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清穿]團寵太子躺平日常 > 第7章 第七章

第7章 第七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那日乾隆和永琏從雍和宮回來,眼睛都腫得跟桃似的,皇後就猜測是因為懷念先帝。

但永璜說永琏身體不适又是怎麼回事?

回宮後,乾隆也沒讓太醫來給永琏看病,倒是次日吩咐道觀,給永琏打三日平安醮。

因為先帝聽信道士之言,服食丹藥,才突然駕崩。皇上這兩年格外厭煩道士們,怎麼突然就要打醮?

這日,她還是忍不住問永琏:“那日你随你汗阿瑪去雍和宮,撞見什麼奇怪的事兒了嗎?”

永琏知道額娘會生疑,就半真半假道:“我行禮的時候突然出冷汗,汗阿瑪就讓我五叔抱我去休息了。”

“那後來呢?你們留在雍和宮做什麼了?”皇後問。

“汗阿瑪帶我去皇瑪法梓宮前說了會兒話,說着說着我們都傷心起來。”永琏道:“我們都好想念皇瑪法呀!”

皇上大概是擔心永琏在梓宮前太久,染了陰氣。

這人也太小心了。皇後有些無奈,卻又為皇上對永琏的細心感動。

永璜聽說弟弟那日竟然是留下陪汗阿瑪哭先帝了,還覺得弟弟挺不容易。

五叔那日帶他離開雍和宮,沒有直接回宮,而是往前門大街上溜達了一圈,給他買了一套泥塑十二生肖,還有糖葫蘆。

永璜玩得很開心,差點就把弟弟身體不舒服的事兒給忘了。

乾隆也是過了兩日才知道,弘晝那日還帶着永璜去玩了一會兒。

“你這個叔叔還怪好的。”乾隆瞥一眼弘晝。

弘晝:“我那不是怕大侄子失落嗎?”

皇兄隻關心永琏,都沒怎麼搭理永璜,那小子不高興也隻會悶在心裡。

他莫名就想起了小時候不太受重視的自己,尤其皇兄得了聖祖青睐後,整個雍王府都開始關注他,自己經常被忽略。

但他沒有嫉妒皇兄,隻是偶爾羨慕。

永璜的年紀比那時的自己還小,又沒了額娘,怪可憐見兒的。

乾隆聞言,就明白過來。自家五弟,辦事能力雖然不太行,人也傻乎乎的,卻是個心善之人。

“那以後就拜托五弟多照顧永璜,那孩子是個悶葫蘆,有什麼心事也不和朕說。”乾隆道。

他希望永璜、永琏的感情也能像自己和五弟一樣。

弘晝颔首,又忍不住道:“若永璜有什麼心事都與臣弟說,不與您說,皇兄您又要不高興了。”

乾隆:“……朕,朕像是這麼小心眼兒的人嗎?”

弘晝:“……”

他不敢說,給個眼神皇兄自己體會吧。

乾隆:“……”

他們兄弟之所以一直沒什麼嫌隙,就是因為弘晝這小子沒那麼多彎彎繞繞,想什麼就說什麼。

但有時候氣人也是真氣人。

乾隆瞪了眼弟弟,深吸一口氣,不跟傻子計較。

他想起叫弘晝來的目的,“過兩個月,汗阿瑪的靈柩就要移到泰陵了,趁着現在離得近,你再去祭奠幾次,有什麼心裡話也可以和汗阿瑪說說。”

雖然汗阿瑪的回應五弟聽不到,但讓汗阿瑪多看看五弟也好。

弘晝:“???”

“我沒什麼說的,汗阿瑪應該挺放心我的。”弘晝道。

他有兩位額娘護着,皇兄也待他不錯,家裡跟福晉感情也好。雖然沒什麼大作為,但确實不用汗阿瑪怎麼操心。

乾隆心說汗阿瑪把老五交給自己,确實應該放心。

他想了想又道:“那就帶上六弟,念在他年紀小,平時月祭都沒讓他去。他沒有盡孝的機會,卻不能忘了孝心。”

弘曕是先帝最小的兒子,今年才四歲,一直住在圓明園。大家也叫他圓明園阿哥。

因他實在太小了,很多祭禮都沒讓他參加。

但乾隆猜測汗阿瑪肯定惦念小兒子,讓弘曕去梓宮前磕個頭也好。

這點弘晝倒是贊同,“是該讓那小子去,免得他以後把汗阿瑪忘了。”

先帝去世的時候,小弘曕才兩歲多,在喪禮上也懵懵懂懂的,後來回到圓明園聽說更是整天撒了歡到處玩兒,沒有半點傷心難過。

“哦對,還有十三叔家的弘曉,汗阿瑪最放心不下他。”

他說着忍不住撇了撇嘴,汗阿瑪把弘曉當親兒子一樣,又是賞賜銀兩,又是親自請師父,連怡王府的管事都是汗阿瑪親自挑選,對六弟弘曕都沒這麼上心。

弘晝倒不覺得什麼,因為弘晈、弘曉經常進宮玩兒,他和這兩個堂弟關系都不錯,有什麼事兒除了自家兄弟,頭一個就想到他們。尤其弘曉,年紀小,又聰明伶俐,從小就乖乖跟在他後面喊“哥哥”。

弘晝待他就像親弟弟一樣。

“讓永琏跟你們一起去。”乾隆又道。

“永琏上回不是去過了嗎?”弘晝皺眉,“那孩子身體不大好,大熱天的,就别折騰他了吧。”

“那你們就挑個涼快點兒的日子去,永琏跟她皇瑪法感情深,想多去磕幾個頭。”乾隆道。

“那您下次去祭奠的時候再帶上他不就得了?”弘晝感覺這個安排有點奇怪,但具體又說不上來。

“下次朕也會帶上他的,但他惦記着皇瑪法,就想這幾天去。”乾隆斜一眼弘晝,“帶上永琏怎麼了?推三阻四的。”

“帶永琏就要帶永璜。”弘晝道。

乾隆:“帶帶帶,但祭奠完就趕緊回來,别在路上玩兒。”

弘晝答應着,四個小蘿蔔頭,要麼是汗阿瑪的心尖尖,要麼是皇兄的寶貝蛋,他可不敢帶他們去外面玩兒,萬一有個閃失,他活着沒法和皇兄交代,死了也怕汗阿瑪揍他。

晚上,乾隆就和永琏說,過兩日讓他随弘晝去雍和宮祭奠。

“汗阿瑪不去,就你五叔帶你們去。”乾隆道:“你不能在那裡和皇瑪法的魂魄說話,但是可以聽聽你皇瑪法說什麼。”

永琏:“???”

乾隆見兒子疑惑的歪歪腦袋,就解釋道:“你皇瑪法讓朕照顧他們,但朕日理萬機,難免有疏忽的時候,就想讓你去聽聽,看看朕還有什麼要改進的地方,你皇瑪法還有什麼囑咐。”

永琏:“……”

真的是這樣嗎?那你怎麼不親自去問?

乾隆拍拍兒子肩膀,“尤其是你怡王叔,你皇瑪法生前最看重他,把他托付給朕,朕怕他有什麼委屈不敢和朕說,有什麼要求也不好來麻煩朕。或許,他會跟你皇瑪法的梓宮說。”

永琏:“那萬一他們什麼都沒說呢?”

“沒說就沒說,你是去給皇瑪法磕頭的。”乾隆溫聲哄兒子。

從雍和宮回來他就在琢磨,既然汗阿瑪的魂魄無法離開安放梓宮的房間,他又是如何知道朝堂之事的?

當然有可能是汗阿瑪死後的神通,畢竟汗阿瑪佛道雙修,會些神通不奇怪。

但有沒有可能,是有人去祭奠時,告訴汗阿瑪的呢?

官員們平時不得随意去祭奠,履親王允裪、諴親王允祕還有和親王弘晝負責雍和宮事務,是可以随意進出雍和宮的,在梓宮前說話也方便。

但十二叔對汗阿瑪的新政本就不太贊許,要不是他會辦喪禮,汗阿瑪對他并不重視。他是不會跑去跟汗阿瑪多嘴的。

二十四叔連書都讀不明白,對朝上的事兒一無所知。

弘晝是個大嘴巴,他就算不是故意的,也有可能去汗阿瑪靈前發牢騷。

再有一個人,就是弘曉。

因為弘曉是汗阿瑪看着長大的,汗阿瑪駕崩,就屬他哭的痛。自己也允許他時常到雍和宮祭奠。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