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可的義肢需要更換零件。
醫院診室裡冷氣太足,金屬部件貼在皮膚上涼得發痛。醫生調試螺絲時問他感覺如何,他說挺好。其實創口處已經磨出了繭子,偶爾會隐隐作痛,像一場漫長的低燒。
回住宅的路上遇到暴雨。尼可站在便利店屋檐下等雨停,玻璃窗上雨水蜿蜒而下,模糊了街景。有個穿校服的男生跑進來買傘,頭發濕漉漉地貼在額頭上,像極了那年在他家樓下等他的陳壹。
*
陳壹的廚房終于有了煙火氣。 他學會了煮簡單的面條,雖然還是會經常煮糊。有天半夜餓醒,翻冰箱時發現角落裡還有半包尼可買的餃子,早就過期了。他盯着包裝袋看了會兒,最後還是扔進了垃圾桶。
浴室的花灑壞了,水流忽大忽小。陳壹蹲在地上修了半天,弄得滿身是水。突然想起上次漏水時,尼可隻用五分鐘就搞定了,還得意地說這是“倫敦獨居練就的技能”。
茶幾上積了層薄灰。陳壹用抹布擦過,露出下面一道淺淺的劃痕——那是尼可的義肢不小心刮的。
*
尼可開始适應新加坡的生活。
辦公室的咖啡機比國内的好用,隻是沒人記得他喜歡加雙份糖。有次加班到淩晨,打車回家時司機放起了粵語老歌。尼可望着窗外飛馳而過的路燈,突然記不清陳壹最喜歡的是哪首了。
公寓樓下的便利店有賣老幹媽,他拿了一瓶放在廚房,但一直沒開封。某個周末整理衣櫃時,發現一件染上藍色的襯衫——是那次洗壞的,居然一直沒扔。
*
生活像默片般,一幀幀地在無聲放映。
像壞掉的花灑裡漏出的水,像接雨水的塑料盆,像冰箱裡過期卻沒扔的餃子,像通訊錄裡那個再沒撥過的号碼。
平常得幾乎讓人忘記,心裡其實缺了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