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郝先生要拯救的病人 > 第107章 經濟學思維

第107章 經濟學思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書是《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這本書可以教會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生活現象,做出更理智的選擇。

在具體講解這本書之前,我們先來問大家這麼幾個問題:孩子剛出生,是留在家裡陪伴孩子幾年好還是出去工作、掙錢好?房子和愛情哪個才是重中之重?

陪伴孩子則會丢失工作,甚至和社會脫軌,但選擇工作,又會缺失孩子的童年;選擇房子,那麼你的一生可能都在空虛乏味中度過了,但選擇愛情,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愛情一樣無法長久。

這似乎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無論選哪個都會給我們留下遺憾。在生活中,我們總想魚和熊掌都可兼得,但大部分時候,我們隻能獲得二者中的一個。

所以,與其考慮如何選擇才能不留遺憾,不如學會衡量兩個選項給我們帶來的好處,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那麼如何才能在進退兩難的選擇中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選項呢?

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這本書将為你揭曉答案。

這本書的作者保羅?海恩是華盛頓大學的經濟系教授,他被譽為美國近25年來最優秀的經濟學教育工作者之一。

這本書就是海恩的代表作,一部風靡國際的經典經濟學著作,是一學就會的經濟學,被認為是經濟學教材領域的一次革命性變革。本書也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全世界暢銷,是百餘所院校的經濟學教材。

接下來,我将為你解讀《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這本書的精華内容,帶你了解做決策的秘訣,學會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要想讓自己利益最大化,就得盡可能讓我們的收益多一點,成本少一點。為此,本書給我們提供了三種方法,分别是靈活使用供求規律、學會控制生活選擇成本和發現自己的比較優勢。

下面讓我們開始學習吧!

通過供求規律看透生活本質,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關注到商品的價格經常是跌宕起伏的,比如豬肉會變貴,轉季時上一季度的衣服就會更便宜等等,大家對此肯定深有體會了。

像這類現象,表面上是價格在變化,實質上卻是供給和需求在發生變動。豬肉價格上漲是因為豬瘟等因素使豬肉供給減少,但另一方面人們對豬肉的需求卻沒有發生變化,所以隻能提高價格,讓那些不願意多花錢的人不買,這樣來平衡供求關系。

轉季時,人們開始采購下一季度的衣服,對上一季度的衣服需求量減少,而商家存貨過多,為了能賣出去,隻好降價處理,也是這個原因。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物以稀為貴。在經濟學領域,這是供求規律在發揮作用,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供過于求時,價格下跌。比如因為大家都想去看明星演唱會,但演唱會場地有限,供不應求,所以門票價格就會比較高。

除此之外,物品的供求關系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直處于波動中,包括常态和非常态兩種變化。應季水果更便宜,反季則更貴,體現的就是常态變化。

而發生豬瘟後豬肉價格上漲,因為歌手大火連帶着演唱會門票也更貴了,類似這種變化就是我們說的非常态變化,它指的是商品受到外界多重因素影響,引起的供求關系的變化。

那麼了解供求規律對我們有什麼用呢?就是讓我們知道豬肉為什麼漲價,轉季衣服價格為什麼下降嗎?

實際上,供求規律的作用遠遠不止于此,它除了能讓我們看到生活現象背後的本質外,還能在我們的婚姻愛情,人生選擇上發揮重大作用,幫助我們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

我們先來看看供求規律在愛情中的作用。

複旦大學教授陳果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長久的愛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愛上同一個人。”為什麼這麼說呢?答案就是我們今天提到的供求規律。

好的供求關系,應當是供給略小于需求,并能在過程中不斷地創造新的需求,進而牢牢地抓住對方。

在婚姻中,我們為什麼能一次又一次地愛上對方,就是因為對方能夠滿足我們的基本需求,同時在細水長流的生活裡,不斷創造出新的吸引點,讓我們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一眼就是萬年。

陳果教授在《好的愛情》這本書裡提到過這麼一個例子。

她有一個朋友,和他的妻子已經相愛多年。兩人約定好每年都要一起學一樣新的東西,比如一年學畫畫、一年學吉他,還有一年他們還專程到廚藝學院去學習了廚藝。兩人的才藝在歲月裡慢慢沉澱,感情也逐漸深厚。在共同前進的路上,他們越走越遠。

這樣的愛情讓我們羨慕,但更讓我們好奇,為什麼兩人能夠在共同前行的路上攜手這麼長時間。表面上看,這是因為兩人互幫互助,志趣相同。

但進一步挖掘,就能發現現象背後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我們今天說到的供求規律。學畫畫、吉他還有練習廚藝的行為,不僅僅是個人能力的提升,更是在及時更新自己的供給庫,讓自己能夠滿足對方産生的新需求。

因為供需平衡,所以愛情長存,婚姻長久。

所以生活中,總有人這樣規勸你說,你不能男人說什麼,你就答應什麼,要學會欲擒故縱;如果男生太容易得到你了,他就不會珍惜你了;女人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你要去提升自己,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等等。

這些話背後隐藏的本質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供求規律,都是在勸谏人們,如果想要長久的愛情,就得學會在滿足對方基本需求的情況下,保持一點神秘感,始終制造新的吸引點,牢牢地吸引住對方的目光。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常說,好的愛情,應當是兩個人互相扶持,互幫互助,共同前進的原因。

我們再來看看供求規律在人生規劃裡的作用,它可以幫助我們看清未來的發展趨勢,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做出一個恰當的決定。

比如擇業問題,就拿護理學來說,很多人覺得學護理不僅累,還沒前途。但實際上,護理專業在未來由很大的發展前景和空間,或許就是下一個風口職業。

我們先從需求的角度來分析看看。近些年來,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逐漸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各個國家的老人數量都在劇增。

比如中國,有關調查數據表明,我們國家在2020年就會有超過兩億的老人,占中國總人口的17%,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值了。在這樣的情形下,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就會出現一個爆發性的增長。

說完了需求,我們再來談談護理人才的供給問題。随着社會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進步,大家對專業護理人才的知識水平、操作技能和專業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并不是随随便便一個人就能進入這個行業。

換句話說,護理行業已經建立起了它的行業壁壘,必須經過一番努力才能進入。這些因素就導緻了國内外的護理人才供給,無法滿足護理市場的需求。供不應求,這個行業必定有發展前途。

再比如說最近熱門的計算機、編程專業,很多人隻看到了這幾年計算機領域的飛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大,卻沒看見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相比人類,機器人在編程領域要更實用得多,既不用休息,碼的編碼出錯率還小。

那麼在未來,人工智能取代程序員的概率就會比較大,市場對這類人的需求就會大大減少,失業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以上說的這些行業并不是一開始就是沒有發展前途的,隻能說你進入的時機不對。如果你早十幾年進入這些領域學習,出師時剛好遇到這些行業興起,那麼青雲直上就可以指日可待了。

那這給我們的啟發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在做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時,不能隻看到當下對這類人的需求很大,更要把眼光放在未來,看未來這個行業的前景是好是壞,需求量大不大,再做出我們的選擇。

換句話說,就是你要有成長性思維,學會順勢而為,看清當下的趨勢,摸準風口,這樣才有更大的機遇實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言壯志。

到這裡為止,第一部分的内容就全部結束了。在第一部分裡,我們主要是從供求關系的角度來分析如何使我們的利益最大化,比如在愛情裡,我們要學會制造好的供求關系,讓供給略小于需求;

在人生的選擇上,我們要學會利用供求規律看清未來的發展趨勢,為自己選擇一條更長遠的路。

接下來的第二部分,我們将從成本分析的角度來告訴你如何選擇,才能使你的生活成本、選擇成本降到最低,從而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我們每天都會面臨很多選擇,比如我們開頭提到的是留在家裡陪伴孩子好還是出去工作好,是愛情重要還是房子重要,這些大大小小的選擇讓我們感到糾結。

實際上,我們糾結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為這件事付出的代價是否比我們在這件事上能夠獲得的滿足感多。

換句話說,我們在衡量我們的效率,效率越高,我們的行動力就越強,效率越低,我們考慮時間就越長。

代價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叫成本。成本的分類大概有兩種,一種是機會成本,一種是沉沒成本。我們可以在做決定時,通過衡量這兩種成本,來判斷我們的決策是否明智。

什麼是機會成本呢?簡單來說,就是選擇了一樣東西,你就得放棄另一些東西,你放棄的這些東西裡的最大價值就是你的機會成本。比如:你遇到了心怡的小夥子,你決定嫁給他的那一刻也就放棄了和别人在一起的機會,這裡的機會成本就是日後可能令你更心動的人。

這也能解釋現實生活中,為什麼很多男人即使出軌了,但依舊不願意離婚。這其中的緣由就在于離婚的機會成本太大了,離婚意味着人入中年,一切還得重頭來過,意味着地位、名譽和财産的損失。

人都是理性的,當他發現放棄婚姻的機會成本要遠遠大于他的收益時,就會選擇維護婚姻這條路。

俗話說,三思而後行,“思”什麼?思的就是我們的機會成本,就是要在做選擇前考慮清楚利弊得失,要有效率地完成一件事,不要撿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們再來看機會成本的另一個例子,早婚早育。很多人都覺得一手畢業證一手結婚證特别酷。再說,老祖宗不是說了嘛,成家立業,先成家再立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