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清晨,鳥雀輕啼,松爽惬心。
藍錦手下輕柔,輕攏慢撚。
彷佛捧着送财童子的兩腮一樣碾着豆沙,為娘娘廟踏青要帶的五彩花糕做準備。
豆沙香甜細膩,不是紅小豆自己的功勞,要和上油,摻上多多的白糖。
“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
雖不是臘月二十四,也沒有竈王爺為她停留。但是拿甘甜細美的豆沙糕團,去祭娘娘廟的好心菩薩,總也不算辱沒了吧!
願諸方神佛,不論是哪一個,路過的遠行的,别嫌她臨時抱佛腳,保佑她好運吧。
不提防手腕上抹了一道紅豆沙,藍錦一凝神,終于想起來了。
怎麼忘記了這件頂頂重要的大隐患!
山裡那個奇怪的血人,是死了,是活了?
她家的水壺,還在山洞那——不能叫别人認出來吧。
萬一是江洋大盜,見了自己面孔,拿了自家東西,她們孤兒寡姐又獨狗的,和她家有了牽扯怎麼辦?
萬一是死了,有人賴成她害了人命,這又如何?
她忍不住想去看看,才能安心,就跟那個殺人兇手總是會回到現場的心情似的……
藍錦叫來小秋,沒有選擇隐瞞,而是一五一十,如是這般地都跟她說了:
“……要是能收回來水壺,心裡就像去了一塊石頭。”
“但是這豆沙也同樣重要,霍娘子同意幫我們牽線賺錢,不好食言的。”
“所以我們兵分兩路,看着豆沙的任務,就得交給小秋了。你要在家守好,千萬不能離開的。”
小秋像個士兵一樣,昂揚地挺起小肚子。
童真的小臉蛋上拼命做出一種嚴陣待命的神色,眉毛鼻子都皺作一處。
藍錦撫平她的小臉,拍一拍她的肩膀。
猶豫了一下,叫小秋把屋門鎖好,抱走了小狗。
她想,要是我有個山高水低,總得有個報信的人吧。
小狗窩在她懷裡,很乖巧地不出一聲,小鼻子聳動,機警地四下嗅嗅。
二人做賊一樣,東爬西繞,遠遠地靠近了那天去的,長着花椒樹的小山坳。
藍錦并不近前,悄悄地探着。草木靜谧,沒有人迹。逐漸靠近,周邊也沒有動靜。
這才放下心來,爬到山洞前瞧瞧究竟。
撥開草叢,一捧草葉上有一個幹淨的空水壺,正是她家的那一個。
拿起來一看,其下還壓着一枚未見過的玉墜子。
藍錦拎着絡子,對着陽光一看,瞧不出名堂,但是清透好看,是沁人心脾的碧色。
不是兵,是禮,這下藍錦全然放松下來了——這就是“定會報答”的報答吧!
這件事翻篇得還挺快,人麻利地走了,承諾麻利地兌現了,一來一往,兩清幹淨。
回家告訴小妹這個好消息,家裡又多了一筆傍身之财呢。
雖然按她們現在的情況,并不好拿出去典當——不被當作乍富的肥肉,就被看成溜門撬鎖的強人了。
可是藏在手裡,未必沒有用上的一天啊。
帶着這種輕松的心情,姐妹倆又突發奇想,捏出許多新式樣的花糕。
有她們家的小白狗,還有昨天慘死人腹的走地雞。藍錦索性湊個整,捏了一排十二個生肖娃娃。
有黑芝麻餡的,花生餡的,奶黃餡的,棗泥餡的,紅豆沙餡的,綠豆沙餡的。
可把藍錦忙壞了,瑣瑣碎碎,調汁拌餡,做了一整天。
不敢想象據說很愛吃的妙清師太見了它們還怎麼走得動道!
沒看到小秋拍手,小狗搖尾麼!
藍錦捏完了最後一朵山茶花,細心地把一籃花糕放入井中,像湃西瓜一樣鎮着。
把那籃子掙來的雞蛋挑出幾個煮了,幾個打散,給自家做個簡餐。
取了些姜、蒜苗洗淨切末,又先拿出一兩粒前兒做的泡椒,一小根紅辣椒,切得碎碎的。
水煮蛋撈出過了遍涼水,逐個剝皮,在幹淨盤子裡薄撒一層澱粉,拿根棉線把雞蛋切成片擺上。
表面再薄撒一層,遂起鍋燒油,用勺背小心地把雞蛋片推到鍋裡。
“刺啦”一聲,煮熟的蛋表面被煎出了一層薄薄的脆殼,焦黃可人。
香啊!
待到兩面皆是焦脆,盛出來補點油,放入蒜末、辣椒和姜末,大火爆得香香的。
複又倒入煎好的雞蛋片,撒鹽調味,翻炒浸勻。
每一片雞蛋都裹上了紅紅的辣椒和金黃的姜末,又被撒上了青蒜末,泡椒碎,和新鮮的魚醬。
辣香、蛋香,顔色鮮豔勾人口水,正下飯!
再快手快腳地做出一個番茄豆腐雞蛋湯。
番茄是提前炒出沙的,蛋花是像雲像霧一樣翩跹的,豆腐是水嫩嫩、白嘟嘟的。
湯味鹹淡适宜,湯色又是清透淨亮的,最後綴上一撮點睛的小蔥花。
疲累了一天的三人——兩人一狗——沒有不被勾起來食欲的!
圓潤完整的蛋黃與蛋白鋪滿了整盤子,帶着淺褐的脆皮。
伴着紅紅的辣椒,炒得黃棕棕的姜蒜苗,油香誘人。
素湯熱氣騰騰,嫩白的豆腐藏在嫣紅的濃湯下,剛露出臉就被淺黃的雞蛋花遮在後面。
綠油油的小蔥漂亮,偏還很香。
小秋在一旁盛着飯,不忘給陪姐姐探險的小狗也張羅了點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