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聽聞從前隻有柴家生肉鋪的名頭,直到他手裡,方才把熟肉也做出名堂!
從前人家懶怠碰竈頭,沒有不來他這買上幾兩現成熟貨的。
這樁生意,連大酒樓的冷盤也輕易搶不走。
故而他遇上藍錦這個高手,第一反應就是過兩招:我看看倒是什麼花架子!
很可惜,他勘不破人家這鹵湯。
今日叫他爺爺知道,自家子侄輩用這等歪心思侍弄生意。
一拐杖杵過來,直叫柴新當着新婦的面,差點臉皮子和門牙俱溜之大吉。
“藍小娘子,你還有什麼要求,隻管寫上。”
柴郎君嘿嘿陪笑,殷勤地奉上紙筆。
藍錦忖度着,這柴家倒還可交。
當下不說二話,條分縷析地講明了自己的想法。
“這方子不可轉賣他人,教會你我就不做了。”
“我做鹵味,本就為着以後開食店,故而你賣它的頭一個月,要挂上我這‘藍記’的簽子。”
“每樣做法,我都手把手教你一遍,當月内有什麼不解的,盡管來藍記尋我。”
“此後我可就撂開手了。這一月之後,簽子可以撤了,方子也任君改良。”
柴新無有不應,當下二人定了契。
藍錦寫下方子,林林總總,連白芷、丁香的成色偏好都記得分明。
柴新除了拿出二十兩買方子錢,又附上二兩銀。
解釋說這是自家長輩深覺冒犯藍老闆的賠禮,好說歹說勸她一定收下。
藍錦終究收了,複又慶幸自己這美味的鹵肉方子沒有所托非人。
賣方子的錢攥在手裡,藍錦彷佛已經能看到有家小飯館向自己招手。
尋牙人,看房舍,買桌椅,制菜牌,訂生鮮,教鹵肉。
還不忘再去擺上幾個時辰的藍記小攤,勾着人們不至于忘了自家手藝,時時放着開店的風聲。
藍錦忙得好似陀螺,下巴瘦成個倒尖。
小秋和小狗也圍來轉去,累得每夜一沾枕就打起輕輕的小呼噜。
如此忙了小半個月,一家人終是熬出頭來。
“藍記飲食店”的開張日子就定在明天!
藍錦打算做個回饋新老食客的酬賓大活動,為小店的開張造造聲勢。
仰賴這些時日的新鮮夥食,全娘娘廟的女尼都起身支援藍錦的新花樣——炸串!
藍錦把處理停當的菜蔬魚肉帶過來,所有人戴着紗布覆住口鼻。
一字排開,各司其職,開始串串!
包菜,豆角,韭菜,茄子,香蕉,藕片,蘑菇。
年糕,面筋,豆筋,豆腐皮,玉米,土豆片,有的還薄薄裹了一層調過味的面糊。
臘腸,雞裡脊,小河蝦,牛肉粒,鹌鹑蛋,羊肉搭羊油。
還有塞了蝦肉糜的雞子卵,釀了蔥花豬肉餡的青椒,隻待炸成有金黃褶皺的虎皮狀。
更别提那裹了香菜的牛肉片,裹了金針菇的豆皮,還有裹了山野菜的臘肉片。
對,還有那饅頭片。
藍記炸串的油也要特制。
藍錦騰出手來,把那肥嘟嘟、黃燦燦的走地雞肥膘熬成雞油,輔以一小塊羊肥油。
再摻進濃香潔白的豬油,濾得澄淨透亮。
加入多多的紅蔥頭,香菜,生姜,小蔥,和精心選配的香料。
小火炸得滿屋飄香,直至鍋内種種都焦黃幹透成渣。
這樣做的香料油,炸橋頭的垂楊柳都能啃掉三排吧!
此外再去做藍記秘制醬,一種擱了桃酥、花生和芝麻的幹料,鹹香裡帶着些微麻微辣。
一種擱了香料粉,潑了羊油的紅油辣子。
一種偏甜口的鹹鮮醬,因勾了芡而濃濃的,極易挂汁。
還沒忘去照料先前發起來的面團,烙成一張張薄而韌,回口有勁道的卷餅皮。
如是裝了滿滿一車,還未等藍錦将爐竈搬下來,醬汁和香料油的風味就吸引來一大幫走街串巷的孩童。
“老闆快開張,快開張!我餓啦,快餓暈過去啦!”
直到熱油鍋架起,五花八門的串串“嘩啦啦”地往裡一擱,人群更是激動。
“好香啊!”“天上娘娘開宴了!”
小秋叉腰站在小闆凳上,嚴肅地維持秩序:“不要擠,不要擠,擠的人吃不着!”
藍錦手中一邊顧着油鍋火候,一邊大聲地說道。
“小攤最後一天營業,全部半價啊。”
“明日藍記飲食店開張,就在淳熙坊大柳樹旁第一家!”
“物美價廉,第一天半價,列位都來嘗嘗啊。”
愛着綠羅衫的雲小娘子正蹲着藍錦出攤,才不顧什麼大人的架子顔面,一徑鑽到最前面。
“我去我去,藍小娘子,這第一份卷餅算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