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曾經滄海 > 第11章 第十一章 少女情懷之 死生一念

第11章 第十一章 少女情懷之 死生一念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現在,采納盧杞的建議,用重賞激勵将士遠征參戰,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德宗诏命泾源節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将士奔赴數千裡外,東去江陵、襄陽與叛軍作戰,言明有重金獎賞。五千将士出發時,各自帶領着兄弟姊妹,準備到京城領取獎賞,自己可以輕裝上陣,視死如歸。當這些懷揣着發财之夢的官兵,開進京郊停留時,德宗派出宦官吐突承璀等官員們,卻用粗茶淡飯、殘羹冷炙讓将士享用,自然引起了衆人的不滿和怨恨。

“皇宮内金銀财寶堆積如山,朝廷中山珍海味到處抛灑,卻讓咱們來吃這些豬狗用的食物。大家反正都是為了發财去拼命,不如殺進皇宮奪來财物各自回鄉罷了”。

在别有用心者的鼓動下,而那些原本就是窮苦身份的将士也有這樣想法,一聲呐喊,大軍真的就直接向不遠處的大明宮沖去。此時長安城守軍本來不多,這些暴動将士很容易攻破。又是宦官吐突承璀和盧杞一幫人,急忙簇擁着德宗李适逃出了長安,退守京都西北角的奉天。

把皇帝吓走了,也把皇宮洗劫一空,又将不少的皇家人員給予絞殺,那以後該怎麼辦呢?姚令言面對眼前的“燙手山芋”,也是抓狂起來。好在有身邊人醍醐灌頂:“何不請出原來的老首長朱泚大人,主持局面呢?”

此時已經順應德宗心思的朱泚,賦閑在家。就這樣他半推半就、稀裡糊塗坐上了大明宮皇位,并立國号為“大秦”。原來的唐朝官員,不得已轉變成了大秦的“僞”官。

都是為了生計,活着才是硬道理。

自然給朱皇帝道賀的有之,沉默的有之,反抗而死的也有之。而身為一個詩家和文藝工作者的李季蘭,對這位知交頗深的朋友,沒有道賀也不會反抗,而是用一首詩句“聞道乾坤再含育,生靈何處不逍遙”,進行了明确規勸提醒:要以天下為重,以蒼生福祉為重。

在經過近一年的所謂“勤王”、“靖難”内戰後,在韋臯等衆将士浴血奮戰中,朱泚叛軍被消滅,德宗又回到了他闊别已久的大明宮延英殿。然而,德宗沒有反思什麼,而是急着清算那些為僞政權效力的官員,自然李季蘭也在被清算之列。

“因為你對叛亂首領朱泚的贊揚,才讓他有膽量建立秦國做起了皇帝。”在大明宮延英殿上,德宗這樣對李季蘭說。

“三郎,我也是沒有辦法回避,他們讓每一個來不及逃跑的官員,寫出自己的效忠表文。我也隻能寫出規勸的詩句,提醒他們以天下為重,以蒼生為念!”她回應道。

“李娘娘雖然向叛軍寫的是兩句詩文,但較之那些寫“效忠表”的官員更為惡劣,影響更是深刻。鑒于其身份和影響力,不嚴懲不足以儆效尤。望陛下察之。”吐突承璀提醒德宗。

此時朝堂上,每一個官員都噤若寒蟬,都知道這是德宗要殺雞儆猴,辯解也是無益的。而李季蘭也隻有自己為自己辯護了。

“太常卿嚴大人被虜後寫的‘手持禮器空垂淚,心憶明君不敢言’,能被陛下理解而原宥,賤妾寫的《陷賊後寄夫》,陛下就不能理解,非要至我于死地?”

在京城陷落的将近一年内,那些被圈虜的朝廷官員行動,受到限制和監視,李季蘭也在其中。她隻能深藏在後宮禁苑,期待終有一日德宗能靖難回朝。可在這個僞朝廷的監管之下,無法表達真實心願,她隻能用詩歌來發洩憤懑與期待。

日日青山上,何曾見故夫。

古詩渾漫語,教妾采蘼蕪。

李季蘭以平常妻子的口吻,寫出思念丈夫的心情。并用《上山采蘼蕪》的古詩,引導出《古豔歌》中“茕茕白兔,東走西顧 。物不如新,人不如故”的表述,來表達對德宗的思念與牽挂。而這一切,都沒能打消德宗對她投靠朱泚的懷疑,堅持要從身邊最親近的人開刀,殺雞儆猴。一個毫無靠山的柔弱女子,以“失身賊廷”為借口,就這樣在延英殿上被活活棒殺。隻有她曠達而豔情的詩歌,在民間流傳。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這位文采飛揚的姐姐,就這樣被冤殺了嗎?後來再沒有正義之人為她翻案糾錯嗎?”薛濤聽完段文昌的講述,憤怒而激動的問道。

“傻丫頭!在那個勾心鬥角的大殿裡,沒有背景沒有後援,是難以立足的。李季蘭是聖人召喚去的,反倒又是被聖人冤殺的。你記着,高處不勝寒。”段文昌說後,薛濤陷入了沉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