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策略就是滿足客戶的要求,第一筆訂單虧本,但是同時用後續訂單牽制住,下的訂單越多,分攤索賠比例,三票訂單結束,可能公司維持住成本,或許還有有一點盈利。”
Lily肯定道:“對!就是這個道理,放長線。”
“客戶能同意這個方案麼?”
“那就看你談判的策略了。除了這個方法,我想不出既能達到客戶的需求又不讓公司虧本,同時還能維護住與客戶長久、友好的合作。”友好兩個字Lily咬字略重,幾乎是切齒了。
陸晨也感受到了這個發音,兩人不約而同有些心虛。
陸晨腦袋裡再一次過了這個方案,有些猶豫。
Julia思考道:“我覺得可以。你看KASA客戶,那筆訂單我們賠了将近十萬美金,就是按這種方法,客戶在半年的付款安排中才減掉這筆扣款,而事實上,羊毛出在羊身上,索賠的損失,我們早就通過半年的訂單交易挽回了。更關鍵的是,後續客戶銷量好,訂單越來越多,當初第一筆訂單賠付的十萬美金,就當學費了。”
同一碗面,不同的人能吃出不同的味道。
KASA有前車之鑒,公司内部打聽到不少其他供應商都着了第一筆訂單的道,下馬威式的高額索賠,但是壁爐案不同,客戶的行事風格也不同,壁爐是開辟市場之作,如果不在客戶的心理需求之外,客戶有可能會全線砍掉這條産品線。
陸晨打開了客戶網站,一頁頁翻看客戶網站上的暢銷品,尋找突破口和談判靈感。
很快,半個小時過去,會議繼續開始。這次倒是開門見山,客戶那邊表示對于其餘幾點賠付措施沒有異議,但是對于折扣以及貨款支付時間仍舊有異議。客戶那邊抛出他們的心裡目标折扣是20%,如果達不到這個要求,客戶将要全線下架這批次的壁爐同時将所有産品運回國内港口,所有産生的費用将由居安自己承擔。
這是要撕破臉了?!
先禮後兵,兵來了,還帶着利劍。
遁甲在哪?
客戶小組成員循序漸進,為首的國際貿易部主管Rita說道:“不要急,我們可以給你點時間自行讨論,然後回複我們YES OR NO.”
“欺人太甚!”壁爐部一位年輕的業務員憤憤不平。
财務總監經過快速分析說道:“談不攏全部退回來,我們需要返工再打折出售這批壁爐,能夠收回成本的45%到55%。如果給與20%的折扣,再承擔一系列的海運,人工,倉儲等成本,我們能夠收回成本的50%到55%。”
采購經理則問道:“需不需要我這邊先暫停采購對接澳标壁爐芯,我們幾乎是比市場上加價20%讓供應商趕貨,用不到的話及時止損。”
Lily則補充:“退回來的話,澳洲這個市場就更難打開了。一個新品進入一個國家,帶頭銷售的人和地點還有價錢都很重要,它幾乎是定下了這個産品基調,是高端家具還是中端家具,是面向中上層還是下沉市場,它可以決定你這個産品在這個國家可以走多遠。從我們分析來看,客戶作為這批産品的帶頭羊,風格和定位對應我們的産品都再合适不過。”
Julia進退兩難,分析道:“可是20%也太便宜客戶了,雖然我們有錯在先,我們要一直在下位麼?”Julia繼續查看與會人員的頭像,盛霖始終沒有進入會議室。
會議室内每個人都望着陸晨,在等陸晨的一個決定,同意,或者不同意。
片刻,陸晨擡起頭,對着筆記本說道:“Sorry, we could not agree offer 20%discount for this order.” (對不起,我們不能同意這批訂單給與20%折扣)
客戶那邊倒像是沒有出乎意料,輕松地問道:“So you think is there any room for our keep this meeting ?” (所以你認為我們還有必要繼續這次會議麼?)
“YES.” 陸晨鎮定回複。
所有人不管是會議室内的居安各個高層,或者是視頻内的每位老外,全都傳來疑惑不解的目光。
陸晨接着用英語說道:“對于這批訂單我司堅持要求隻給予8%的折扣,但是我司可以承諾給你其他條件,這份條件從長遠來看,日後完全可以覆蓋這裡12%折扣比例的差額,甚至你們可以獲利更多。”
客戶來了興趣,說了句, “Go ahead. Please.” (請繼續講)
Lily雖然不解,但是沒有出聲。
Julia則有點沉不住氣,悄悄地拉了拉陸晨的衣角,戰戰兢兢說道:“慎重啊,陸晨,你該不會真的要把廠房給賣了吧。”
财務總監終歸有些不信任,尤其是他參與了整場談判,知道前進與後退都不容易,他略微擔憂地發言,“陸經理,談判失敗是工作結果的一部分,盡力,盡全力就好。但是作為項目負責人,如果你開錯了條件,客戶的利潤是長遠了,公司呢?公司造成的損失誰來負責?談判桌上,請務必一而再,再而三的深思,還有熟慮。不要隻看到眼前一步,要往後想到第二步,第三步。”
采購經理看着氣氛這麼緊張,緩解道:“陸經理,你的決定是什麼,要不要我們先同客戶那邊休會,我們自行商讨,下午再繼續開會。”
不,就是現在,一鼓作氣。
陸晨盯着屏幕緩緩開了口,堅定,明媚,帶着一股絕不回頭的勇氣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