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挽君歸(重生) > 第4章 姻緣

第4章 姻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書接前事,再說歸甯。

本是葬入黃土的人,一夕間又重新回到了十年前,也就是歸甯和蕭元綽成親四年後,正是弘文伯府走出陰霾,迎向光明的關鍵時期。

歸甯的父親和外祖母已經過世,但母親尚在,她在這個世間還有一個親人。

說起歸甯和蕭元綽的關系,内裡其實還有一層糾葛。他們是表兄妹,卻沒有任何血緣關系,所以成親之後她一直喚他“夫君”,來避免那層略顯尴尬的身份。

而後來納進府裡的鄧姨娘,是太夫人鄧氏堂哥的女兒,和蕭元綽也是表親,所以表哥這個稱呼,歸甯就更不喜了。

鄧家是武官出身,歸甯是商賈之家,依着本朝重農抑商的規矩,以歸甯的出身無論如何都攀不上伯爵府這樣的高枝。

不過所有才子佳人的故事總是會夾雜一些機緣巧合的戲碼,蕭宋兩家的聯姻,尤其如是。

這些巧合糾起政治因素來十分複雜,甚至與已經駕崩的先皇都有些關聯,如歸甯這般自幼困在内宅的婦人很難說清楚其中的細節。可若論親緣關系就可一言以概之:那就是歸甯的母親是弘文伯府老太太的親生女兒,蕭元綽的生父是歸甯的外祖母過繼的嗣子。

弘文伯老伯爺早年間因護駕而亡,留下未成年的一兒一女,可偏偏天有不測風雲,唯一的兒子因一場席卷京城的瘟疫突然喪命,自此弘文伯府絕嗣。

為了延續弘文伯府的爵位,先皇看在老伯爺護駕有功的份上,特許弘文伯老夫人過繼一名嗣子,延續香火。後這名嗣子娶了一位錦衣衛小旗官的侄女鄧氏為妻,也就是如今歸甯的婆母鄧氏。鄧氏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就是歸甯的夫君,蕭元綽。

弘文伯老夫人的女兒,也就是歸甯的母親,下嫁給宋家出身的探花郎,也就是歸甯的父親。老夫人選中這門親事的主要原因是宋家關系簡單,女兒下嫁絕不會受任何委屈。

好像上天故意與弘文伯府的後人過不去,歸甯的弟弟自幼走失,尋找多年無果。歸甯的父親在督辦漕運時遇到了倭寇劫掠百姓,率衆奮起殺賊。中途為了救人不幸被箭矢射中,重傷不治而亡。留下她們孤兒寡母,險些被親族吃了絕戶。

外祖母看女兒實在沒了依靠,才寫信讓她們母女來京師投靠,并将歸甯留在身邊教養。而歸甯的母親則選擇繼續留在宋家,獨自一人撐起宋家的門楣,為父親守節,繼續尋找丢失的弟弟。

如此自小在弘文伯府老夫人跟前受教的歸甯,才有了和蕭元綽一起長大的機會,成就青梅竹馬的情分。

在外祖母心裡,待母親總比其他孩子親近些,連帶她這個外孫女都比嫡親孫女受外祖母偏愛。看他們二人情投意合,故做主成全了這門親事。

親上加親,又是知根知底兩小無猜的情誼,讓歸甯實在想不明白,前世的蕭元綽為什麼要那麼對她。

前世歸甯為了他的前程殚心竭慮,内主中饋外結貴婦,傾盡一切助他平步青雲,而這一切都少不了白花花的銀子鋪路。本朝以廉治國,官員俸祿微薄,誰不羨慕蕭大人有一個好嶽家?

宋家雖然最不缺的就是銀子,可沒有一直拿娘家補貼夫家的道理,歸甯不僅這樣做了,而且不求回報。

蕭元綽從不受先皇器重,到之後五年間連升三級,至前世歸甯離世前頗得張首輔賞識,期間都少不得家裡這位賢妻出謀劃策。二人也一度成為京城官場上人人豔羨的神仙眷侶。

她到底哪點對不起他,讓他能狠下心來那麼欺騙她?表面上一往情深,暗地裡卻容不下她的一個孩子。宋家沒有人可以威脅蕭家的地位,若是她能留個孩子,宋家的一切,會順理成章地歸到蕭家名下。

蕭元綽想要她的助力,想要宋家的家财,想盡辦法利用她,卻不想留她的孩子,那是多麼恨她!

還有太夫人鄧氏,對她更是恨之入骨的吧!

鄧氏一直有個心結,就是未能讓蕭元綽娶自己的侄女為妻,借助伯府的勢力提攜鄧家。隻是後來因歸甯一直未能生育,出于虧欠,才主動提出讓蕭元綽納鄧家女為貴妾。

可歸甯自從過門後,從未虧待過鄧姨娘,甚至用自己的嫁妝填補了鄧家給伯府造成的虧空。鄧氏曾感激涕零地拉着她的手,說自己娶了一個好兒媳,未來一定把她當親閨女看待,在外人面前逢人便誇。

漸漸地,歸甯也将之前的隔閡慢慢淡忘了,以為可以以真心換真心,婆母是從心底裡感激她的付出。

所以前世在她知道真相前,深覺鄧氏這個婆母待她不薄,人前人後都是在替她說好話,也從不插手内宅之事。無論歸甯怎麼處置,鄧氏都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樣,偶爾稍有偏私,也會顧忌她的臉面。

自老伯爺過世之後,外祖母尚在時,鄧氏常年吃齋念佛,打扮也素淡,頭無重飾,衣無重彩,待下人寬和,對待歸甯也是誇不離口。

而她過門之後不久,外祖母病逝,鄧氏也沒有拿出婆母的威嚴,給她立規矩,而是安心的做了個富貴閑人,将自己僞裝的毫無破綻,硬生生地将歸甯這個年輕兒媳熬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