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惜樽空 > 第21章 床前運策廟堂謀

第21章 床前運策廟堂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蕭玄烨任他進了自己寝殿,睡下時,他忽道:“我希望你不是。”

彼時正在理他衣衫謝千弦不由得一愣,一下也沒聽出他這一句說的是什麼,待到燭火熄滅,他雲裡霧裡的走到外閣,才想起那一句他回答的是什麼。

蕭玄烨已經确定了明日會帶他上朝,算是他這輩子第一次踏進瀛國的朝堂。

這一夜,他格外的興奮,同時也謹慎思索着,瀛國的朝局錯綜複雜,而眼下外患逼近,當務之急,必是如何應對明懷玉合縱之事。

可越是混亂的時刻,就越容易出錯,芈浔在此處紮根三年,那是誰在與他暗中勾結呢?

……

翌日清晨,蕭玄烨終于帶着謝千弦上了朝,他雖隻是侍讀,但因着蕭玄烨太子的身份,他依舊站在他身邊。

瀛君還未現身,百官陸陸續續進了太極殿,從殷聞禮這等人物身上,謝千弦自然讨不到什麼好臉,随後沈硯辭入内,他似乎有些驚訝,謝千弦于是朝他淡然一笑。

他輕踮起腳,伏在蕭玄烨耳邊說了一句話,這小動作自然逃不過殷聞禮的法眼,然而他也聽不見什麼。

“君上到!”

随着王禮一聲呐喊,瀛君步入了正殿。

“君上萬年!”

“衆卿免禮。”瀛君随意瞥了眼底下,就看見太子身邊多了個人,他倒是有些欣慰。

上卿姚修筠上前一步,道:“君上,斥侯來報,荀子已到齊國,晚于明懷玉一步,明懷玉被齊公奉為上賓,齊公卻不願接見我瀛國的使臣,臣以為,齊公已經答應了明懷玉的合縱之約。”

“君上,”蕭玄烨也跨出一步,“臣以為,眼下情景,不該隻考慮齊國。”

“說來聽聽。”

“若齊國參與合縱,屆時西境之人必定趁亂而入,西境無需與齊國結盟,就會令我們腹背受敵。”

衆臣細細思索着,西境九部,這些年來,中原各國隻有瀛國一直援助都護府,有這都護府擋在前面,多少年來都相安無事,可野馬終究是野馬,如何比的了家禽?

瀛君仔細打量着蕭玄烨,在衆臣的懷疑下,隐隐試探道:“太子的想法,很好。”

“回君上,”蕭玄烨波瀾不驚:“臣不敢居功,這是太子府侍讀李寒之的主張。”

“哦?”瀛君眉頭一挑,“那李寒之何在?”

謝千弦于是跨出一步,恭敬道:“臣李寒之,見過君上。”

“這既是你的想法,那你說說,你要如何解決?”

“回君上,”謝千弦擡起頭,氣定神閑:“臣以為,如若齊國帶領各國向瀛國宣戰,我瀛國首先沒有可與裴子尚一較高下的将才,其次,如若此時西境再從中做梗,此戰,瀛國必敗。”

“所以臣以為,當再派使臣出使齊國,無論齊公是否答應,都是為我們處理西境之事拖延時間,而要不留傷亡的解決西境一事,最好的辦法,當屬和親!”

“和親…”

“不錯,其一,若是雙方和親,瀛國不必再有後顧之憂,其二,可以借此打開塞外通商之道,西部何愁不能富裕?”

衆臣面面相觑,與西境異族之人和親,那是未有之先例,而古來和親之事,為表誠意,雙方都是選取最尊貴的血統。

瀛國的嫡系一脈隻剩太子蕭玄烨,此乃國之王儲,如若太子妃是異族的公主,那未來王室的血脈豈非也有了外族?

奉陽君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不過他仍然清楚,和親确實是個好方法,隻是得換個法子,“君上,臣以為,太子殿下為王儲,其王妃可以是中原任何一國的公主,但若是外族,必定混亂王室血脈,不若選取一位公主拜入先國夫人名下,作為嫡公主去和親?”

瀛君撚着佛珠,一時間沒有開口,卻在暗暗觀察着蕭玄烨的神情,奉陽君所說确實是個解法,他也願意,雖然蕭玄烨的想法決定不了什麼,可他作為國君,要看到自己的繼承人有沒有這份魄力。

“君上,”殷聞禮終于站出來,“臣以為,衆公主中,三公主已至适婚之齡,若要選取一位公主和親,三公主當是最佳人選。”

上官明睿瞥了眼殷聞禮,要知道那三公主可是殷夫人所生,分明是要打太子的臉。

蕭玄烨不說話,他知道所有人都在等他開口,這嫡系的光榮是他用生命在守護的東西,他知道孩子都是無辜的,可将那個女人的女兒納入嫡系中代替自己妹妹的位置,他無論如何也松不了這個口。

誰都可以,殷夫人的孩子,不行……

謝千弦看出他的為難,道:“君上,臣以為,為表心意,并不是要嫡公主不可,君上的女兒個個都尊貴無比,不如讓西境使臣自己挑選,這何嘗不顯得瀛國的誠意?”

瀛君長嗯一聲,眼神卻始終沒有離開蕭玄烨,良久,他才道:“寡人會修一封國書,邀請西境使臣,至于和親一事…”

瀛君的眼神往下一掃,似乎在尋找着那個合适的目标,蕭玄璟當即站了出來,道:“請君上準允,臣願主持和親一事,定不讓君上失望。”

“回君上!”上官明睿跨出一步,“老臣以為,我們已經沒有嫡公主,為表誠意,當由太子接待西境使臣。”

廷尉薛雁回此時也站了出來,道:“臣以為,太子殿下身份尊貴,西境不過蕞而小邦,若是由太子殿下親自接見,豈非顯得我們有求于人,低人一等?”

于是,衆臣一時争吵不休,瀛君看得出,這無非又是兩派的争執,可他作為君主自然知道輕重緩急,此事,還是要讓太子去辦的。

這事敲定,瀛君又問:“李寒之,你方才說要再派一位使臣出使齊國,寡人想聽聽,若是你,你想怎麼說動齊公?”

謝千弦面不改色,在衆臣揣度的眼光中,徐徐道:“臣鬥膽,敢問君上,相王[2]如何?”

此言一出,瀛君倒吸一口涼氣,不由得坐的端正起來,要好好看一看這個所謂的李寒之。

衆臣也是大驚,此前隻有越與衛稱王,如今既提出與齊國互認為王,那從此天下,便又多二王。

可無論是臣工還是瀛君都明白,這或許是瀛國稱王的最佳時機。

齊有魚鹽之利,兵強馬壯,南瀕大海,北界中原,地廣民衆,國勢鼎盛,實有兼并之志。

瀛據關西,沃野千裡,山川險固,民風剽悍,國勢日盛,亦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然齊公為周室宗親,故一直沒有稱王,可齊公想要這頂王冠,可不是一兩日了。

而瀛先祖因替周室養馬有功而得到的封地,與其它國來看不過是養馬的家奴,總被中原各國輕視,但若與齊相王,便是互為成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