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秦時明月:子之心防[張良同人] > 第27章 狐式陷阱

第27章 狐式陷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二師公在這裡待了許久,可是在琢磨,如何幫荀師叔破解這棋局?”故意說得輕松俏皮,說完朝顔路使了使眼色。

果不其然,荀夫子這才緩緩轉頭看向畫屏處。

顔路疊手揖禮,“師叔。”

“你還在?”聽這語氣,似有些不奈。

顔路:“是的。”荀夫子的态度令顔路皺了皺眉。我估計他此刻心裡正在想,子房啊子房,你可真是會給師兄出難題!

不待荀夫子毫不客氣地回絕,我又幫腔道,“二師公你快幫幫師叔公吧,他從昨日起便琢磨這局棋,茶飯不思的。”

“多嘴!”荀夫子倒是不怼顔路了,轉而怼我了!

顔路淡笑,“師叔,東五、南十二。”說罷便施禮拜别,準備離開。

研究了兩天的棋局此刻終于找到了答案,荀夫子此時大概是豁然開朗,接着心中便會好奇。

我已經腦補到狐狸是如何跟二師公籌劃算計的——

狐狸:“師叔琢磨了許久,此刻終于得到了答案,那麼他肯定會好奇,究竟是誰解開了這個謎題。”他眉宇間肯定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

就像他教子明的時候:“師叔既好面子,又在意輸赢,猶豫再三後,一定會選擇猜單雙的方式。”

果然,荀夫子在顔路轉身後,便将他喊住,心中雖是好奇,但嘴上卻是很傲嬌,“你在搞什麼鬼?”

接下來終于出口問道,“這一招是你想出來的?”

可他不知,在他問出這句話之時,便已中了狐狸良的圈套。

心下暗歎口氣,果然,狐狸刨的坑,沒人能躲過。

就這樣一來二去,顔路,準确來說,是張良,先給荀夫子戴上一頂高帽子——除了師叔您,沒人能“挽回”小聖賢莊的顔面。荀夫子一來好勝心強,二來也是騎虎難下,便會欣然應約,于是師侄二人便約定好,明日請那名“天才少年”前來切磋。

這個時候,還不能提若是輸了需要為對方做一件事。荀夫子好面子,這麼說鐵定會令他打退堂鼓。

隻待子明已至竹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時。再将子明的“棋規”說出來,如此,便會令荀夫子騎虎難下。

顔路離去後,荀夫子便起身回寝屋準備午休,看來這老頭,昨夜也沒能睡個好覺。

狐狸你看看你,給人老頭折騰成啥樣了!

邊笑着,邊從袖口中掏出那枚方孔銅闆,鑲入了我所在的窗棂上方的格子中。

已是萬事俱備,隻待狐狸出場了。

【藏書閣】

當我來到藏書閣側門之時,發現門上的鎖已被打開,門虛掩着,我左右望了望,發現周圍也不見張良的蹤影。想來許是等得有些久,所以幹脆自己先進去了。

我站在樓腳下擡頭仰望,若一層檐便為一樓,那麼藏書樓一共有六層樓那麼高。如此高的高度,賢莊中其他的建築無法企及,因而,在一衆樓中,它顯得有些鶴立雞群。

我輕手輕腳地推開虛掩的門,探頭向裡張望,雖早知藏書閣内收藏了大量典籍,但當閣間的一切映入眼簾之時,猶不得不瞠目。我擡步跨進閣内,小心翼翼地掩上了門,而後環繞着整座樓閣參觀了起來。

樓閣大體呈方形,而盛書的書架則分為裡外兩層,外層書架依牆而建,除去正門所在的牆壁,其餘三面均建成書架。

内層書架則從地面直立而起,裡側建有四層樓廊,樓廊從書架裡側一直環繞至外側。環接處,設有階梯,方便上下取放書籍。而外側樓廊,則與外層書架以廊橋相連,一方面可以給予内層書架支撐,另一方面也方便人在裡外書架間來往穿梭,以節省時間。

在内層書架的裡側,設有一座台,台上擺放着一張案幾,上面置有筆墨,和幾卷竹簡,台下兩側亦各置有案幾,想必是用以抄寫書籍所用。

若從空中俯瞰,可見外層書架環抱内層書架,而内層書架環抱着三張案幾。

由于竹簡本身易燃易潮易腐蝕的性質,既不可以暴曬,又時常需要見光通風,因此閣樓的頂部以及四面開有用以透風透陽的大窗戶。

而此時正當正午,避免烈日暴曬,閣樓内的窗簾緊閉,以至于閣樓内光線有些昏暗。

繞着閣樓轉了一圈我才發現,怎麼不見張良的蹤影?

索性自己先看看這些曆朝曆代的先賢典籍。于是,就像在書店漫無目的地翻閱一樣,随手拿起什麼是什麼,倒不是因為沒有分類名牌,其實每間格子旁都标注了這塊格子中所放書籍為何,隻是全部以小篆書寫,我隻能看個大概。

而書中的内容,更不用說了,全都已小篆撰寫而成。說好的以六國文字書寫的呢?

想起現世裡看過的關于戰國時期的曆史,其中有介紹過六國的文字,發現除了秦小篆和現今的漢字稍稍有些相似之外,其餘的都相去甚遠。不免好奇,六國文字都長什麼樣呢!

就在我漫無目的地翻閱時,一個分類名牌上,以小篆刻着的三個字,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一時不敢确定,便上下瞟了一眼,發現和它并列的,還有兩塊分類名牌,它們的後兩個字是一模一樣的。

我這才敢确定,這塊名牌上刻着的三個字正是——

齊論語!

我一時難掩興奮和震驚,急切地從那堆竹簡中翻找。

《齊論語》是西漢時期的三個論語版本之一,在漢末魏晉時期便已失傳,卻在2017年,在針對西漢海昏侯墓進行考古活動時,發掘出這已經失傳1800多年的論語版本。

一陣急切地翻找,終于讓我找出了失傳的《知道》和《問王》兩篇,一時間,興奮得難以自持。

“天啊……這就是…深埋于地底,失傳1800多年的《齊論語》”我不僅驚歎出聲!

雖然我極力辨認,但由于小篆實在太渣并沒能讀懂出任何内容,可光是“失傳1800年”這樣的字眼,就足以讓認人興奮不已不是麼?

“子清這是找到了什麼有價值的寶貝?”偌大的樓閣中,突然蹦出一道熟悉的聲音,将我從興奮的情緒中拉回,我尋聲望去,卻見張良站在書架最頂端的樓廊處,居高臨下地看着我。

我忙将手上的竹簡放回原處,雙手擡高,低頭施禮道,“三…三師公!”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