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來到正香堂内,見楊夫人正在核對一份禮品冊子,上面寫的是楊夫人給女兒舍那選的新年賀禮,見和子進屋了,楊夫人笑道:“今年給各院夫人送年例的差事給和子做了。”
和子心下一歎:“好不容易得空偷懶了幾日,還沒到過年,就來大活計了。”
王押班把年例賬冊遞給和子,說道:“劉夫人、陶夫人、何夫人與蔡夫人宮絹十匹、宮緞十匹、念珠二串、玉素縧環二條、金累絲玉蟲簪四根,金廂玉頭簪六根、金二十,銀百兩、錢二百貫。周夫人、陳夫人、張夫人宮絹十匹、玉素縧環二條、金累絲玉蟲簪四根,金廂玉頭簪四根、金銀錢減半。”
往年的沈家年例不過是給府中個人銀錢,好讓他過一個富裕的年,可今年的年例中多了不少首飾,明顯是一個不簡單的差事,和子見布匹簪子樣式各異,問道:“王押班,是否要把各位夫人的年例分好了,再一一送到各個院。”
王押班笑道:“每位夫人喜好不一,就讓夫人們自己挑選,自個喜歡的。”
車和子想着若隻是把分配好的絲綢首飾送到各個院中,倒還是小事,可讓夫人們自己挑選,可挑選的順序怎麼定,直接問王押班道:“夫人怎麼送,順序可又安排。”
王押班先不回答,而是翻着冊子繼續道:“國娘與小迎金項圈一對、金嵌寶翠簪四根、水紅緞十匹、金銀锞子各五錠、新書四冊;三三與勝男金銀項圈各一、金嵌寶翠簪四根、水紅緞五匹、金銀锞子各三錠。”
“三個彩并靈兒雙雙、金方頭簪二根、水紅緞五匹、銀锞子五錠、新書四冊”
“五位小夫人,銀粉妝盒一對、金頂簪二根、金葫蘆耳環一雙、宮絹十匹,賜錢百貫;各院的押班共計三十四人,賜金頂簪一根、銀手镯一副、色絹四匹、賜錢三十貫。”
王押班道:“幾位姑娘與小夫人,我分配好直接送,就是有品級的夫人,要和子一一送。”
和子再度問順序,王押班笑着把冊子給了和子,讓和子照着冊子給就可以,可和子還是不知道送年例的順序,她又翻了翻冊子,見錢姐姐的年離雖是讓小夫人份例來,但楊夫人額外多了銀一百。和子還不知道的是,沈凱之也有年例送給諸多夫人,他給錢瓊瑛除了各珠寶首飾、绫羅綢緞外,還有是金一百,銀五百。
見和子拿着冊子離開,王押班問楊夫人道:“和子的年齡是按三三的年例來嗎?”
楊夫人道:“和子就按國娘的來,還有靈兒這姑娘,我喜歡 ,她按小夫人上例來。且這幾日事多,讓靈兒姑娘,前來我這裡幫忙。”
王押班會心一笑:“說明府中即将有喜事了。”
和子思考着劉夫人與何夫人的品級一樣,想着是先送劉夫人,還是何夫人,糾結了半日,沒結果,不如就選誰離楊夫人的院子近,就去哪裡先。
就這樣,和子先到了劉夫人的院落。
劉夫人的院落坐于西院最内側,是西園裡最大的院落,但也是其中最冷清的院落,劉夫人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習慣性撥火,以及等兒子回屋。
劉夫人如往日一樣坐在外廳中,聽到竈上的銀壺中已笛笛作響,裡頭的熱水燒好了,下人來禀過仆叙已回到西園,但不知為什麼還沒有回到院中。
劉夫人淡淡道:“等他覺得冷了,就會回來。”
仆叙心情一不好,便會躲在果林中一整夜,沈家對于仆叙來說不是家,他不喜這個狹小的屋子,如同一間囚牢一般,把母親囚禁着。
李押班給暖爐中添加了碳火,頓時生起一股暖流,李押班本是宮裡頭的女官,派到沈家的目的就是監管着劉夫人,防止她逃離沈家。不用李押班監督,若大的沈家,劉夫人離開西園都不可能,更何況是頗大的沈府,李押班随口道:“夫人,今年的年例來了。”
“需要我出門迎接嗎?”劉夫人停下了撥火,目光投向被嬷嬷們嚴防死守的大門。
“今年,來送年例的人是和子。”李押班道:“若是夫人想出門,小人先去給夫人拿外衣。”
在沈家七年,劉夫人與兒子的生活并不差,一切照着規矩來。日子安逸,遠比劉夫人在草原時候的舒适。
但她失去了許多……
她的丈夫、她的姓氏、她的自由,現在,她反抗的本事,或許已經失去了。
李押班命侍女捧來玄狐鬥篷,預備替劉夫人披上。
劉夫人淡淡道:“不怕冷。”便起身出門。
和子想着若是進屋,便要坐許久,耽擱送年例速度,便不進去。很快,和子看到劉夫人被諸多穿着華衣、花團錦簇的侍女們簇擁着出來,在衆人中的劉夫人隻穿着簡單羊皮長袍,長發梳辮,未佩戴任何飾品,唯一的妝點,是雙唇上抹過一道紅胭脂,她的年紀不大,與仆叙在一起,與其說是母子,倒是更像是姐弟。
車和子命嬷嬷們把年例呈上,笑道:“劉夫人,可有喜歡的。”
劉夫人不認識漢字,李押班念着清單。劉夫人幹淨伶俐地挑定,命嬷嬷們送到庫房,她用手柔軟的手指捏着和子軟糯的面龐,看着和子的眼睛。
“很明亮……”就和劉夫人還是年輕時,作為公主時眼睛一樣明亮。
“她來沈家一眼了,這眼神中的光,竟然還在。”劉夫人癡癡看着這雙眼睛,仆叙的眼早已沒了光,可她的還在。劉夫人用細膩手摸着有些粗糙和子的手笑道:“和子的手,可真不像一位姑娘的手。”
和子尴尬笑道:“我每日要幹事所以手才這般……”
劉夫人笑了笑道:“其實,你幹不幹事,沈凱之與楊夫人都無所謂的,是你自己太用心幹事了。”
和子明亮的眼睛一閃,笑道:“不管是幹什麼事情,既然接下了事情,我就要好好幹。”
劉夫人回眸一笑道:“我在室中備好了茶水,可惜沒人喝,和子不要喝熱茶,再走嗎?”
車和子聞到了茶香,可想到還有大半年例未送,歎氣道:“謝夫人美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