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什麼?
當然是擔心食店無人問津。
不過現在看來,這擔憂是多餘的—— 店内早已座無虛席,眼見沒位置,有些人隻能點了一個炙肉雙麻餅,外帶一份酪漿瓊果盞。
這倒不是他們家找的托兒,實因這紅燒肉的香味四溢,老遠就能聞到。
裝修時,劉耘娘采納了女兒的建議,在入口處設置了兩個展示櫥窗,現場演示炙肉雙麻餅的制作過程和酪漿瓊果盞的制作過程。起的就是沉浸式美食制作的效果,因為美食制作過程中的色彩對比(比如金黃酥皮和綿密奶泡)、動态變化(面團延展的以及麻薯的拉絲)能夠直接刺激視覺皮層,觸發大腦多巴胺分泌,産生愉悅感,讓人欲罷不能。
看見那剁肉時汁水四溢,聞那醬油與肉脂交融的馥郁醬香,聽着那剛出爐麻餅被切開時的脆響,把一衆食客的口水都饞的要流出來了。若想添加香菜和蔥,或搭配醬瓜、五辛醬(由蔥、姜、蒜、韭菜、茱萸等辛香料混合而成),均可按需自取。
酪漿瓊果盞的攤位前也是同樣熱鬧,幫廚用細膩柔滑的酸奶打底,撒上的梨條、棗圈、桃圈,再淋上蜂蜜,一碗原味酪漿瓊果盞便告成。若想變換口味,還有六七種果醬供客人選擇。酪漿瓊果盞是個季節性美食,天冷後銷量肯定銳減,不過還有糖霜圓餌、酪香糍團、麻膏甘饴供人選擇。
穿過櫥窗展示區,就是被镂空雕花木闆隔成的若幹獨立空間,内部放置着可以坐兩人或四人的桌子,桌子上擺放圖文并茂的菜單,菜品旁附有實物圖譜,便于食客直觀了解并點餐。
再往内走,就是後廚,非店内人員不得入内。毗鄰後廚的樓梯通往二樓,其上設有 3 間包廂 ——2 大 1 小,供預定的客人使用。小包廂雖處二樓邊角,房型不規則且窗戶最小,卻擁有絕佳視野,甚至能看到開封府衙門口的人流動向。
此刻,小包廂内坐着吳悅與石介,吳夏則在隔壁大包廂招待何群、呂希哲。原本五人同在大包廂,但是吳悅一看到呂希哲就找了借口出來,來到了隔壁小間。
過一會,石介也從隔壁過來了。
石介端着一碗原味的酪漿瓊果盞,吃的正是暢快。
而吳悅,素日在家裡已經吃夠了,加之已入深秋,天寒地冷的,作為女孩子應該保暖了。此刻正吃着麻膏甘饴,也就是芝麻糊糍粑,還特意添加了别的小料,加了一些鮮奶和紅棗。
兩人吃的是大快朵頤。
忽然聽到樓梯處傳來腳步聲,一蒼老男聲問道:"徂徕可在?"
石介忙擱下碗盞,立刻起身就去開門,吳悅緊随其後。出了房門,就發現隔壁幾人聽到聲音也都出來了,與階前老者揖禮不疊,齊呼: "富春先生"。
來者正是孫武第四十九代孫、"宋初三先生" 之一的孫複。父親早逝,其人重義理而輕傳注,導緻科舉四次落榜,然後專心于講學授徒近20年。雖家徒四壁卻安貧樂道,拒受權貴資助,唯聚書滿室。他經範仲淹和石介聯名舉薦後,以白衣入仕,官拜秘書省校書郎、國子監直講。也就是說,如果吳夏勤勉攻讀,這就是他在太學的老師。如果不努力,這就是他在國子監的老師。這位泰山學派宗師除掌教國子監外,還在太學任教。
隻見孫複雖身形清癯,卻精神矍铄,與吳夏、呂希哲溫言相詢最近在讀些什麼書,就放他們回屋了。
石介将孫複引入小包廂,吳悅也鄭重其事的對孫複行大禮參拜。
孫複端詳了吳悅片刻,才笑着對石介說:"聽你說起這位女弟子很久了,今日才得此一見啊。”
石介撫髯應道:"這不是因為明富你身兼國子監與太學教職,每日講學論道,實在難以抽空得以相見。今天也是湊個機會,學生旬休,你才空出時間,能到外面走動走動。”
孫複喟然長歎:"非老夫不欲外出,還不是因為不想再授人把柄,少出來點就能少惹人生厭點。”
他指的就是宋仁宗前些日子到太學巡視,賜他绯衣銀魚,并有意擢他為侍講。然此舉招緻台谏官群起反對,仁宗隻得作罷。
孫複也深知自己已為衆矢之的,行蹤就愈發謹慎了起來,除授課外就足不出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