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間,姑娘們表示都不歇息了,溫華玖也道:“識字堂離這裡有點距離,若是現在出發也來得急,可要去看看。”
謝晉玉兩人點頭,作為陪行的兩位意見不重要, 溫華玖直接叫人套好馬車,準備出發。
識字堂所在的莊子要熱鬧多了,他們到時莊子的管家馬全已經在大門等候。
一行人沒有多歇,直接去了識字堂,溫華钰兩個大男人這會不用避嫌也跟着去了。
識字堂的學生要多上不少,因着有部分的孩子還小比較鬧騰,但絕大多數還是很乖的,他們都知道這樣的機會難得。
因着溫華玖強制要求男孩和女孩學習的人數要一樣,否則不會開課,所以附近的人家為了男孩的利益也會讓家中的姑娘們一起跟着識字,對于頑固不化的家長們便直接都拒絕,她不信有人抵得住這免費的誘惑。
上課時,男孩和女孩是分開兩個教室的,教授的課程是一樣,一些啟蒙經典,加上基本的算學,在這一點上,她會經常叫莊上的人不定時來聽課,以防教導的夫子偏心,溫華玖給的錢足夠,夫子們也不敢有什麼意見。
衆人看過男孩這邊又去看了女孩的學習情況,姑娘們文靜許多,學得異常認真,講課的夫子感受到這份注視,講得聲情并茂。
離開學堂後,溫華钰這才終于明白妹妹前段時間忙碌是為了什麼,他笑着看了眼溫華玖,内心自歎不如。
謝晉玉也同樣感慨,“難為你為保障姑娘們的學習想的法子,這會長輩們想偏心都不行了。”
随後她又疑問道:“隻是玖兒你為什麼不直接把這女孩識字的部分與女學并到一起去?”
溫華玖解釋,“一開始我是沒想過辦學堂的,還是為了下人更好辦事才教他們識字,後來慢慢便辦成了識字堂,之後又辦了女學,其實想想這樣也挺好,不是所以的人家都願意送姑娘們去識字學技藝的,即使是免費的他們也可能更願意把姑娘據在家中幹活。”謝晉玉表示明白。
眼見天色不早了,幾人踏上回家的路程,謝晉玉已經确定要去女學授課,路上溫華玖告訴謝晉玉所教授的部分,主要是文學通史,詩詞歌賦以及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不求有多好的才華,惟願她們能像謝姐姐一樣豁達處世,遇事不自艾自怨。”末了,她說了這麼一句話。
謝晉玉聽後心下感動,暗下決心,溫華玖就是她的伯樂,她一定不能讓溫華玖失望。
他們先送了謝晉玉回家,分别時,溫華玖便叫謝晉玉準備好了給她寫信,她會叫人為她安排住行。
奔波了一天,溫華玖沒有去正院,自己在扶桑院用了晚飯,早早歇下了。
第二日一早,窗外下起了秋雨,溫華玖今日很悠閑,她斜靠在榻上看着外面雨中的芭蕉,聽着淅淅瀝瀝的雨落聲。
這時,正院的丫鬟過來了,她先行一禮,“姑娘,夫人說今日下着雨,您不必去請安了。”
溫華玖點頭,讓人送她出了院門。
柔柔是溫華玖養的貓,如今已經長大了不少,也比幼時高冷許多,它輕輕一跳來到了溫華玖手邊,也往榻上一躺,在溫華玖的撸貓大法下發出愉悅的呼噜聲。
無聊(快樂)的撸着貓,溫華玖想到她之前想到讓太子給她的兩個學院取個名字,想到這她停下撸貓的手,起身去了書房,提筆寫信。隔天一早,溫華玖将信給了大哥。
“這回想好做什麼好菜犒勞我嗎?”
溫華玖往前推了把自家大哥,“大哥就知道吃,快去,等你回來就知道吃什麼了。”
溫華钰收好信,取笑道:“瞧你急的,太子又不會跑掉。”
嘴上怎麼說,來到東宮還是第一時間将信給了太子,趙晏取過信,看了眼,“下值時再來取回信。”
溫華玖請他取名,是想要他正大光明的支持,趙晏沒有推脫,稍稍思索片刻,兩個名字便落于紙上。
溫華玉将信帶回給妹妹,看着席間的辣子雞,點頭露出滿意的表情。
溫華玖回房拆開信,隻見上面寫着,“逐明學院”和“尋文學院”,她不由笑了起來,不是什麼難理解的名字但勝在意義好,她決定女學便叫逐明學院,識字堂叫尋文學院。
太子的這份支持,她不知要如何感謝,畢竟他什麼都不缺,她想着以後有機會再回報他。
名字有了,剩下的便是制成牌匾挂起來,溫華玖本想寫信找外祖寫牌匾,但被外祖拒絕了,而說她可以自己寫。
“玖兒你跟在我身邊學習多年,我對你的字非常了解,你有自己的風骨,何不展示出來,何苦來尋這我老頭子。”外祖當時是這樣說倒,無奈,既然外祖不覺得這樣輕狂,那她也沒什麼好推脫的,溫華玖對自己的字還是很滿意。
不過半月牌匾便做好了,此時的謝晉玉早在學院教了好幾日書,今日她本沒有課聽聞溫華玖要來挂牌匾,特意來到學院前等她。
獨屬安定候府的馬車停下後,便見溫華玖下來,她身後還跟着一位同齡的姑娘,手腳麻利看起來不像小姐,但也不是丫鬟,謝晉玉疑惑,她上前去打招呼。
“謝姐姐還得多謝你來給我捧場呢。”溫華玖笑着走來。
說着介紹起她身邊的小姑娘,“這是荀太醫的孫女,荀麗,她醫術高明卻因為是姑娘,隻能在大夫身邊當個醫女,給病患們上上藥,正好我要給女學招女大夫,她祖父便讓她來這,讓她曆練一番。”
荀麗是位活潑的姑娘且有點自來熟,互相認識完立馬便能和謝晉玉說說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