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陡然凝重起來,三人都沉默了片刻。
終于,吳父猛地一甩馬鞭,徑向内城方向疾馳而去:“走,我帶你們看看咱家的鋪子。”
淩儀街上,一處被木闆圍擋的鋪面傳來叮叮當當的斧鑿聲。三人從特意留作工匠出入的角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正在改建的後廚,以及堆滿建築材料與雜物的後院。
劉耘娘最終決意開一家食店,先推出肉夾馍來打頭陣,或者也可理解為火燒夾紅燒肉。吳悅改良了紅燒肉的做法,搭配時下流行的菹醢(腌制蔬菜與發酵肉醬)。同時,店裡還會推出新創的甜髓餅,也就是以豬油和面,内餡加入櫻桃蜜煎、李子糖霜及時人喜愛的棗泥。
棗泥制品在東京城十分流行,諸如棗泥菊花餅、棗栗糕,還有被稱為‘東京三餅’的太師餅、狀元餅、京東餅,均以棗泥為主要内餡。
此外,夏季消暑佳品酸奶碗與冰酥酪也會作為特色産品推出。
粗略巡視一番後,吳軍與仍在施工的匠作交代了幾項修繕事宜,就攜着子女走出鋪子。他遙指街對面的尚書省,拍着兒子的肩膀道:"吾兒日後當需勤勉,此處就是尚書省,毗鄰是開封府與禦史台,這正是你将來安身立命的地方。咱們武家子弟,能拜入大儒,和世代簪纓家的郎君成為同門師兄弟,如此機遇,殊為不易,你千萬要珍惜啊。"
吳悅見兄長被拍得一個趔趄,卻雙頰绯紅如染,眸中閃爍着憧憬之光,想必已在幻想他日跻身朝堂的場景。
可真行,這和後世的名牌大學一日遊有什麼差别嗎?
她不由得暗自哂笑,難怪今天帶着吳夏出門,原來在這等着設下勸學之局啊。
成年人行事果然步步為營,什麼都是有目地的。
她作為老師,這套話術可是太熟悉了,古今中外,好用就行。起碼,吳夏現在已經被成功激勵起青雲之志。
寒門子弟想出人頭地,本就需舉家族之力,集中資源栽培一人。之後再想拔蘿蔔帶土一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隻是.....帶她出來做什麼?總不至于是激勵兄長的陪襯吧?
答案很快揭曉。
視察完鋪面,激勵完兒子,吳父卻并無歸去之意。
又等了一會,街道盡頭傳來蹄聲如雷,一匹棗紅馬疾馳而至。馬上之人勒缰停住,翻身下馬來一位年約三旬的英武漢子。吳父明顯和此人相熟,以兄弟相稱,寒暄幾句就要一起去酒樓暢飲。
吳悅也這樣被裹挾着進了酒樓,挨着父親坐下,被這位曹姓叔父的目光盯得渾身不自在。
她佯裝害羞,低垂螓首,隻專注于面前的菜肴,偶爾偷瞄一眼曹姓叔父,又慌忙低頭。待她吃個半飽時,就被打發出去,說“大人有要事相商"。
磨磨蹭蹭地牽着哥哥的手挪至門口,将門帶上的刹那,吳悅聽到了曹叔略帶惋惜:"年紀委實小了些,宮裡不打算再養這麼小的孩子,費心費力,這次挑的都是十歲以上的。”
她雙眸一沉,卻已經是明白了這段時間她爹在謀劃着什麼了。
聯系這個曹叔的姓氏和方才的言語,她猜這個人就是曹皇後族中子弟。聽了宮裡的消息,打算在外面找些小娘子,送進宮内教養,為高滔滔分擔火力。高滔滔和趙宗實同為明道元年(1032年)出生,兩人隻差半歲,如今皆已12歲。
之前這個曹叔大概誤以為,既然他們倆人都是4歲被接入宮内撫養,而且之前曹皇後收養的其他養女都是4歲入宮,那麼她一個5歲的小娘子當然也可以。
但是宮内現在的想法卻已經變了,趙宗實都近束發之年,再接一些小娘子進宮肯定也是年紀相仿的來,這樣才能在外庭和民間之間營造曹皇後為趙宗實廣宣佳偶的賢德形象。送一個垂髫幼女可怎麼和少年郎君相處?反而更糟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