比誰都慘了。
所以,究竟什麼樣的女人能活得最好呢?我想,是美麗而不自知的女人。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誇大自己的美,在選擇生活的時候,不把自己的美貌作為全部的籌碼。而是努力提升自己,最用美貌作為人生的加持,使自己更完美。
那麼,回到最開始的問題——美麗對于女人是武器?還是毒藥?
答案已經很清楚了。美麗是武器,是上天恩賜。但是,一旦你掉進美貌給你的陷阱。那麼,就會是殺死你的毒藥。
同樣具有迷惑性的,還有另一個重大命題——愛情。
這個命題之所以宏大,是因為你無法定義什麼是愛。曾有人這樣形容過愛情——它就像是電光火石的瞬間。
什麼意思呢?就像你身處無邊黑暗中,突然有人擦亮了一根火柴,随即熄滅。這個瞬間可能是幸運的,也可能是緻命的。
因為,你必須在這個瞬間借助光源從黑暗中看清那個擦亮火柴的人的面龐。更困難的是,你必須要從他雙眸中的倒影中看清你自己。
這個時候,你做出了選擇,這會是一輩子的選擇。
這就引出到我們今天的第二個話題:愛情,為什麼會毀滅一個人?
艾絲美拉達跟所有情窦初開的少女一樣,渴望愛情。但是,她并沒有如願以償。反而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而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她做錯了兩件事。
第1件,她愛上了自己“幻想中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總覺得戀愛談着談着,日子過着過着,對方就變了一個人。其實,很有可能不是對方變了,而是從一開始你愛的就隻是自己“幻想中的他”。
艾絲美拉達也是如此,在遇到弗比斯之前,她常常做夢,夢到自己的白馬王子是“穿漂亮的軍裝,佩戴長劍,威風凜凜”的樣子。
于是,弗比斯的出現幾乎是滿足了她的“愛情幻想”。然而,這是非常危險的。
人一旦陷入了這種幻想,往往是根深蒂固,很難改變的。
所以,才見過一次面,這個傻姑娘就深信不疑——除了外貌,自己同樣愛他的内心,愛她想象中的那顆“正氣凜然,忠于愛情”的心。基于這種幻想和渴求,她完全失去了理智。
所以,弗比斯不管做什麼,在艾絲美拉達心中都是一個正直的王子。
以至于後來在法庭上,在聖母院頂樓,在“老鼠洞”裡,他一次又一次見死不救,可艾絲美拉達絲毫不懷疑,直到臨死還念着他的名字。而弗比斯呢?從始至終,甚至都沒記住她叫什麼。
都說“愛情使人變傻”。的确,很多時候哪怕是一些很有閱曆的,很智慧的人,也會在感情中失去判斷。
比如隻是看到他的一個側面,就幻想着他的正面,他的品質、家境、學識、然後用自己最向往的那個形象套在他身上。于是,他就變成了完美的維納斯。你會發現,愛情使他變成了一個愚昧的人,完全被表象迷住了。
關于這一點,一位瑞士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招募一群熱戀階段的青年男女,采用磁性共振成像技術記錄他們大腦的活動。
圖像表明,看到自己戀人照片的時候,大腦四個特定區域不約而同地出現了血液流量急升的現象。而同時,大腦中負責記憶和注意力的部分則受到了抑制。
也就是說,戀愛使人變傻,并非隻是心理作用,更是有确鑿的科學依據的。所以有句老話叫“情人眼裡出西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