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大洋彼岸,這種甲殼類的生物,因其蛻殼的生物特性,叫西式大廚們鑽了空子。
剛褪完殼的螃蟹從内到外都是軟的,就趁這幾個時辰的功夫,裹粉裹料,下了油鍋,炸得酥香定型。
吃客一口下去,外脆裡軟,香嫩爆汁,别有一種享受。
藍錦一早就想向這些大自然的饋贈下手。
趕得巧,今日,酒樓采購團的盧二興沖沖地過來報知,蟹來了!
凜冬時節正是吃公蟹的日子。母蟹的黃也質硬味濃。
這兩樣東西,即便在藍錦那個時代,也是普通人能吃到的很奢侈的東西。
許多人千裡迢迢去了最負盛名的養蟹湖,專去尋農家養蟹人的家常小館子,甚至跟着船去湖中心吃。
結果呢,客人前腳下了車,螃蟹後腳才從生鮮箱裡下了水。
洗澡蟹的名聲鬧得衆說紛纭,沸沸揚揚,依然擋不住食客前赴後繼的熱情,足以看出這種食材的無敵美味了!
現下可沒有那些虛頭八腦的,藍錦自養自烹,保準能吃上腮白黃滿、最最頂級的大閘蟹。
藍錦檢查着個個氣宇軒昂、張牙舞爪、精氣神十足的大螃蟹,把它們分了幾類。
“這邊的充作蟹苗,放池子裡攔好的那片區域養着。”
“這些公的标一等價,按二兩、三兩、四兩的分了。”
母蟹也按重量分。所有螃蟹,二兩以上的清蒸着做。
除了頂頂活泛的,其餘小的先蒸上,拆了蟹粉蟹膏蟹肉備用。
這一波是吃黃吃膏的蟹。藍錦和蕭仁禹合夥找的蟹塘夠大,人手也充足。
之後再搜羅幾波吃肉的蟹,大的小的來者不拒。做那需要油炸的避風塘炒蟹、新加坡風味的辣椒蟹......
金燦燦,黃澄澄,紅豔豔的......光是想一想就要流口水了,客人保準一哄而上。
看着這些螃蟹,想着滿腦子的美味佳肴,藍錦把什麼徐家,什麼二皇子,統統忘到腦後。
她這就得動手,這才不辜負了,叫這些大自然的饋贈死得其所!
在藍錦的指揮下,夥計們有條不紊地挪動着蒸籠蒸鍋,拆蟹刮肉一條龍,好不熱鬧。
香氣順着窗戶,順着河岸,遠遠地飄到了酒樓外。
另有一隊廚子專職做白案功夫。豬背上的好皮,洗刮幹淨,使小鑷子耐心地揪掉最後的雜毛,這是藍錦訓徒的規定。
把這些豬皮焯水煮爛,加入藍記文火炖着的高湯:是使豬筒骨和老母雞吊的,全天不間斷。
蝦子油、藍記味極鮮和香氣十足的蔥姜刺激了豬皮湯的鮮美。
因是冬天,外間擱上不一會,藍錦來晃晃大盆,皮凍就成了。
蟹無姜不鮮。把海量姜汁,配上透亮的豆油,在熱鍋裡嗞拉嗞拉地燒起來,放入拆好的蟹粉蟹黃去熬。
那邊揉面的廚子已經把面團收拾妥當,放了蛋清和堿水的面團微微發黃,更能刺激食欲。
蟹黃湯包講究現包現吃。廚房裡的組合,無一不是一人和餡,一人擀劑,一人手指翻飛地包包子。
皮薄餡大,一大坨餡料塞了滿手,褶子方正漂亮,賣相滿分。
鍋中的熱氣上來之後,一籠籠大包子上了鍋,不一會功夫,香氣四溢。
拿下來一看,碗口大的包子,在蒸籠裡晃悠不住,簡直要突破了一層薄衣,噴湧而出似的。
拿蘆葦細管一戳破,金黃的蟹油裹着蟹膏,還有雪白的蟹肉,奪命狂奔。
因是試菜,酒樓内外的夥計集聚一堂,坐滿了好幾張桌子。
藍錦笑眯眯地給大夥介紹:“這個要先開窗,後喝湯,最後一掃光。”
把放在小碗裡的蟹黃湯包湊到嘴邊,一小口咬破它的皮,輕輕啜飲一口。
湯鮮味美!香極了!
“姐姐,我愛吃這個!我宣布,從現在起,蟹黃湯包變成我最最最愛。”
悟雅附和:“好吃,我看這個最最最愛,能讓小秋堅持小半月不換。”
“大掌櫃,這個是真的好,做的時候看着這麼多油,實際一連吃幾個,我都不會膩。”
“隻是吃着肉痛,那麼多蟹才拆出來這麼一點點,金貴,怪不得好吃!”
“我得再多品幾口,嗯,鮮!”
大家歡歡喜喜地托着小碗,連安靜品嘗的蕭仁禹,也是一樣細嚼着口中的蟹黃,不舍得咽下去。
這就是為什麼,旁人屢次來挖藍記的牆角都不成!
誰家掌櫃願給幹活的人,吃近乎半兩銀子一個的奢侈湯包。
藍錦就舍得。她知道,試菜一來可做員工福利,給夥計們打打雞血。
二來,她家就是以花樣新鮮為大賣點,新品推出前的内測必不可少。花得沒有賺得多呀!
歡聲笑語之間,誰也沒有發現,熱騰騰的湯包山裡,少了一個蒸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