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秦時明月:子之心防[張良同人] > 第28章 買椟還珠

第28章 買椟還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呃…這個嘛……”此刻隻覺得腦袋裡一團亂麻,完全找不出“1800年”和“失傳”之間有什麼可以關聯。

找不出關聯,我還怎麼編?編不出,我還怎麼圓啊摔!

圓不了的話……我要當場脫馬甲嗎?OAQ

說我來自未來,張良隻會覺得我在诓他吧呵呵呵,這和撒謊好像沒什麼區别。

但問題是,我現在找不到更圓滿的謊言啊!

手臂上的竹簡已摞得老高,遮去了我的大半張臉,從他的方向看過來,我大概隻露出一雙眼。

越過竹簡,能看到張良唇畔笑意淺淺,眸帶興味地看着我。那不懷好意的眼神仿佛在說:看你怎麼編。

在他那雙狐狸眼的注視之下,腦袋更加亂了,完全思考不能!

就在我不知所措之時,狐狸卻挪開了那興味的眼神,轉身向一旁走去。

但我知道他那不是放過我了,那是好整以暇地等着我解釋!

垂着腦袋跟在他後面,脫離了三大王的狐視眈眈,腦袋終于重啟,開始正常運行。

1800年,失傳?從此刻往後數是不可能,且頗為牽強;往前數,倒不是不可以,但為什麼一定是1800?一定得賦予1800這個數字一些特殊的意義,不然就太假了,别說騙不過狐狸,就連自己都騙不過。

往前1800、曆朝曆代?忽覺腦袋靈光一閃!

等等,我先算算,看能湊個多少。

從秦開始往前推,周朝800年左右,商朝550年左右,夏朝450年左右。哎呀我的媽!

正好給我湊上了1800年!這也太巧了不是?

啊哈哈哈簡直絕處逢生,天助我也!

“啊~我想起來了!”我語調頗高,一副終于回想起了什麼的模樣。

嗯!一定是要表現出我是忘記了方才在樓下看到那麼多典籍時心中所想,而不是苦思冥想終于編出了诓騙他的謊言!

“弟子剛剛在樓下,看到這麼多曆朝曆代的珍貴典籍,心中感慨,夏、商、周三朝統共1800餘年,每次改朝換代都是曆經紛争戰亂,真不知道有多少典籍失傳……”

嗷~還真給我圓上了!狐狸你還有什麼話說?昂?

張良停下了腳步,轉身看向我,依然是興味的眼神,一副要将我看穿的樣子!

張良先生也真是,也沒有這樣直勾勾地看着人家的嘛!!!——心中惡狠狠地引用了公孫玲珑的台詞。

讪讪地笑了笑,“啊~但是三師公你看,還是有這麼多保存了下來不是?這其中儒家一定大有功勞……”

面對狐狸探究的眼神,我邊拍着馬屁轉移話題,邊緩緩地,裝作不留痕迹地将手臂擡高,脖子慢慢往下縮,直到整個腦袋完全躲到竹簡之後。

沒辦法!誰讓狐狸的眼神那麼地有穿透力呢!雖然我自覺不僅圓上了,還圓得很圓滿,但畢竟是在撒謊,加之在謀聖大人的狐視眈眈下,焉能不虛?

而後聽到張良的腳步聲緩緩及近…喂喂喂!我自認我這編得可是滴水不漏,你這是要過來幹嘛?

直到眼前昏暗的光線變得更加暗淡,且周身籠罩着狐狸特有的氣息,我才确定,張良已經在我跟前站定。

躲在竹簡後的我,試探性地擡了擡眼。此刻發現,由于縱向的身高差較大,橫向的距離差較小,而手上的這堆竹簡隻能遮擋住水平方向的視線,所以張良居高臨下的眼神早就越過竹簡,将躲在後面的我看了個清清楚楚。

此刻隻覺得自己像隻将頭埋進沙土裡的鴕鳥!

而張良卻是莞爾一笑,接着便向前傾身,我登時有些愣,一時摸不清他想要做什麼,隻好瞪大眼睛看着他,眼見張良越靠越近,倒映在那雙曠藍幽眸裡的自己,越放越大,一時間雙手頹然,呼吸凝滞,隻得本能地向後傾身。

就在我險些快要撐不住,欲擡步後退之時,張良卻停住了,那張放大的隽秀的面容,就在眼前定格。

我感覺時間仿佛停滞,周圍的一切都陷入了靜止!當然,如果手上的竹簡沒有因為雙手的頹然而傾斜下落的話。

張良迅速地擡手扶住了那卷竹簡,而後伸手從我手中取走了一半,整個動作快而敏捷,如行雲流水。

也許是因為雙臂上的重力陡然變輕,我感覺整個人輕松了不少。

他取了一半的竹簡便轉身繼續朝前走。

我站在原地,調整了呼吸,趕忙跟在他後面。心下腹诽道:我的天!你來幫我拿一下東西而已,至于靠得那麼那麼近麼?

腦子裡亂亂的,隻是木讷地跟在張良後面。

“所以,子清有什麼辦法,能讓這些珍貴典籍得到更好的保護?”

嗷?不僅沒追問上一個問題,還好心地幫我拿東西,現在更是在賢莊事務上詢問我的建議?看來“1800年失傳”,是已經翻篇了?

這也太簡單了吧?

不過說來,從辯合之後,這狐狸的一系列操作便已說明,他對我…我不敢說完全信任,但現在,信任面肯定大比重超過質疑面。

那他幹嘛一直刨坑給我跳!!!

嗯~可能這就是狐狸本能,就像蜘蛛喜歡撒網,老鼠喜歡打洞,這狐狸,就是喜歡刨坑。

這麼想着,我就原諒他吧,畢竟物種本能不是?

聽了他的問題,我調整了下懷抱竹簡的姿勢,而後略作思忖,“這…那三師公,是傾向于保護藏書閣本身呢?還是保護藏書閣中的典籍?”

心下分析着,保護好這些典籍,一方面,肯定是要保護好藏書閣,另一方面,以防萬一,還要将典籍做備份。所謂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而張良聽罷我的問題,卻是側過頭來,悠然地問道:“子清可有聽過‘買椟還珠’的故事?”

問完之後,便又繼續向前走,我愣了愣神,随即擡步跟在他身後,怎麼扯到“買椟還珠”了?

……

死狐狸臭狐狸!又罵我,還是帶着韓非的地圖炮罵人!

“買椟還珠”講的是,一個楚國人,買了一顆珍珠,而這顆珍珠是以華美的木匣子包裝的,于是他将盒子買下,退還了珍珠。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