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瓶邪九尾環 > 第92章 第 92 章

第92章 第 9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92.

王盟交給我的資料并不多,但是足夠讓我跌破眼鏡。

他交給我的并不是一般的打印文件,而是手寫的,确切地說是用毛筆寫的,字體端正工整,行文與格式都是舊制的,一看就是解放前的文件。這種東西竟然也被王盟弄到手了,但是我翻到最後一頁以後挑了挑眉,心裡總算平複了一點,果然這種東西不是王盟能弄到的。

在這份文件的最後有着南洋檔案館的字樣,謄寫人是張海峽。關于張海峽這個人我不是很清楚,但是與張海峽的朋友我倒是比較熟悉,這份文件也許是通過那個人到我的面前也說不定。我按捺下想要去找王盟問清楚的沖動,開始認認真真的看這份文件。

這是說在南洋檔案館剛建館的時候,一個來自河北的老大爺口述的這件事情。他們那時候接濟了一下這位大爺,在閑談中,大爺說起來在内地很有名的那麼一個組織,那個組織叫清茶門。

說清茶門,我是沒有什麼印象,但是後面一句卻讓我的注意力整個集中起來,清茶門的前身是聞香教。在這份文件中,關于聞香教的内容也隻有這一句“以香立教,從者衆。”我隻知道在明末的時候,聞香教與白蓮教被明朝一鍋端了,沒想到聞香教居然還有後續。

那位大爺不但是清茶門的門人,竟然還是王姓門人,從聞香教開始,王氏族人一直掌握着教中大權,其先祖王森創立聞香教後,随同白蓮教教主在明末組織起義,其子孫召集餘下教徒改為清茶門,代代傳習直至嘉慶年間被定邪教,逮捕王氏族人為首的傳教者,其中七人被淩遲,其他衆人斬監及流為奴充軍者無數。自此之後他們輾轉發展到福建廣東一帶,現在仍存于世,某幾個支派至今依舊十分活躍。

大爺還說了一些關于聞香教的秘聞,比如教内徒弟稱師父為爺,稱師父之子為少爺,教徒不僅見了師父要磕頭,就連見了王姓小孩也要磕頭給錢的,給錢稱“朝上”。在每年的正月、十二月還要送錢。大爺這一脈是王氏的旁支,雖然地位不及本家王氏尊貴,但是光憑自己的姓氏,在教徒中也是受到尊崇的。

在文件中,關于聞香教的真正起源竟然也記叙了下來。原來創教人并不真正姓王,此人原本姓石,因為托庇于一位王姓貴人,遂冒姓王。教主王森對本教的師承諱莫如深,意在神話此教,但據大爺所說,原來在聞香教之前,卻是真的有拜狐的傳統。

在江蘇一帶的一個小村子裡,就有這樣一個傳說,傳說村中一富戶有一獨子姓王,此子偶然外出被一女子所救,此女後嫁入此戶,誕下一女後亡故。王員外對此獨女愛若珍寶,不但在妻子過世以後不複再娶,而且悉心培養女兒,在女兒十三歲之時竟然托人送女入宮。

王氏入宮之後獨得宋皇喜愛,隻因出身低微故止步妃嫔,後宮内遭逢變故,宋皇特赦其回鄉,回鄉後僅一年此女郁郁而終。宋皇聞愛妃病故,特賜厚葬,自此後在當地将此女供奉,女信徒衆,祈其貌美嫁的如意郎君。此後百年,此女在當地竟有了大批信徒,這個機會被石姓商戶發現,冒認王姓,假托妖狐贈香、以香立教的傳說,融合羅祖教教義,聞香教就這樣橫空出世了。

我被這位石姓商人的這一手操作吓呆了,就這!從一小地方的小商賈發展成到最後幾乎推翻整個大明帝國的人,他所建立的聞香教如同皇室傳承一般綿延了兩個朝代,甚至至今仍然存在。

果然古代有神人!

看完這位大爺口述的先祖發家史,我開始有點想要自我反省的意思,怎麼我不能做出什麼成就來呢,一天到晚的因為一些花言巧語就沾沾自喜。轉念又一想,怎麼一份文件一看,我就開始檢讨人生起來了。

這份大爺口述的發家史其中疑點衆多,當然了一些傳說中的轶事,尤其是年代如此長遠,并且在一個靠騙立教的邪教裡,這種發家史确實不能當真。接下來的一些記叙有些混亂,看的出來,張海峽應該已經經過修改,所以最後出現在我手上的這份是謄抄手稿。

王森創教以後收了一名弟子,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徐鴻儒。在許多傳說中,徐鴻儒包括他的一衆弟子,都被認定是确實有妖術的,甚至還說有一本妖書。在《聊齋》的第六卷中就有許多關于白蓮教的故事。其中一篇開首便寫到“白蓮教盜首徐鴻儒,得左道之書,能役鬼神。”光是這一句就十分驚悚。後面又記叙道“小試之,觀者盡駭,走門下者如骛。”

這裡沒有說徐鴻儒得書的原因,但是從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他在傳說中被妖化的厲害,而門徒衆多,在我看來,這本“左道之書”不管來曆有多少種說法,但是我對其中一種“師贈之”的說法比較信服。

因為這位大爺的口述中,他說徐鴻儒之書由王家先祖所贈,而先祖所得财物皆出自王氏妃嫔之墓。墓中少金銀而多金石丹藥,各種奇書,先祖得之,苦讀十年知曉皮毛。

我看了這個說法就有點像窮小子得武功秘籍的橋段了,但是聞香教确實是從一開始就以販藥為生,以藥為引,氣功引導來修煉自身,這就是内丹術。這種一看就是邪術的東西,居然這麼多信徒相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