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繁露春秋 > 第13章 全計

第13章 全計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是。”祁韫恭敬向前,那俯首垂眸、平直沉穩的體态,絲毫看不出曾是瞬息間為瑟若擋住火光,又匆匆将禦寒衣物交予她手的那個祁韫。

瑟若說不出心中是什麼滋味,隻想着,果然此人不過迎合我權勢,趨利而來,以求登天吧?心中似安穩,因為如此便回歸她熟悉擅長、輕松掌控的領域,卻又似失落,就像遺落了一件還未看清便悄然飄飛的珍迹。

“草民所獻,共有三物。”祁韫說着,示意高福将所捧之匣呈給内侍,“一為火器圖三卷,乃鴻胪寺主簿徐常吉手繪,取工尺墨鬥,依黃衍古制,标注分厘不差;既載器形制,又明其結構脈絡,凡機括、輪軸、簧鈎、點火諸法,悉繪于圖,觀之可明,按之可用。”

萬歲台中随侍諸臣稍稍聳動,皆引頸細觀祁韫手中火器圖。

“二為此匣中物,請陛下先一觀。”祁韫又說,内侍便将匣打開,呈于禦前。

林璠巡視神機營前已惡補了火器知識,一眼便認出:“是擊針。和尋常可有不同?”

擊針是火器擊發機制中的核心部件,通過擊打點火裝置來引燃火藥。祁韫所獻擊針在陽光下閃爍着寒光,形狀修長,前端鋒利得仿佛一根微型的矛。直徑不過三毫,輕巧而不失剛毅,令人想象到它在發射時瞬間穿透火藥的力量。

“陛下聖明。”祁韫答,“擊針雖小,乃火器之樞。徐常吉參考洋法,改以百煉鋼鍛成,堅韌數倍;又将針體微作扁削,鋒鈍相濟,擊發更穩。其所創‘集擊一體’之法,将簧片、擊針、傳力杆合而為一,久用不損,風雨不誤,雖寸許之物,關乎全局。”

這下不僅是大臣們,附近聽見祁韫對答的民衆也十分轟動。祁韫微笑自袖中取出最後一物,是一枚鉛制彈丸。

“此彈為徐常吉所制,錫鉛合鑄,夾以銅屑,重心居中,飛則直進不偏。其身刻細螺旋,發時自轉穩勢,五十步貫甲,百步不失準。雖寸丸之物,勝負系焉,可謂‘一丸中魄,一器定威’。”

祁韫說罷,拂衣跪地叩拜,朗聲道:“草民身雖賤微,願竭寸心,以應國用。願我大晟風煙永清,鐵騎如雲,兵精器利,邦基長固。”

她聲音雖不高,卻清潤沉定,宛如金石落地,久久回響在萬歲台前的旌旗與人潮之間。

小皇帝大喜過望,隻迸一字:“賞!”于是内侍将金銀之物呈給祁韫,由她雙手接過,高舉過頭,再度跪謝。

“祁卿所言,聲如清泉,理若珠玉。方才一拜,忠誠可鑒,辭旨沉着,不減舊時名士風采。”

始終一語不發的長公主突然開口,語調輕柔,卻隐隐透出幾分冷意,語鋒驟轉:

“然本宮有一疑未解——你所獻之法,皆出徐常吉之手,圖紙非卿所作,器具亦非卿所造。祁卿此來,所言何異代人邀功?又憑何自稱‘應國之用’?”

長公主話音未落,四下一時沉寂。

她聲色溫婉,卻字字如雪中寒針,輕巧一引,已将功勞歸屬之辯推向祁韫面前。

祁韫卻毫無懼色,沉靜如初,俯首應道:“殿下所疑甚是,然草民所獻,并非徐常吉手中之策,而是将其化為實功之全局。”

她緩緩起身,目光平視前方,語聲愈加清晰:“徐常吉善構圖紙、設機理,然其所需之銅鐵、硝砂、煤油、爐竈、工匠,皆須金錢調度。此番所用器物之工坊,皆由草民出資建造,器械原材,亦多由草民私下籌采。”

“更不止此——草民已聯絡京中數家票号、商社,願共同出資設火器之專庫,以商助國,用息金之法,為朝廷籌款調用。”

她拱手一揖,聲音不疾不徐,帶着從容的冷靜與分寸:

“草民所值,正在于此。能使技者得用、匠者有資、朝廷得利,使一紙圖策成萬裡勁兵——此乃草民今日敢立于此、敢應國用之由。”

這番話一出,台下低語四起,不少朝臣面色為之一變,而小皇帝則已拍手叫好,滿面歡喜。

瑟若靜默半晌,眼底一瞬若有光焰流動,不知是喜是惘。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