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掌中看 > 第68章 第六十七章

第68章 第六十七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自永嘉三年重器北歸後,留宮的宮門少有開啟之時,零星幾次也都是在十多年前了,宮中除了看守宮殿的宮人與南監門衛,便再無其餘人。不過即便無人居住,留宮作為江南行宮,也不見破敗之狀。經過旬月暴雨的摧殘,它依然屹立不倒,莊嚴肅穆。

姜見黎曾随蕭九瑜路過楚州多回,但是她也從未踏足過這裡,此番用濯纓劍和攝政王印打開了留宮的宮門,才得見宮牆深深之後的高殿飛閣。

同她想象得不大一樣,眼前這座曾名為太宸宮的留宮,沒有長安的太極宮繁華,更沒有太極宮喧嚣,寂靜得就像誤入了什麼與世隔絕的城池。

“姜主簿,這些災民應當安置在何處?”傅缙的聲音在空曠的宮道上回響,他身後的百姓索瑟地擠在一起,再好奇也不敢擡起頭東張西望。

留宮中軸線上有四座宮殿,前朝治宸殿,中朝紫宸殿,後朝宸元殿以及後宮坤儀殿。治宸殿、紫宸殿都曾為天子上朝觀政之所,宸元殿曾為帝王寝殿,坤儀殿則是皇後居所,宸元殿右側的長樂殿曾是鳳臨帝還為公主時的寝殿,左側的文德殿又住過永嘉帝,這些宮殿都是要避開的。

“最靠近宮門的殿宇是哪一處?”姜見黎詢問引路的宮監。

宮監姓葛,是為四十歲上下的婦人,曾在蘇後身邊侍奉過,後來到了年紀祈求回鄉,蘇後便将她調回楚州,任名她做了留宮宮監,總管留宮大小事務。葛宮監在蕭九瑜尚小時,曾照料過她兩三年,因為對手持濯纓與攝政王印信的姜見黎極為和善,當姜見黎提出要開留宮收容災民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為她打開了宮門。

“最靠近宮門的是前朝幾座大殿。”葛宮監如實道。

前朝,那就不适合安置災民了。

大約瞧出了姜見黎面上的為難之色,葛宮監低聲道,“主簿若是覺着為難,臣有個提議。”

“葛宮監請講,”姜見黎虛心求教道,“我對留宮并不熟悉,不知何處适合安置百姓,還請宮監不吝賜教。”

“不若将他們安置在紫宸殿附近的丹宸殿,丹宸殿從未做過寝殿,從前也是做宴樂之用,裡頭并無多少陳設,地方也空曠。”

姜見黎點了點頭,感激地說,“多謝葛宮監,如此看來丹宸殿很是合适,就去丹宸殿吧,還勞煩宮監帶路。”

他們是從留宮右側面的廣通門入的宮,丹宸殿恰好就在紫宸殿額右面,因而走了不遠就到地方了。姜見黎站在五層石階之下擡頭仰望,面前的這座宮殿是一座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歇山頂殿宇,殿牆上每隔一斷距離就開上一面直棂窗,若是在天氣晴朗時,牆上窗子全部打開,日光應能直入殿中,殿中必然很是亮堂,隻是他們怕是都見不着那情景。

收回視線,姜見黎一手撐傘,一手撩起被泥水浸透的髒兮兮的衣擺登上了石階。走了兩步并未聽到身後有腳步聲傳來,她疑惑地轉過頭去,發現身後一百多名災民齊齊低下了頭。

便是天子不在此處,這裡也是皇宮,令人望而生畏。

“雨瞧着又要大了,快些進去吧,好不容易出來,可别着了病。”姜見黎耐心勸道,“本官既敢帶你們來此,便已經思考周全,你們不必害怕,更不必疑心自己會犯下大不敬之罪。”說着,她看向了葛宮監。

葛宮監明白她的意思,順着道,“諸位盡可放心,隻要不在宮中随意行走,安安穩穩地待在殿中,便不會有事。”

傅缙的話就更加直白了,他面無表情地告訴這些災民,“若是不聽從命令,五兩銀就不給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卻仍有人在猶豫,誰都不敢當第一個出頭之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他,你不動我便也不動,再這麼耗下去,天都要黑了。

忽然,人群中傳來了一聲孱弱的哭聲,衆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名年輕婦人神色緊張地哄着懷中的孩子,姜見黎與葛宮監對視一眼,走上前去,低頭看了看襁褓中面色發紅的嬰孩,朝婦人道,“孩子看着像是病了,給我吧。”

婦人警覺地後退一步,護住了孩子。

葛宮監撐着傘上前遮住了婦人,對姜見黎道,“留宮中有懂藝術的宮人,也備下了不少藥材,以備貴人駕臨之時的不時之需。”

“那麼是否可以動用?”姜見黎問。

“主簿手持殿下王印,自是可以。”

姜見黎又問婦人,“想不想救你的孩子?”

婦人忐忑地将孩子抱緊了些,滿懷希冀地看着姜見黎,姜見黎道,“你抱着孩子進去,本官命人請醫師過來,眼下的楚州城藥材比銀子還貴,這裡有現成的藥材,你仔細想想。”

婦人一咬牙,朝姜見黎福了福,抱緊了孩子往殿内跑去,有了先出頭的,其餘的人也放下了戒心,陸陸續續地進殿去了。

待安置好災民,外頭已經一片漆黑,不過令人驚喜的時,連着下了旬月的雨竟然停了。

姜見黎站在殿外吹風,頭頂的月亮被層層烏雲遮蔽着,卻仍掙紮地散發光亮,她感覺自己與這輪月亮一般,被雲層困住,動彈不得。

傅缙與宮人一道将發熱的災民移送去偏殿隔離,返回時恰好撞上姜見黎眸光幽深地擡頭仰望,他頓了頓走過去問,“姜主簿可是在擔心會有疫變?”

姜見黎意外地看向傅缙,“太倉令倒是心細。”

“大災之後十有八九會有大疫,今日主簿在聽聞秣陵坊仍有數十人不曾尋找到後,堅決要将秣陵坊餘下的災民全部遷出,下官便鬥膽猜測,您是覺得秣陵坊會起疫病?”

“這麼多天過去了,那三十多人仍沒有找到,生還的機會不大,屍體爛在水裡,水又通向全城,”姜見黎歎了口氣,“我隻希望是我憂思過度。”

“如此一來,隻隔絕這一百多人,并非治本之策。”傅缙說道。

“我們手中能用到的人,隻有這麼些,”姜見黎轉身望向殿内,同行的小吏們正在帶着宮人一道給災民們分發藥湯。

“這的确令人為難,”傅缙思索一番,“若是江南道府衙能夠相助,将事半功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