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不知道那個婦人最終會被誰“買”走,她衷心期望是她能夠像男仆約翰說的那樣迎來更好的生活。離開集市後,馬車很快把瑪麗送回普萊斯家。
“哦,親愛的,你怎麼不在将軍家多住幾天,馬克斯韋爾将軍太太沒有自己的孩子,平時一定很寂寞,瑪麗,你要多多讨好她,知道嗎?”普萊斯太太很遺憾瑪麗不能長久待在将軍家。
瑪麗依然沒能緩過神來,她看着普萊斯太太,再想想平日裡普萊斯先生那副頤指氣使的模樣,更為這一世的母親感到悲哀,明明一家人都靠普萊斯太太的嫁妝養活,偏偏這位女性沒有自己财産的支配權。她現在就是想到法子把原始版洗衣機做了出來,都得防着普萊斯先生知道。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四月快要結束了,瑪麗已經把設計草圖畫好,卻遲遲找不到可靠的人制作出來。她嘗試打聽過了,普萊斯家不認識什麼木匠,如果随意找個陌生人制作,專利毫無疑問就洩露出去。沒等瑪麗想出辦法,一封來自曼斯菲爾德的信打破了普萊斯家的甯靜。
“天哪!範妮!你的運氣真是太好了,你的大姨媽諾裡斯太太提議要把你帶到北安普敦去,你将有幸住到曼斯菲爾德去,跟托馬斯爵士的女兒們一起生活。我早該想到的,諾裡斯先生和我的大姐姐一直都沒有孩子,他們當然需要一個孩子……”普萊斯太太一看完信,就在起居室嚷嚷開來,“他們為什麼不挑一個男孩子呢?我有這麼多漂亮的男孩子。哦,範妮,把湯姆放下,到媽媽身邊來。凱特,快幫忙抱抱孩子!你真是走大運了,知道嗎?”普萊斯太太摸摸範妮的臉蛋兒,笑得合不攏嘴。
“媽媽,什麼意思,我要離開家了嗎?我不想離開你們。”範妮搞不清楚狀況,她幼小的心靈也沒法理解普萊斯太太的歡喜: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個個在貧窮的家庭環境下長大,這位太太可不像她的丈夫一樣無動于衷,她太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過上好日子了。
“離開家算什麼,範妮,這可是諾裡斯太太難得的好意,這次要不是她極力說服托馬斯爵士,你還攤不上這樣的好事兒呢!等你去了北安普敦你就知道你會過上什麼樣的好日子了……”說出這話時普萊斯太太俨然陷入了回憶,在她未婚的時候過的就是她現在嘴裡的那種好日子,那時候誰也不敢想象亨廷登的三位沃德小姐現在竟會過着現在這樣天差地别的生活呀!
瑪麗也為姐姐範妮高興,姨媽姨父們既然一片好心将範妮接過去,按照此時的觀念,很有可能不僅負責範妮今後的教養,還會把她領入社交界。雖然她自己不想結婚,卻不會同樣要求自己的姐妹。範妮能夠脫離樸茨茅斯糟糕的生活圈,将來很可能結識一位更好的結婚對象,怎麼不是一件好事呢?就算不考慮這點,姨父姨媽那邊的生活條件總比普萊斯家好多了。就是這情節過于熟悉了,貧窮的小表妹寄養在有錢的姨父姨媽家裡,曼斯菲爾德,托馬斯爵士,大姨媽諾裡斯太太……
難道這兒不是曆史上的十九世紀?而是到了簡·奧斯汀筆下的《曼斯菲爾德莊園》?可上次還聽馬克斯韋爾将軍太太提到納爾遜将軍呀,莫非這是個平行世界不成?老天爺要不要這樣開玩笑?瑪麗仔細回憶劇情,雖然這點先知根本無關緊要,原著裡除了一些感情糾葛也沒什麼大事,而且範妮隻在長大後回來過樸茨茅斯一次,除了威廉,其他時候書裡幾乎沒怎麼提到普萊斯這家人。至于感情糾葛,這本書裡渣男克勞福德先生并不像《傲慢與偏見》裡的威克姆、《理智與情感》裡的威洛比那樣殺傷力巨大,畢竟女主角範妮并不喜歡他。而以一個現代人的觀點來看,瑪麗也不覺得表哥埃德蒙·伯特倫有多麼優秀。對于範妮離開樸茨茅斯後的生活她是既插不上手,也沒理由去幹涉。唯一值得一提的隻有:出發前她得好好提醒範妮,别太感激大姨媽,盡管她信裡說得很動聽,可事實上真正出錢出力撫養範妮的是托馬斯爵士和伯特倫夫人,諾裡斯太太一貫隻會狐假虎威、狗仗人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