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秦時明月:子之心防[張良同人] > 第7章 數學老師

第7章 數學老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所以,這幾支“筷子”,就是算籌咯!難怪這謀聖大人如此會算。

待我神遊完,才發覺好幾雙眼睛都在盯着我。剛才張良說什麼來着,我父親是商賈人家,他怎麼知道的?

不對,現在的重點是,他問我怎麼會不懂算籌。開什麼玩笑,我們都是用計算器的,連比這算籌先進的算盤咱都不用。

不會是不會,不會算籌,不代表我不會解題啊。不會算籌已經很奇葩了,若還不會算數,隻怕更奇怪了。

“三師公,弟子…可以用别的方法解題麼?”

“當然可以。”張良微微颔首。

無視四周探究的眼神,我閉上眼睛,靜靜思考。

姥姥1天織50尺,單日工作量還是50尺。媽媽2天織50尺,單日工作量是50/2尺。妞妞3天織50尺,單日工作量是50/3尺。

提筆将單人單日工作量記錄下來。但提筆之際,想起這個時代,似乎還沒有加減乘除的符号,小數似乎也是用分數表示的。于是,隻用小篆數字記錄了關鍵信息。

然後,繼續凝神心算:

3人接到的工作是共同完成50尺布,也就是說,總工作量是50尺。用50尺除以3個人的日工作量之和,就能得出工作時間。

于是便再度提筆,繼續用小篆數字符号記錄,算的時候,腦海中還必須代入阿拉伯數字合并分母,我的天,好痛苦。

看了看周圍的人,大家也都各自投入了計算當中。小心翼翼瞟了眼張良,他正巡視着,許是餘光留意到了我這邊,便看向我,微微颔首,似是在鼓勵。

您不鼓勵還好,您這一鼓勵,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算了。OAQ

下一步再以工作時間乘以各自的日工作量,便可得出最後的結果,每人織了多少布。

這可就尴尬了,第一步的分母都比較小,也都基本成5的倍數,這第二步的分母就比較大了,而且看着這小篆的表達方式,又缺少符号輔助,我隻覺心算無能!

眼見着周圍的小姐姐們,都已經收拾好桌上的“筷子”,攤開竹簡,正身跽坐。

我一咬牙!不算了!

與此同時,沙漏裡的沙子已經漏完了。

張良從台上走下來,依次檢查。每過一個,便微微含笑,滿意點頭。

看來這些小姐姐的數學學得都不錯嗷!

接着,便到我了,沒能算出來,有些窘迫,隻得低着頭。不同于檢查旁人的時候隻是低頭看竹簡上的答案,而是…俯下身,将我的竹簡拿了起來。

方才作題注之時,是用阿拉伯數字寫的,便将那卷竹簡卷了起來,隻将解題時以小篆數字所書的解題過程攤開給他看。

說是過程,隻不過是把數字記錄了,全部算法是由心算。

“三師公…這最後一步,當以織布時間乘以各自的單日織布量,弟子知曉如何算,隻是…未能算出來。”

嗯!我得解釋一下,挽回點面子。

張良聽罷,目光并未從竹簡上挪開,緩緩颔首,“步驟确實不錯。”

“隻是…”

我去,表轉折!隻是什麼?

“隻是,算數是基礎,子清緣何懂算法,卻不會算數?”說罷,張良的目光從竹簡上移開,直指向我。

這…這我該怎麼解釋?這一點,确實很奇怪。

思忖了片刻,“三師公,弟子以往都是心算,由于這次題目數字有些複雜,所以…”

雖然這個謊言有點拙劣,但,也隻能這麼解釋了。

“原來如此。”張良若有所思。

而後放下我的竹簡,繼續檢查下一個了。

周圍的小姐姐們又開始哄笑。

嗷!這才第一天,就這麼不順利?

左右,這些事情,終究可以慢慢學慢慢适應,總會解決的,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後來發生的事情讓我知道,有時候啊!偏偏事與願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