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她靠畫圖拯救蒼生 > 第13章 第十三章 又開始招攬

第13章 第十三章 又開始招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張明賢将姜樾邀請至馬車内,柳戚在外面駕車,姜樾第一次坐古代的馬車,隻見車内布置很簡單,就鋪了一層薄薄的褥子,緩沖車廂的颠簸,青石闆的路與木制車輪碰撞,隔着褥子也能感覺到路面的不平整。

張明賢定的位置是東望縣最好的酒樓,是蘇家的産業。蘇家的酒樓在大宣獨樹一幟,在餐食方面别有講究。

姜樾大緻掃了一眼酒樓的菜單,那是相當雅緻的名稱。

什麼翡翠白玉湯,烏龍尋梅,玫瑰釀雪之流。

“明賢兄破費了。”

姜樾隻覺得吃人的嘴短,這麼好的酒樓,一頓下來價值不菲,姜樾隻覺得這水是得摻和上了,早知如此便不客氣的多說一句了。

張明賢拿出最近關于蕭河的一些思考的手稿,交給姜樾,又向姜樾簡要介紹了一下現階段蕭河治理所遇到的困難。

姜樾看着張明賢的手稿,從曆代措施、到治理時長到治理效果梳理的相當完善,甚至連蕭河來源也有備述。

“明賢兄是打算做些什麼呢?”姜樾問道,她不知道張明賢的具體思路是什麼,也不敢随意下定論。

“我想的是先将城南的百姓遷移到南街後面,再對堤壩進行加固。

因為若是要引流的話,現階段沒有足夠的人手,接下來可能會招納賢士,東望對外道路不通,還需要先行将道路清理出來,這會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

但是第一步需要遷移百姓,但是城南許多都是窮苦人家,離了家裡的土地,便難以維持生存更遑論租房。”張明賢将自己想做的事情全數列舉出來。

姜樾一遍吃飯一邊根據張明賢的思路,再簡化了一下。

“也就是你現在其實是有三件事要做。一是組織人口遷移,二是加固堤壩,三是引流減緩堤壩壓力。”

“但是也有三個問題。一是如何讓百姓願意搬遷,二是任何關于堤壩的措施都需要打通與外界聯系,也就是修路,三是缺少人手。”

張明賢點點頭。

姜樾問:“有沒有考慮過修建學堂?像我在縣衙教書那樣。沒有人就自己培養人,到時候自己人的話,也不用大老遠的請人來,徒增成本。”

姜樾想到人們為了孩子讀書,大幾百萬在城市裡買房,就為了讓孩子能在好的學校讀上書,為了孩子,很多父母願意付出很大代價,不知道在這邊能否行得通。

“城南到縣城起碼得走上兩三個時辰,如果能夠讓窮苦人家的孩子讀書,或者學什麼技術,他們會不會願意搬家呢?”

“修學堂?”

張明賢一愣,他們讀書大多都是長輩教導,亦或者是請有經驗的夫子教學,又或者是私人在家收幾個學生的被叫做私塾,但是束脩卻不便宜。确實許多貧苦家庭是沒有資格學習的,耕種也沒有時間學習,不在農忙時又無所事事。

緊接着姜樾簡單講述了一下自己以百姓角度出發的看法。

“多謝阿樾,我懂了,這倒是可以一試,回頭的縣丞他們商議一下這件事是否可行。”

夜裡,張明賢将六房長官與縣丞主簿一同叫上,共同商議學堂一事。

一行人商議到深夜,最終決定先嘗試取得百姓的意見,但既然要興辦,就不能隻關注城南的百姓,必須全縣城的百姓一同征集意見。

衙門人手有限,幾乎除了值守的人員以及城南駐防的巡檢隊,全部派出去咨詢百姓意見了,六房三班也隻留了人手維持運轉。

過了十天左右,最終取得了五千多份意見書,有三千八百多戶人家是同意的,還有一千多戶人家認為離家太遠則不會考慮,極少一部分人有固定的先生指導家中孩子學習也是不願意的。

最終,張明賢将征集的意見在縣衙公示欄公布,也算是确定了要興辦學堂這一事宜。

當然,也受到了部分私塾先生的阻攔,一同集結至縣衙門口鬧事,有幾次被普通百姓幫忙攔截回去了,也有幾次直接闖入縣衙,到主簿面前。

這一天,姜樾照常來到縣衙上課,卻見縣衙圍着一小群人,便問道周邊衙役發生了什麼,衙役告知是興辦學堂事宜觸碰到不少私塾先生的利益,這上前趕來鬧事。

衙役埋怨這學堂還沒開始辦呢,就一直有人來鬧,到時候指不定出什麼事。

姜樾不知張明賢作何打算,但是一直有人鬧事也不是辦法,辦學堂本來是她提出的,确實當時沒有考慮到會觸及旁人的利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