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樹反複潤色修改,直到覺得每個細節都飽滿生動,才再次将修改後的大綱發給林疏月。這一次,她沒有再像之前那樣坐立不安,而是安靜地坐在桌前,耐心等待着回複。
沒過多久,手機屏幕亮起,林疏月的消息來了:“要讓讀者更能感同身受那種生死離别。”
夏樹認真思考着這項建議,她明白生離死别的感受,看着父親宣判死亡的時候,那種痛徹心扉,那種不舍迷茫……
但是她沒死過她不明白即将面對死亡的人本身是釋懷還是想接着活下去。
父親離開的時候對自己說:“已經看小樹長這麼大了,我不後悔”。日記中的母親說“我想活下去”。
究竟是什麼呢?
有些人追求生命的寬度,有些人追求生命的長度,或許需要親自體悟一下才能明白。
夏樹心裡默默猜測大概是想活下去更多吧,她發信息給林疏月詢問。
林疏月卻說:“如果你是想參考我的話”
“我會覺得能死亡也是幸運的。”
夏樹沉默的沒有再回複林疏月,問這個一部分是修改大綱,另一部分也是想知道林疏月之前為什麼會站在馬路中央,她知道林疏月的回答有一定參考價值,但絕對不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她決定去醫院的腫瘤科走走,感受那裡的氛圍,收集更多關于絕症患者和家屬之間的情感故事。
又是白色的牆壁,消毒水的味道,來來往往行色匆匆的病人和家屬,這一切都讓她感到壓抑。
她看到一位年輕的母親,懷裡抱着瘦弱的孩子,眼神裡滿是焦慮和無助。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坐在病床邊,緊緊握着愛人的手,仿佛一松開對方就會消失。
同時她也看到病床上自己一人,除此之外一無所有的人。
“醫生說要截肢?那不成廢人了...老婆跟人跑的時候都沒這麼慌。”
“等不到這幫兔崽子中考了,上次沒收的小說該還給他們...”
“治,賣血也治!就是怕錢花光了我走了,孩子爸能給他熱口飯嗎?”
“早上咳出血了,趕緊把存折密碼寫在日曆上,别給街道添麻煩。”
“早知道該帶婆娘去趟北京,她念叨半輩子要看升國旗...”
“七十歲的人還糟蹋錢幹啥?留着給孫子交擇校費,能坐前排聽課。”
“媽,要是我死了你再生個弟弟吧...這次别逼他考重點班了行不?”
“這車貸款還有三年,早知道該買保險,現在白搭進去首付。”
“内褲襪子分開洗,米粥要小火熬,閨女來例假别讓她吃冰...”
“當年廠裡老張勸我戒煙,現在倒好,他前年心梗走得比我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