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挽君歸(重生) > 第5章 送簪

第5章 送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另外還有一位特殊的陪嫁不得不重點提起,那就是秦媽媽。

她原本是外祖母身邊的人,歸甯嫁入蕭家後,年事已高的外祖母漸漸放手府中庶務,讓秦媽媽輔助歸甯打理伯府内宅。

外祖母病逝後,依祖制靈柩要運回祖籍應天安葬。歸甯作為内宅婦人不便随行,就讓秦媽媽代她走一趟,意外就發生在回程途中。膽大包天的水匪趁着夜黑風高襲擊蕭家船隻,秦媽媽慌亂之中落水,不幸身亡。

事發後,蕭家不僅報了官,還帶了數十名家丁找了十多日,才在下遊發現了秦媽媽的屍體。

因為此事,蕭家不僅給了豐厚的撫恤金,還對秦家的後人格外優待。秦媽媽的女兒南煙,曾經一度躍升為歸甯身邊的第一管事大丫鬟,歸甯對她也極為器重。

若不是前世秦家受一件事牽連,迫使歸甯不得不放了南煙的身契,匆匆将她發嫁了出去,香冬也不會成為歸甯身邊第一得力之人,繼而被鄧家利用。

陪嫁的丫頭中,歸甯最舍不得的是南煙,隻不過當年的事鬧得太大,如果不妥善處置,秦家就要去吃官司。她留在府裡實在是沒臉,歸甯隻能讓她離開。

自南煙出嫁之後,剩下的三個大丫頭也都到了年紀,其中兩個歸甯遵循她們的個人意願,放了身契,脫了奴籍,找了好人家風風光光發嫁出去。

唯有香冬嫁給了前院的管事,不願意離開富貴的伯爵府,還留在歸甯身邊當差。她是歸甯身邊的老人,年紀和歸甯相差無幾,資曆深,辦事老練,在府裡最有臉面,在其他幾個大丫頭陸陸續續離開之後,她就成了歸甯身邊最得力之人。

因以上種種,這些陪嫁的仆婦丫頭在她前世病故前,唯有香冬和周嬷嬷還留在跟前。

前世的歸甯已經萬分小心,對身邊人的選擇極嚴,就是新人也讓遠在蘇州的唐媽媽選了送上京來,免得人做手腳。可就是如此,她還是沒能逃脫被人算計的命運。

重生之後的歸甯,不想再為伯府傾盡心血落個慘死下場,醒來第一天就學會了躲懶。

之前每日天不亮孤芳苑就已經掌燈,上上下下井然有序地忙碌起來。今日因歸甯的懈怠,其他人也跟着安靜下來。

上午養足了精神,近中午歸甯和幾個心腹一起吃了午飯,緊接着就去歇中覺了,絲毫沒有傳話管家婆子問話的意思,隻是吩咐前院的小厮,讓他們給大爺收拾一下書房。

一直到未時正,才懶懶地坐在正堂上,讓各管事回話。這次也不似之前那樣事無巨細,大緻聽上兩句,旋即道:“若無特殊,按往日規矩辦就是,無需事事請示我,自去忙吧。”

婆子們隻覺今日夫人不似往日那般盯得緊了,稍有纰漏或者差池,都能被她提點一番,紛紛猜測:許是大爺要回來,夫人心裡開心,不願意追究。

打發了這些人,歸甯手中這盞茶還沒吃完,周嬷嬷就挑簾進來道:“夫人,快,大爺進垂花門了。”

歸甯放下茶盞,不緊不慢地整了整身上的衣衫,揣着暖手爐,帶着周嬷嬷和南煙去了鄧氏居住的福壽堂。這裡原本是外祖母居住的院子,外祖母病逝之後,鄧氏搬了進來,并改名福壽堂。

歸甯到時,鄧氏已站在房檐下翹首以盼,見歸甯到來,關切的詢問了兩句‘身體如何’等話,二人正說着,就瞧見蕭元綽從抄手遊廊的拐角處現身。

四年不見,昔日那個俊俏少年已經成為風度翩然的青年,一舉一動都帶着沉穩,看向歸甯的眼中,多了些許深邃。

母子寒暄了兩句,鄧氏不忘當着蕭元綽的面誇贊歸甯:“多虧了阿甯裡外操持,才維持了伯府的體面,你可要好好待她,可不準欺負她。”

蕭元綽暗睇了歸甯一眼,雖衣着素淡,卻難掩楚楚清姿,站在那裡如同靜靜綻放的白梅,如雪一般剔透,又暗藏幽香。她身上帶着江南女子的溫婉,又有北方女子的獨立。

笑笑道:“辛苦阿甯了。”

歸甯避開他幽沉的目光,福禮道:“夫君為父親和祖母守孝,獨自一人留在應天,才是辛苦。”

依本朝律,父母祖父母去世需服斬衰三年,歸甯的舅舅在她剛嫁入蕭家就突發疾病而亡,歸甯的外祖母受不住打擊,一病不起,很快撒手人寰。家中長輩接二連三過世,剛剛科舉入仕的蕭元綽不得不歸家守喪。

在祖籍應天前前後後一守就是四年,所以二人雖成親已久,一直分居兩地。丁憂結束後,蕭元綽被留在應天府戶部任職,二人又是南北相隔。

歸甯的母親曾提議讓歸甯離開京師去應天府與蕭元綽團圓,可蕭元綽卻道:“京師乃天子腳下,若想有一番作為,必須想辦法重回京師,辛苦阿甯再多等我些時日。”

他的安排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歸甯帶着伯爵府所有女眷都去了應天府,京師的人脈關系就更難打通,想調回京師就是遙遙無期了。如今歸甯留在京師四處走動,才不會斷了人情往來。

獨守空閨的這四年,歸甯為了蕭元綽能重回京師,真可謂下足了功夫。

比如文選清吏司員外郎與蕭元綽乃同科進士,家道中落,老母常年卧病在床。其為官清廉,家底子又薄,給老母請醫問藥花銷不菲。

本朝官員俸祿微薄,歸甯聽說後,暗中給了他家娘子不少藥材。

再有蕭元綽在守制期間,在南直隸省暗中走訪,寫了不少關于民生民情的策論,寄回京師之後,歸甯稍作整理,呈給了楊閣老。楊閣老與歸甯的外祖父曾同朝為官,關系匪淺;楊閣老的夫人與外祖母是手帕交,二人曾經無話不談。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