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珍馐娘子發家記(美食) > 第6章 黃豆焖豬腳

第6章 黃豆焖豬腳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抖一下,又彈又糯,還挂着粘稠的汁。

鋪一層到米飯上,再澆上一層裹着黃豆的汁。

醬色的湯順着軟糯赤紅的豬蹄流到白米飯裡,每一顆米粒都浸滿了肉汁的味道。

這菜如果放到現代,高低也是一個飯館裡的掃地僧,值得淩晨一點爬起來排隊的那種!

半夜轟隆隆地下起暴雨,藍錦躲在被窩裡數她的小金庫。一串,兩串,三串……

自從接了姜氏鄰裡的做菜單子,托他們兩家打擂台的福,很是在十裡八鄉宣傳了一把藍小娘子的廚藝。

隔三岔五就有人找上門來央她做菜,攢下來不少銀錢,也就是天氣不好的時候才得一得閑。

七霞村這裡地處京畿,隸屬京州下轄的昭應縣。

京州一共隻有兩個京縣,萬年縣在天都以北,昭應縣在天都以南。

故而此地雖是鄉村,卻并非天高皇帝遠。

沒聽聞昭應縣往北向都城去的官道上,總有農戶腳夫,當路賣酒,做一做這歇馬杯的生意嗎?

隻是從慈明寺往南,皆屬外郭,阡陌交錯的鄉村,仍多以農耕為主。

她想開食店,還得進城!

藍錦細細打聽過,這城裡和鄉戶,連同建築式樣,交通工具,日常飲食,都未見有什麼天塹似的分别。

郊區市鎮,鄉村草集,三坊七市,各有各的繁華。

就連官家用的新奇果蔬,農産副食,薪炭煤柴,也常有去莊子上運的呢。

既然鄉村戶的生意她做得,那坊郭戶的生意,未見得就不行。

隻待過幾日天放晴,路上的泥巴幹一幹,她就動身往這昭應縣城一探究竟。

還有這幹稻草,糙麻布,也給換換幹淨!

這天,藍錦順道送完一批豆沙花糕,結清銀錢。

把小秋撇在娘娘廟随霍家母女玩耍,輕車簡從地往昭應縣去了。

妙清笑眯眯地相送,跟她講暢銷的好花糕——嗳,現在叫“藍氏無盡藏”。

這是妙清起的名字,取無盡餡又無盡道之意。現正伴着“藍”字花簽,飛入各戶富庶人家。

妙華也笑眯眯地露了面——想想那墜手的随喜禮,她沒有不喜的。

妙清拉着她的手不放,仍在碎碎念。

“……定要去那城東,靠城門有家頂好的陽春面,湯清味濃,面有骨性,很有嚼頭。”

“再去如意樓,别的還罷了,就吃那道酒糟熏魚,倒有茉莉味!”

又想起來什麼似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把眼一觑旁邊的妙華師太。

妙華雙手合十,把眼一閉,隻當沒聽見!

妙清聲音就又高回去了。

“然後就去城北的興善邨,吃那鹹糯米燒賣。”

“裡頭揉了豬油,頭頂着片臘腸,肚闊腰圓的,有筍丁肉丁,要緊的是還有一顆鹹鴨蛋黃。”

“那鹹甜調味,哎呀,小娘子你吃了才懂!”

“待你回轉,繞去城西吃一家冷拌面,不要小瞧了去,它那麻醬裹得好筋道面條,鹹香彈牙的。”

“配一碗兩家店開外的胡椒羊肉湯,哎喲,你這一天可值啦!”

妙華終究是裝不下去了,清咳幾聲,轉頭進去了。

妙清對着藍錦聳一聳肩,嘿嘿一笑。

藍錦也給她一個“我都懂”的笑容,拍了拍她的手:“師太放心,能帶的我都給你帶一份!”

妙清卻不好意思了起來:“那倒不必的,我隻想讓小娘子嘗嘗看,都是我心裡愛極了的。”

藍錦依言記下,背了滿肩沉甸甸的妙清心頭好,動身往北去了。

城裡果真熱鬧,如妙清惦記的那樣,吃食生意花樣繁多。

藍錦逛了一圈,甭管是賣陽春面的小攤,售羊肉湯的小館,還是小有規模的如意酒樓,都試過了。

确實各有其妙。

然而小本生意常常隻做一種吃食,對食客來說勝在價廉管飽,老闆們也就賺個辛苦錢。

人坐在大酒樓,倒是能多點幾種菜。隻是所費頗豐,不是百姓人家日常消費得起的。

對市場水平有了數,藍錦心中稍定。

她這生意,能做。就算引車賣漿,憑她的手藝,狐裘也能積得!

主意一定,藍錦立時行動起來,四處置辦行頭,采買所需。

雖然存款不豐,藍錦對于訂鮮貨、買家夥什,毫不含糊。

渾把那幹稻草、硬麻布的事抛到了九霄雲外。

甫一從商肆出來,藍錦就瞧見敲鑼打鼓的一行人,貼了張大紅布告。

繞過圍觀的人群,藍錦踮起腳尖努力抛眼一瞧:

本月十六日,搶包山!

她知道這生意的第一站,往哪裡去做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