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諸葛喬卻是聽在耳中,記在心裡,或許,自己才應該多出去看看才行。
諸葛真就是随口一說,諸葛亮那邊已經将此事說給了劉備聽,準備先期準備起來,回頭就實施下去。一開始隻說是安置這些有功的士卒,下頭應該不會如何反對,等到這事成了定局之後,再将那榨油作坊開起來。
這些事情距離諸葛真其實有些遙遠,她還小,哪怕有諸葛亮幫着遮風擋雨,能改變的事情也太少了。
這個冬天,諸葛家過得挺舒服,花園裡的那幾樣蔬菜都長得不錯,諸葛真有意篩選良種,自然要将一些不符合自己需求的蔬菜挑出來,然後就成了餐桌上的美食,哪怕隻是蘿蔔纓子、菘菜葉子和油菜葉子,也總比菜幹腌菜來得強。
除此之外,餐桌上還多出了好幾種豆制品。豆腐的做法雖然幾百年來都沒有得到推廣,但還是在小範圍内有一定流傳的,所以,諸葛真要吃這個,大家并沒有什麼意外。隻是,諸葛真直接将豆腐吃出花樣來了,豆漿、豆花、嫩豆腐、老豆腐、凍豆腐、豆腐幹、千張、豆腐皮……要不是諸葛真不知道應該選取什麼黴菌發酵,連豆腐乳都要被她弄出來了。
黃月英都覺得諸葛真是跟大豆幹上了,非得将大豆搞出各種花樣來,不過這也是好事,大豆比起粟麥是便宜一些的,能夠用比較低的成本将大豆變成各種美味可口的吃食,也是一樁好事。
黃月英都疑心,之所謂那位神仙這般眷顧諸葛真,大概是諸葛真的确在吃上頭有些天賦,按照諸葛真自己的說法,就是個吃貨。這詞聽起來不好聽,但頗為形象。而且黃月英私心裡頭琢磨着,神仙想來也不喜歡餐風飲露,多半也還是有口腹之欲的,要不然,怎麼還會受自家女兒供奉的吃食呢?
沒錯,如今不怎麼缺錢的姜餘已經進入了新境界,她開始想要各種純天然無污染的美食了。可惜的是,她的想象被收到的東西給挫敗了,三國時期的蔬菜真沒有後世的好吃,倒是這年頭家養的雞鴨味道很不錯。姜餘甚至琢磨着,回頭有機會交易一些原始品種的家畜。
要知道,後世的不少家禽家畜品種都是從國外引進回來的,本土的許多原始品種已經消失了,若是她能弄到原始品種,也算是為保持禽畜遺傳資源多樣化做出貢獻了。
可惜,家裡大概不會介意諸葛真給神仙供奉做好的美食,但要是弄什麼活雞活鴨,可就有些挑戰三觀了!正經的祭祀,都是用熟食,像是什麼太牢,就是用鼎分别盛裝豬牛羊,而不是活着就擺上去。在官方認證中,隻有邪神淫祠才要血食供奉,那是要被嚴厲打擊的。
所以,姜餘隻能吃到比較原生态的雞湯炖雞炖鴨之類,其他的,還是等諸葛亮許諾給諸葛真的田莊到位之後再說吧!
黃月英已經摸清楚了諸葛真供奉那位神仙的規律,自從那次托夢之後,便是一月一次,說不定對于神仙來說,一個月就跟一天差不多。想着那位神仙喜歡口腹之欲,黃月英如今對家裡廚子的要求也變得高了起來,諸葛真能要求下頭花式開發豆制品,也與黃月英的要求有關。在黃月英看來,人家神仙隻怕平時吃的都是龍肝鳳髓之類,難道願意欣賞自家的飲食,自家隻有更加用心的道理,若是随意敷衍,叫神仙覺得被怠慢了,日後不眷顧自家女兒了怎麼辦?甚至,要是這位神仙是個小心眼的,回頭降下神罰該怎麼辦?
所以,在諸葛真試探着想要做一口鐵鍋的時候,黃月英居然也一口答應了下來,這下子,炒菜也有了!
諸葛家這邊新鮮東西頻繁出現,諸葛亮又不瞞着劉備,反倒是将豆制品的制作方法也傳授了出去,用于安置那些戰死士卒的家屬,劉備又不是那等拘泥的人,因此,沒事就經常跑諸葛家來蹭個飯,順便還帶上了個拖油瓶,也就是阿鬥。為了讓阿鬥過來變得名正言順,或者說,為了進一步拉攏諸葛亮,劉備提出,讓阿鬥拜諸葛亮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