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令尊為你取單名‘渌’字,也正是此意。”張良鳳眸微斂,曠藍幽眸更顯深窅。
他一定是故意的!
這時我才想起來,古人取字,是和名有所關聯,比如張飛,字翼德,飛與翼。周瑜,字公瑾,瑜和瑾。可好像,良和房,沒什麼關系啊?
好吧!這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可能給張良留了個很壞很壞的印象!OAQ
入莊後,便由專門的先生領至宿舍。此前據說女班坐落在非常偏僻的地方。
但先生一番介紹下來才知,隻是女弟子的住所比較偏僻。而且占地比較小。
授課方面,君子六藝中,禦和射女班是不需要學的,而以丹青和音律代替。
呃!這是培養藝術生的節奏?所以學費比較貴?
此次入學的弟子中,隻有我一個女弟子。在先生領着我們認路,依次介紹賢莊的各大建築和區域劃分之時。我才開始有心思仔細端詳方才為我解圍的少年。
他皮膚白皙潔淨,五官清秀,眸色黑亮,身形單薄,筆直挺立,舉手投足清雅端方,頗有種書生氣質。
啧啧,這要是放在現世,可一定是校草級别的人物,還是那種幹淨腼腆,溫潤和雅型的。
重要的是,人也很溫柔呐!方才若不是因為他……
等等,我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為什麼一直在一旁幹看戲一言不發的張良,在看到這少年慷慨解囊相助之時,方才站出來答應收我入莊?
“姑娘,若不認真聽先生介紹,往後可是容易迷路噢!”正當我發呆入神之時,耳畔一道清越聲嗓溫柔地提醒道。
我轉頭一看,正是那名為我解圍的少年。我讪讪一笑,“呃…方才謝兄台解囊相助,我姓陳,名渌,字……”
“子清!”
方才錄入學籍時,他可是在場的,因此,對于他清楚地喊出那隻狐狸為我取的表字,我并不感到奇怪。
隻是,比較尴尬的是,我不記得他叫什麼。OAQ
許是見我半天沒有回應,少年淡笑道,“在下姓淩,名昕,字子晞。”
這小哥哥也太善解人意了叭!-0-
“子晞,晞可是朝露待…咳咳!蒹葭未晞的晞?”朝露待日晞是漢樂府的詩,說了他哪會知道。
“正是。”小哥哥微微一笑,臉上還有個淺淺的酒窩,艾瑪,更好看了。
于是,一路上我二人便說說笑笑,前面的先生講了些什麼,大部分都沒聽進去。
之後,便開始分配住所。原隻知男弟子的住所叫“三省屋舍”,分配之時才知,女弟子的住所,叫“雅岚居”。
這個名字倒是頗為風雅,少了幾分訓誡和淳樸。當然了,女子求學,本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從分課,女子學習“丹青”和“音律”便知,這是往大家閨秀的方向在培養。
也不知在此求學的,會是何許人家。一般人家是負擔不起的,而家境再好一些的,應該會直接請先生到家裡來授課才是。
如此一來,這小聖賢莊,倒似一股清流。
“雅岚居”坐落在一個叫做“靜煙潭”的小湖旁邊,潭面常年霧氣缭繞,也難怪叫“雅岚居”了。岚,霧氣之意。
次日清早,所有新入學的弟子,當是要拜見三位師公,行入學之禮。一起入學的弟子有大約七八個,我們按高矮順序分成兩橫列依次排開,沒錯,就好像照集體照那樣。
伏念站在最前方,顔路和張良分别站在其身側略靠後。
“學生見過師尊、二師公、三師公。”整齊劃一,與衆新入學的弟子齊聲向三位山大王,哦不對,是師公們問好,同時雙手交疊,身姿微傾,向師公們行禮。
“子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伏念校長開始緻辭,“各位求學于小聖賢莊,自當勤勉好學、克己修身。”而我從聽到那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之時,便開始神遊,昨日我便是以這句訓誡作說辭回敬張良,哪知今天伏念也拿出來作入學緻辭。
咳咳,這豈不是說,我與他們儒家的掌門,張良的領導在某些方面的理念是一緻的?此刻他這麼說,可不是在附議?
想到這個,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眼神偷瞟,想看看某人的神情。結果…雙目不期然對上一雙曠藍幽眸,我才意識到,張良應該也想起昨天我說的這句。他睫羽輕顫了顫,似有所思的眼神在與我四目相接之時轉揚幾許别有深意的笑意。
那笑意可不是在說,“你好像有點得意?”咳咳,繼而想起昨天入莊之時,那句“激濁揚清”,嗯!激濁揚清,摒除壞的,發揚好的!
于是便沖他回了一個和善的笑容,嗯!和善的笑容!再怎麼說,他也是收留我入莊的人不是?
而某人,也是淺淺揚唇以對。
伏念隻是簡單地說了幾句,emmm~和我們21世紀校長的那個“簡單地說幾句”可不一樣,想來是古人本身就惜字如金吧!翻譯成白話文,那可就又臭又長啦!對祖先的崇拜之情不免又多了幾分。
接下來,便由學籍管理處的先生根據年齡和求學經曆來進行分班。嗯!沒錯,就是分班!
小聖賢莊按照年齡大小,總共分為三個班——積微班、青竹班、笃行班。
女子三個班,男子三個班。《樂》、《書》、《數》三門為公課,男女一起上,其餘的課程就分開上了。
積微班,積微細之事,月不如日。言常須日日留心於庶事,不可怠忽也。強調積微細之事,日積月累,夯實基礎。
青竹班,君子如竹,颀立亭亭,中通外直。寓意求學之路如青竹拔節,虛心向上,才得以歲歲拔高。
笃行班,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強調“知行合一。
積微班通常是八歲至十一歲的孩童,青竹班大約是十二歲到十六歲的少年,笃行班則是十七歲到二十歲,已是青年。
因此十六歲的我,便被分到了青竹班!
也難怪女班學費較男班貴,因為,根本就沒幾個人。
除了分班制,授課方面也不如我最初的設想,本以為是由三位師公輪流授課,但實際上,積微班由于是基礎班,便聘有已學成的弟子為授課先生,男班和女班所授内容亦有所不同。青竹班男班開始增加進階的學習内容。笃行班要更進階一些,并且會參與一些實踐。這倆班,三位師公是會輪流授課的。
然鵝并不知道對應的學習内容,表示姚瑤要在身邊就好了,那可真是“活典故“啊!突然想起,在《天行九歌》中,還一臉天真活潑的少年,可不是”活典故“麼?當然,這位少年已經進化成狐狸了,想來有些怅然呀!鬼知道這位少年後來經曆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