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秦時明月:子之心防[張良同人] > 第87章 精妙之策

第87章 精妙之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非是我膽大妄言,扶蘇隻是沒有明說,但話裡話外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他知道問題所在,奈何或是己方力量有限,或是敵對勢力強大,因而在政策實施過程中為人掣肘,這的确是十分普遍的問題。

所以我才敢如此直言。

漆亮澄澈的雙眸間透着一絲疑慮轉瞬即逝,取而代之一股淩利感,漆黑瞳孔微收如鷹隼般直視着我。

就在盯得我有些發虛,開始有點自我懷疑之時,他肅然道,“儲君、皇儲,諸如此類之事,休要再言。”

呃~這确實是個敏感話題。

但我總不能讓他給嬴政谏言廢郡縣立分封吧?何況,萬一接下來我說的話讓他覺得很有道理直接轉告給嬴政怎麼辦……

嗐!怪我不懂說話的藝術,上次提起這事還被兇過,我怎麼就不長記性。

心中雖是明了,嘴上卻不願服氣,因而隻是撇了撇嘴不置可否未作應答。

屋裡一陣靜默。

扶蘇許是覺氣氛肅然了些,徐徐轉揚笑意些許,“分封是禍亂之始,這點朝堂早有共識。”

“确如公子所言。”

我微微颔首,眼見着有台階下了,另起話端,“敢問公子,大秦立國有許多年頭了?”

扶蘇垂眸思忖須臾,“周天子分封諸侯起,至今已有五百五十餘年,而始皇陛下統一六國不過數載爾。”

“如此,依公子所見,秦從何時起方才算是一個全新的國家。”我略賣關子側頭淺笑道。

扶蘇一時間分析不出我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索性十分配合我,“當然是始皇陛下一統天下之時。”

“若以此維度,公子所言無差。”

扶蘇眉宇舒展,唇角微揚,一雙朗若星辰的眼含笑靜待我的下文。

我傾了傾身,略感赧然,“渌便直抒愚見——”

“自孝公變法伊始,大秦氣象更新,曆經惠文、昭襄二王,國力已非東方六國可匹敵。”

扶蘇眉宇輕颦細細思慮半晌,“你是說,應從商君變法之時起算?”

“正是!秦一掃六國,天下并入大秦,此堪比開天辟地之大事也。”

“然則,當摒舊制舉新政以适時事。”

扶蘇側頭哂笑,不以為然,“廢分封,立郡縣,車同軌,書同文,此非新政?”

“此新政非彼新政!”我不假思索否定道。

“短短數十載,秦一統天下,如虎食鲸吞般将六國并入大秦,本應順時而變,制定新國策以相應。”

“可大秦卻簡單粗暴,一刀切地将已不能順應時事變化的秦法推及六國。”

扶蘇反問道,“孝公變法後秦方有起色,此後一百五十餘年秦國國力更是蒸蒸日上,終滅六國,此皆秦法之功,何言不可順應時事?”

他這一問又将我思路給打斷了。

“商君變法的兩大重要方面:農業與戰争。”

“農戰結合,閑時務農、戰時争功,大秦舉國俨然被打造為一部精密的戰争機器。”

扶蘇補充道,“《商君書》曰,‘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

“此一時彼一時,六國皆已覆滅,敢問公子,秦欲戰往何處?”

“北拒匈奴,南征百越。”

我岔了一口氣微眯了眯眼笑看着扶蘇,後者卻是帶着些許審視意味笑看着我。

我倒不信這是扶蘇所認可的想法,回想了方才的對話,似乎半天都沒聊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扶蘇八成是故意站在我的對立面激我。

而此時已離我們當初讨論的分封主題相去甚遠。

索性敞開了說。

“自東周以來即為大争之世,各國紛紛變法擺脫舊制以救國圖存,秦本為西隅邊陲小國,至獻公時期仍受他國欺淩難收失地,終于孝公時期迎來商君變法由弱變強,何也?”

不待扶蘇回應,我兀自答道,“蓋因秦獨有的軍功制度。”

他微笑以應,好整以暇靜待我言。

淺舒一口氣,“秦軍功爵位共有二十級,總兵力卻逾百萬。爵位易封,與其匹配的饷錢奉祿土地糧食布匹卻為有限。敢問公子,獎勵何來?”

暴秦豈能浪得虛名,商君實乃天才。物質獎勵有限,那就設定嚴刑峻法制造刑徒,而後讓他們上戰場戴罪立功,搞不好還能加官進爵,兩相消抵豈不美哉?

先讓你跌落深淵谷底再給個機會讓你能一飛沖天。這誰能不拼命,我直呼商鞅實乃神人也!

扶蘇聽罷微斂了斂眸,卻也不作應答。

想必他也明白我想說什麼,索性也不說穿了而是另起話鋒。

“而今秦吞并六國欲推及秦制,卻已不合時宜。”先下個結論,再陳述論點。

“其一,秦法誕生背景為數百年之紛争,現天下大定,百姓亟待休養生息。”

“其二,七國内部尚且諸多矛盾,今秦吞并六國,乃将六國矛盾并入大秦之同時又另生隐患。”

“其三,帝國之患,外有邊疆異族肆虐,尚為體膚之疾,而帝國内部矛盾重重卻乃心腹之患。孰主孰次,請公子明鑒。”

扶蘇微微颔首側頭,似有所示意。

“渌的家鄉有句俗話,‘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内部攻破。’今秦一掃六合,舉世無雙,還有誰能對秦造成威脅呢?”

“所以,始皇陛下派相國李斯、隐密衛和王離将軍前去鎮壓這些叛逆份子。”

“大禹治水亦知,堵不如疏。試問公子,陛下此舉有将六國民衆看作秦人否?”

如果帝國這幫人真的将六國民衆看成是秦人,又會如何待他們?

扶蘇淡然哂笑,“然則,六國民衆将自己看作秦人否?”

果然隻有魔法能打敗魔法,扶蘇思路這般明晰對起線來還不被帶偏,倒挺适合跟公孫玲珑辯上一辯。

“這便是渌所想表達的關鍵所在。秦在短短十年間吞并六國,大小百餘場戰争讓六國民衆對秦充滿敵意,甚至六國彼此間亦滿是龃龉。秦人也好,六國人也好,誰都無法在短時間内接納這種身份的轉變。”

“百姓要的是休養生息安居樂業,減輕徭役賦稅即可,何需廢郡縣而立分封?”

我抿唇笑了笑,扶蘇說得的确不錯,這個立分封的理由确實不夠充分。

“誠如公子所言,渌便鬥膽直抒愚見。”稍頓了頓,扶蘇微斂了斂眸,如星朗目含了幾分意趣。

我沉吟半晌略作思忖擡眸道——

“方才問公子秦何時起方才算一個全新的國家,目的正在于此。當年商君變法,對内動員百姓,集中資源;對外發動戰争掠奪人口、土地、财富,而後繼續擴軍對外發動戰争,周而複始。”

“在此過程中,軍功集團通過戰争獲得巨大收益,形成既得利益集團,反過來繼續狂熱地推動國家對外戰争。百姓雖被迫動員卷入戰争,卻也可通過戰争劫掠獲得收益,因此内部矛盾因轉嫁而得以平息。”

“可當秦國一統天下,六國不複存在,秦何去何從?”不待扶蘇開口我兀自道,“北伐匈奴南征百越,雖聲勢浩大卻收效甚微,恐怕公子并不認同。”

扶蘇眸間亮了亮,想來是有所認同,隻是不知他是認同我的觀點還是認同我們後面的猜測。

“對外戰争無法達到預期,戰争既得利益集團嗷嗷待哺;百姓沒有了戰争紅利卻還要承受着高強度的徭役賦稅。正所謂積重難返,長此以往如之奈何?”

“先生之見不無道理。我此次東行正為此而來。盜取千機密語的叛逆份子業已伏法,然欲謀反的六國舊勳貴勢力遍布各地,他們便是帝國新的目标。”話音将落他朗若星辰般的雙眸蓦地陰鸷了起來。

聞言我心下跳了跳,他指的可不正是主角團隊以及他的親友團們。略心虛了一瞬心間一陣無語。一方面是對自己的心虛感到無語,另方面是對扶蘇無語,當然,這兩種無語之間是有因果聯系的。

“此舉看似能延緩利益集團之矛盾,但深入分析,恐怕得不償失。”所以我有理由懷疑扶蘇方才是在試探我,至于是試探我哪方面就不得而知了。随後又覺着自己是不是在兩個月的某人高壓下有些神經過敏。

扶蘇聞言而笑,“我自知曉此舉治标不治本。但這不足以成為分封的理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