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聲小心翼翼的看向其他人,他看到夙隐在靠着牆閉目養神,闾焰低頭看着地面不知道在想什麼,坐在身邊的治安官換了一個人,新來的治安官依舊在緊盯着闾焰。
顧聲又看了一眼時間,距離闾焰離開還剩一個小時。
必須要做點什麼了。
他捧着玻璃杯,想着要說點什麼打破此時審訊室的安靜。
顧聲看了看桌子上那本書,又看了看低着頭的闾焰,說道:“這本書,寫的不錯。”
說着,他看向放在書旁的,這一年裡發生的兇案的檔案:“和這些案子,也算是一脈相承了。”
此話一出,闾焰猛的擡頭,眼神中迸發出一道寒光看向顧聲。
夙隐也睜開眼睛,從椅子上站起身,他看向桌子上的書,他知道那本書的作者是闾閻,他急切的問道:“你發現了什麼?”
治安官也看向顧聲。
再次被所有人的目光注視,顧聲隻想說,反應需要這麼大嗎?
顧聲用手指輕點着手上的水杯,發出輕微的碰撞聲,他說道:“倒也沒什麼重要的發現,隻是發現書裡的内容和這些案子有關聯。”
夙隐拿起書翻看了幾下,說道:“有什麼關系?”這本書他看過,不過并沒有發現這書裡的内容和那些案子有什麼聯系。
不得不承認,闾焰是一位很優秀的學者,他寫的這本書,是學習心理學必讀的一本書,看過這本書的人很多,不過從來沒有人将這本書和那些案子聯系在一起。
闾焰第一次正視顧聲,他眼神中帶着一絲興奮,說道:“你看出了什麼?”
看着闾焰的表情,夙隐驚訝了,竟然真的有關系?他開始仔細翻閱起那本書。
顧聲将自己的發現說了出來:“這不是很明顯嗎?書裡列出來的案例裡,一半是真實案例,一半是作者自己編寫的,作者編寫的這些案例,和檔案裡的案例有一個共同點。”
看了一會,依舊什麼都沒發現的夙隐問道:“什麼共同點。”
顧聲說道:“你不是說這些案子都是誘導犯案,書裡的那些案例,也是誘導犯案,這算是共同點吧。”
夙隐皺着眉,說道:“這本書我看過,沒有看到哪裡有寫誘導犯案的内容。”
闾焰突然笑了:“竟然是同類,我差點就被你騙了,你的演技,很好。”
顧聲默默的吐槽,誰要和你做同類。
顧聲無視了闾焰,繼續回答夙隐的問題,他說道:“一些隐晦的暗示,書上寫的,性格樂天的人暴起傷人,殺死了自己的兄弟。懦弱膽小的人殘忍的殺害了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隐忍的人突然選擇複仇,殺死了施暴者。”
他繼續說道:“作為案例,書中給出了情景,給出了理由,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将這些案例脫離出來單獨看,就會發現有很多不和諧的地方。”
夙隐看着書上的文字,似乎明白了些什麼,他說道:“既然寫了性格樂天,那這種人通常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暴起傷人,更别說對方還是他的親兄弟。”
顧聲說道:“這本書寫的很嚴謹,按作者的水平,他編寫的案例不應該有這麼明顯的疏漏。”
顧聲轉頭,與闾閻對上視線,他繼續說道:“而且,既然是誘導犯罪,那誰能誘導書中的角色做下這些事呢?”
夙隐也看向闾閻,說到:“能決定書中角色未來的,自然是寫下這本書的作者。”
顧聲說道:“沒錯,”他對闾閻說到,“是你在誘導書中的角色犯下那些罪行,不過,隻是書中的角色還不夠,或者說你想換一種寫作方法。”
夙隐明白了顧聲的意思,他接着顧聲的話說到:“他在以現實為紙,以病人為筆,續寫這本書。”
聽了夙隐的話,顧聲笑了一下,他說到:“對,就是這樣,這就是我的一點微不足道的小發現。”
顧聲說這句話并不是在自謙,在他看來,這确實隻是微不足道的小發現,因為整個發現對眼前的案子沒有任何幫助。
這些也隻是他們的猜測,隻要闾閻不承認,他們也沒辦法以此給他定罪。
不過很明顯,有人和顧聲的想法不一樣。
闾閻看着顧聲,眼神中帶着審視:“沒想到會是你,”他看向夙隐,眼神中帶着失望,“真遺憾,大偵探,你的正直,讓你無法看清真相。”
夙隐看着闾閻說到:“你這是承認了你誘導嫌疑人殺死妻子,藏匿女兒嗎?”
闾閻微微昂起頭,眯起眼睛,笑了:“還真是天真啊大偵探,我可什麼都沒說。”
就像顧聲剛才想的,隻憑這些猜想是無法定闾閻罪的。
雖然夙隐恨的牙癢癢,不過也隻能哼了一聲。
闾閻看顧聲的目光越來越熱烈,顧聲被看的有些不知所措,他下意識的用手指敲擊着玻璃杯。
夙隐說到:“還有其他發現嗎?”他需要更決定性的證據。
顧聲搖了搖頭,他一個剛到這裡,就看了一本書幾份檔案,其他的什麼都不知道的外人能發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