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秦時明月:子之心防[張良同人] > 第87章 精妙之策

第87章 精妙之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公子所言無差,固然可以先使秦之戰功得利集團将六國舊勳貴反秦勢力鏟除,而後分封天下解決内部矛盾以□□,可此時也正是秦既得利益集團戰功赫赫之頂峰,恐怕再難尋到可與之相制衡的力量。”

扶蘇聽罷垂眸細細思忖半晌倏地擡眼,“以子清之見,非分封不能解決?”

呃~曆史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如若有平行世界的話,在那個世界也許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而客觀存在決定主觀意識,曆史便是靠分封與郡縣并存逐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那麼在我的既定觀念裡,确實隻有分封才能解決問題。

“你所言之,分封确能解決當下許多問題。然則,分封禍亂之始,百年之後豈非再走周朝老路?”

我揚唇而笑,看來扶蘇并沒有像他父皇那樣對分封全然否定,而是客觀看待它的積極面和負作用面。這是個很不錯的開始。

而我當然也會考慮到他的考慮。

“公子英明。”我微側頭淺笑颔首。

許是見我眉目間滿含自信,扶蘇垂眸稍理了理蔽膝,而後擡頭向我好整以暇,自是在等我的下文了。

“據渌所知,大秦将天下劃為三十六郡。而其劃分多是依據山川地理阻隔,是這樣嗎?”

扶蘇側眸思忖須臾而後補充道,“如此說來卻也無錯。”

“渌有一個思路。”

他輕抿了口茶水,莞爾一笑,靜待我言。

“一言以蔽之:山川形便,犬牙交錯。”

山川形便,就是根據山川的分布、河流的走勢劃分行政區域界限,盡量避免同一個行政區域内有較大山川河流阻隔,方便行政管理和居民交流。

犬牙交錯,則是故意違反山川形便的原則,将屬于同一地理的區域放在兩個行政區,或者将山川河流阻隔的兩個區域放在同一個行政區,目的是為了加強對這些區域的統治,避免地方憑借山川河流阻隔形成地方割據。

此乃古代行政區域劃分所秉承的兩大原則,而從秦到唐,犬牙交錯卻一直處于從屬地位。如果沒有安史之亂的慘痛教訓,估計後世統治者還是會以山川形便來作為劃分政區邊界的主要原則。

例如,元朝故意将屬于蜀地的漢中歸陝西行省管轄,明朝故意将黃河以南的東明縣歸河北管轄,而将黃河以北的新鄉等地歸河南省管轄。

這個原則,一直延用至今。

“秦何以一國之力攻下山東六國?蓋因函谷關在手。秦于平原據險而守,退可抵山東六國,進可随時東出。”

扶蘇頓了頓忽而眼眸一亮似是悟了過來。

“巴蜀山川形勝優越,進可攻退可守。司馬錯将軍何以南取巴蜀?”見狀我再舉一例意圖加強說服力。

“先生之意,若采納分封,可以犬牙交錯為主要原則使各諸侯國互相牽制,可避免一方強國出現威脅中央?”

我撇了撇眸不置可否,笃定而言,“此等原則有利自有弊。”

本欲稍作停頓再說說這個弊端,哪知扶蘇擡手示意打斷了我,而後喚來了侍者。分咐了來人取過地圖後便回過頭來示意我繼續。

因而沒細想這個地圖的問題。

其實這個弊端于大秦這種集權王朝來說,算不得什麼大問題。更甚者,秦統治者可巴不得如此。

但我得闡明。

“犬牙交錯雖可很好地解決地方割據問題,但對商業經貿發展極為不利。”

而大秦本就重本輕末,可不是巴不得麼。

扶蘇正欲開口,門外傳來扣門聲。侍者應聲而入,在扶蘇的示意下将地圖訂在了榻側的木質闆上。

看着圖軸展開,我忽覺頭大。

我所知道的現實案例中,隻對漢中之于四川和陝西有稍細緻的了解,其餘的都隻算知道有這麼個地名。

四川乃天府之國,物産豐饒,是中國最最最重要的戰略備份區。回顧一下中國朝代更替史便可發現,四川基本都是最後統一的區域。這側面表明,假設我方處于劣勢情況,西南将是最後的根據地。

劉備以此為基以圖天下;蔣光頭遷都重慶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既是易守難攻,反過來說在和平年代若是想獨立……

而漢中是四川的咽喉,掐住漢中,四川就無法蹦哒了。

但這個例子不僅前面提過,且需要後世反複驗證才更有說服力。其他的現實例子也有,但……我了解并不細緻。

扶蘇目光着落于挂起的地圖細細盯了半晌,而後側頭向我,“雖不失為一個明智之法,但恐仍舊無法徹底解決分封之疾。”

心下松了口氣,心想扶蘇公子還真配合,這正是我下一個想引入的話題。

他若讓我再舉幾個犬牙交錯的例子隻怕我又得當場尴尬了。

側頭揚眉一笑,“渌既敢向公子提議分封,胸中自有萬全之策。”

扶蘇眸光清亮一瞬,挑眉示意。

“渌所提之分封不過緩兵之策,以解決當下矛盾,最終仍要走向郡縣制。待矛盾緩和,分封便要走下曆史舞台。”

聽罷,他側眸凝眉思忖須臾,“如此大費周章,豈不再起兵刃?”

曆代君主若想削藩,确會遇到或大或小的阻礙,弄不好許會危及到統治。但……哪有變法不犧牲,哪有革命不流血?

隻能盡力代價最小化罷了。

我接下來所提,在曆史上被稱為無解的陽謀。雖說多少有些被神化,可若在适合的時機操作,确能達到兵不血刃的效果。

我垂眸抿唇捋了捋思路,“自武王伐纣始封天下起,便奉行嫡長子繼承制,而幼子尤其妾室所生則似乎天然低份位一樣,沒有繼承權。”

“公子以為,此事合理乎?”

扶蘇蹙了蹙眉,“嫡長子繼承乃合乎天道,若廢長而立幼,豈非自取禍亂?”

呃……

我好像忘了,扶蘇自己就是嫡長子哇- -

但是方才誰還說過這是敏感話題的呢?囧

不過我倒是相信扶蘇說這話并非出于私心。

挑了挑眉诘問道,“誰說要廢長立幼了,那豈不仍是偏心之舉?”

扶蘇有些不解,“那子清的意思是?”

“平——分!”

漆亮雙眸間滿是驚詫。

“都是王的兒子,那憑…什麼,厚此薄彼啊?”

忽而間覺得,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在說什麼離經叛道禮崩樂壞不合時宜的話呀。可主父偃的原文表述我哪裡還能記得,因而隻能說出這般小兒過家家的的話來。

“你想清楚,你在說什麼。”聲色突然嚴正起來。

這……我可沒有針對你啊……

真是尴尬。

本欲開口否認,又覺這般說法無甚說服力。索性直抒此法的可操作性。

“公子不妨想想,如若此做,支持者會是誰,反對者又會是誰?”

“除公侯嫡子外,皆為支持……”扶蘇不假思索道,然話音未落,似是想到什麼。

劍眉輕挑,漆眸清亮,“如此,諸侯公國豈不自亂?”

“将中央與地方的政治矛盾轉化為家族成員間的内部矛盾,公子以為如何?”我抿唇笑道。

“妙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