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深秋,銀杏葉鋪滿陳家老宅的青石闆路,卻掩不住空氣中凝滞的壓抑。宋歲昭站在閣樓窗前,望着樓下花園裡修剪整齊的冬青樹,手中攥着那張泛黃的機票。
深夜十一點,陳安瀾的書房依然亮着燈。宋歲昭赤腳踩過冰涼的地闆,經過書房時,透過虛掩的門縫,看見陳安瀾正在簽署文件,黑色鋼筆在合同上流暢地劃過。男人的領帶歪斜,襯衫袖口随意卷起,露出小臂上猙獰的疤痕——那是為救落水的他留下的印記。
宋歲昭握緊行李箱拉杆,指甲幾乎掐進掌心。他想起白天在餐桌上,陳安瀾當着家族長輩的面,将他的設計稿撕成碎片:"學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有什麼用?乖乖待在家裡不好嗎?"此刻,那些被撕碎的圖紙正安靜地躺在他的行李箱裡,用膠帶仔細粘好。
飛機降落在加拿大溫哥華時,晨霧還未散去。宋歲昭裹緊外套,在機場ATM機前插入銀行卡,卻聽到機械女聲冰冷的提示:"賬戶已凍結"。他攥着手機,看着屏幕上陳安瀾發來的消息:"回來,我就當什麼都沒發生。"指尖懸在删除鍵上許久,最終隻是将手機調至飛行模式。
陳安瀾發現宋歲昭失蹤時,天已經大亮。他踢開書房的門,目光掃過空蕩蕩的房間,落在飄窗邊未幹的水痕上——那是宋歲昭昨晚畫的簡易地圖,用鉛筆圈出了機場的位置。男人的太陽穴突突直跳,抓起手機撥出那個早已爛熟于心的号碼,聽筒裡卻隻傳來機械的提示音。
"把所有出入境記錄調出來!"陳安瀾對着電話怒吼,領帶被他狠狠扯開,"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來!"他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陰沉的天空,想起宋歲昭曾說過想去看加拿大的楓葉,那時他嗤之以鼻,此刻卻恨不得立刻飛到大洋彼岸。
宋歲昭在唐人街的中餐館找到了工作。後廚悶熱潮濕,他戴着口罩,默默切着蔥姜蒜。老闆娘是個熱心的廣東阿姨,見他手腳麻利,便多留了幾分心。"小宋啊,"某天收工時,阿姨塞給他一個保溫飯盒,"這是給你留的雲吞面,嘗嘗合不合口味。"
夜晚,宋歲昭蜷縮在地下室的小隔間裡,借着昏暗的燈光,在餐巾紙上畫建築草圖。他的枕頭下壓着從圖書館借來的《現代建築設計原理》,書頁間夾着幾片楓葉标本——這是他工作間隙,在公園散步時撿的。每當月光透過狹小的氣窗灑進來,他總會想起陳安瀾書房裡的落地窗,那裡能看見更廣闊的天空。
陳安瀾開始了瘋狂的尋找。他包下私人飛機,往返于各個城市之間。溫哥華的唐人街,他一家店一家店地問;多倫多的大學,他拿着照片四處打聽。有次在街頭遇到暴雨,他渾身濕透地沖進一家咖啡館,卻隻看到和宋歲昭相似的背影,追出去才發現是一場空。
"陳總,您已經三天沒合眼了。"助理小心翼翼地遞上咖啡,"或許我們可以通過合法途徑......""閉嘴!"陳安瀾将咖啡杯重重砸在桌上,瓷片飛濺,"找不到他,我做什麼都是錯的!"他的手機相冊裡,還存着宋歲昭偷拍他睡覺的照片,那時的少年笑得天真爛漫,如今卻隔着萬水千山。
宋歲昭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他在餐館的工作得到認可,老闆娘甚至讓他幫忙設計新店面。閑暇時,他會去旁聽建築系的公開課,坐在教室最後一排,認真地記着筆記。有次下課,教授叫住他:"同學,你的設計很有想法,有沒有興趣參加學生競賽?"
比賽的主題是"家的溫度"。宋歲昭站在圖紙前,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陳家老宅的畫面:清晨灑在餐桌上的陽光,陳安瀾偷偷放在他書桌上的熱牛奶,還有那個雨夜,男人背着他在雨中狂奔的身影。他握着鉛筆的手微微顫抖,筆下的線條卻愈發清晰——那是一座融合江南園林與現代極簡風格的小屋,庭院裡種滿了楓樹。
陳安瀾的尋找依然沒有結果。某天深夜,他在辦公室睡着了,夢裡是宋歲昭笑着向他跑來,卻在觸手可及的瞬間消失。他猛地驚醒,發現自己的手正抓着辦公桌上的相框——那是他們小時候的合照,宋歲昭摟着他的脖子,笑得燦爛。
轉機出現在三個月後。陳安瀾收到一封匿名郵件,附件裡是一張建築設計圖,署名"匿名參賽者"。他的呼吸驟然急促,顫抖着放大圖紙——那些獨特的窗棂設計,那些蜿蜒的回廊線條,分明是宋歲昭獨有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