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驢肉供應不便,肉夾馍顯然更具可行性,采用的就是便宜的豬肉。
早在唐代的文獻裡已經有了“臘汁肉”夾餅的記載,後世的西安肉夾馍則形成于明清時期。此刻,她想讓這道美食提前問世。
畢竟,隻是單純灑滿芝麻的餅有什麼好吃的,既然已有加入蜂蜜的髓餅,為何不能創新一款夾着秘制豬肉的肉夾馍?
經數十種香料慢炖數小時,肉質酥爛到 "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紅亮的肉汁中鹹香微甜,香料與肉香完美交融,再配以烤的酥脆的芝麻餅肯定會虜獲東京城人的心。
蹲在院子裡,吳悅浮想聯翩,仿佛已能感受到那令人垂涎的美味。
她決定了,在土窯還在壘砌期間,人也不能閑着。
先把豬油煉出來。
喊上她的小幫手青棗,去肉鋪切一些新鮮的豬闆油回來。
豬油的煉制其實很簡單,隻需要取三斤新鮮闆油切成骰子塊,置于鐵鍋中,注入井水沒過油塊。待竈火催沸,水汽蒸騰散盡,鍋底便凝出琥珀色的液态油脂。将其舀入預先投入數粒黃豆的陶甕,置于陰涼處靜置,油脂漸次凝固成雪白色脂膏。這樣加了黃豆的豬油可以久放不苦,如果做的量大怕壞,還可以加些鹽。
而鍋底剩下的就是豬油渣了,焦香四溢,如此香味吸引來了家中所有人,連吳王氏都連吃了好幾塊。
晚上,又一次下職晚歸的吳父吃到了用豬油煮的索餅。
細面裹着油亮的青菜,面湯也泛着奶白色的漣漪。
他端起碗來 "呼噜噜" 一氣吸盡,連殘湯都喝的幹幹淨淨,抹了把嘴,忙追問這是什麼。
劉耘娘笑着回答:"是悅娘用豬肉熬煉的豬油,原以為用水煮會焦苦,不想竟熬得這般清亮。今夜這湯餅便是用這豬油烹制,女兒還說這豬油能做出更多佳肴呢。"
雖然說吳家是中階武官,家中也算富裕,但是芝麻油也不是頓頓都能炒着吃的,很多時候也隻是清湯煮菜,寡淡無味。
這個豬油一來,就立刻受到了所有人的青睐,尤其是目睹那驚人的出油率,再考量豬肉低廉的市價,更是覺得此物大有可為。
劉耘娘原計劃隻開個分茶店,也就是後世提供簡餐的快餐店,售賣火燒,再輔一些各類口味的酸奶做甜品。沒想到豬油的鮮香徹底颠覆預期,讓她想重新規劃鋪子的經營方向,思索開食店的可能。
吳父卻認為不必這麼急着下定論,他和女婿還沒有議定店鋪購置事宜。
雖說女婿已首肯,但是還要征得家中的父母許可,待簽訂契約并報備官府完成過戶,方好着手店面改造、經營規劃及後廚裝修等事宜。此外,賬房與掌櫃人選也需要慎重考量,還需要雇傭一些幫傭和幫廚。
他倒是有了些想法,可以招聘一些軍中因殘退伍,現在也沒什麼營生的弟兄。還有一些戰死沙場,不得不獨自撫養子女,生計維艱的遺孀。
這些人都曾随他出生入死,用起來自然也是放心的。
“先不急,容我從長計議。”安撫了下妻子,他打定主意,過些日子便前往幾位傷殘舊部家中探望。
而隔日恰好是旬休,按慣例每月的初十、二十、三十都會休假三日。不巧的是,今年端午節和旬休撞車了。
依制端午本應僅放單日,如此一來,原本的四日假期便縮水為三天。因端午與旬休重疊,北宋官吏們就無端少了一日假期。
難得不用上職,吳父打算今日就去那幾個舊部家中探望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