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了名字和身份,衙役通傳,很快,孟清許便被放進門。
她是來找李娟的祖母李同知的。
辦公房内,李道成身着官服,伏案批閱着公文,聽到腳步聲靠近将頭擡起,目光含笑,打量着孟清許的一舉一動,慢悠悠放下筆,蒼老肅穆的臉上展開笑容,“孟秀才,幾日不見,眼看着你這身體是大好了?”之前見着還有層病弱之氣,現在看,氣色好了不少。
“勞煩您關系,清許身體已經大好了。”孟清許謙遜行禮。
無事不登三寶殿,李道成暗自滿意孟清許的态度,且這人是孫女的好友,遇上什麼難事,她這個長輩幫助一二也無不可,詢問,“昨日,聽我那孫女提起,你今日便打算啟程,怎跑來府衙,可是有何要事?”
出口詢問,卻半點未提幫忙的意思,若孟清許的請求的事兒難辦,也好拒絕,為自己留點顔面。
孟清許面色如常,面上笑容依舊,開口的說出的話,卻直接将李道成聽愣住。
“你這意思是,要捐贈一千兩的糧食布匹給百姓?”李道成懷疑自己聽錯了,但自己可沒到耳鳴眼花的年紀,鄭重了幾分,再次詢問道。
孟清許點頭,“對,近些時日,天氣越來越冷,偶爾在城中看見些衣不蔽體的孩子,想着能用這些銀兩,買些吃食衣料,好解這些窮苦人家過冬之急。”
說話間慚愧低頭,“清許身上錢财有限,隻能做這一步,東西已經預定好了,不多,還請大人不要嫌棄。”
“哪裡的話,孟秀才大義之舉,可是幫了府城百姓大忙了。”李道成看孟清許的眼神都變了,和藹得不得了,這孩子,可是幫了她大忙了。
每年冬天,府城會凍死餓死不少百姓,官府開倉放糧,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大頭還是得靠城裡的富商,可商人自私,哪個願意痛快掏錢,遊說半日,才扣扣嗖嗖拿出些銀子。
今年,有了孟清許主動開頭,想來,集資會順利許多。
孟清許的身世她聽孫女說過,父母離世,寄主在嶽母家中,聽說她的嶽母是個商人,想來,她身上的銀錢是嶽家給的。
思及此,李道成看孟清許的眼神透露出幾分贊賞與憐惜,這孩子寄人籬下,好不容易攢下些錢财,竟想着全捐出去,視金錢如糞土,頗有文人風骨。
不成,她得給這孩子好好宣傳宣傳,還有她的嶽家,也得宣揚,莫要讓這孩子被為難。
孟清許眼皮一跳,不知道李大人到底想到了些什麼,看她的目光過于親和,還帶着一抹憐惜?
懷疑自己看錯了,微垂下頭,調整表情,再擡起頭,看着李道成的目光裡多了幾分孺慕,像是将她看作自家長輩。
李道成很是受用,用對待自家小輩時的眼神看孟清許,“清許,你與娟兒是好友,便跟着娟兒叫我一聲祖母,這事兒,你放心交給我,會給你辦好的。”
“多謝李祖母。”孟清許也不扭捏,順着她的話喊出來,行禮道謝。
白得的銀子,發揮的作用挺大,不僅救了百姓,在李同知這兒留下人情,還能給李同知增加政績,一舉三得。
捐資,對于官府是件好事,她第一時間想到李道成,除了相信這人的人品,也是因着李娟,她這些東西,可是能幫李大人不少忙……
事情發展異常順利,兩人就着捐資事宜讨論一陣,孟清許提出的想法着實新穎實用,李道成暗中連連點頭。
誇贊的目光頻頻落在她身上。
這丫頭主意有些損啊,不過,她挺滿意。
孟清許将幾個店鋪采買的收據交給李道成,被李道成當自家小輩對待,考問了她一些文章,方才放她離開。
欣慰地看着孟清許離開,李道成嘬起嘴,喝了一口茶,笑呵呵地吩咐手下,該動起來了,白送來的政績,她可得把握住。
這人情,她記着了。
回到府上,各處丫鬟下人都在收拾打包行李,許氏站在人群中,指揮人将箱子搬來搬去,忙忙亂亂,都沒注意到孟清許回來。
也不上前打擾,孟清許見着了不少紅漆箱子,思量這些大多是為了婚事準備的,眸中劃過一抹溫柔,默默走開。
回了院子。
開門,見着行李早已收拾妥當,彎腰,從床底下拖出個實木箱子,掏出脖上挂着的一枚鑰匙,打開,裡面整齊地擺放着制作好的各類鉛筆,故意拿出一隻,放在書桌上。
若是這兒被人找到,這筆被人拿回去,也不知能否猜出用途……
就當禮物,送給暗處找尋她的人了。
将東西收好,門外傳來“哒哒”地腳步聲,不用猜,翠竹那丫頭回來了。
“小姐,現烤的羊腿,可香了!”人未到聲先至。
翠竹一眼就看見了站在書桌前愣神的自家小姐,臉上挂起大大的笑容,她今天可幸運了,回府路上碰着未央少爺,還給了她買了一包糕點,還有烤羊腿!
糕點是少爺賞給她的,白糖糕,可真甜。
羊腿是特意買給小姐的,怕它涼了,翠竹将其踹在懷裡,急匆匆往家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