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秦時明月:子之心防[張良同人] > 第6章 激濁揚清

第6章 激濁揚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擡了擡眸,心覺我方才口不擇言等同于拉踩着他過橋,着實有些不厚道。加上張良那般倔強的性子,定不會甘心任人擺弄。不如來個軟的吧?

當然,主要是他這般連環發問,我招架不能。

“事出有因,情急之下口不擇言,多有冒犯,還請先生恕罪。”

我頓了頓,誠懇道,“在下不慎遺失銀錢,不得已才請求這位先生,允我以随身之物充抵,日後回家省親,将情況如實相告于父母,取夠錢兩,再來贖回玉墜,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話音将落,一旁的八字胡先生憤慨道,“張先生方才也看見了,此女子這般狡黠,險些讓她鑽了空子,萬不能因她而壞了莊中規矩。”

……

天地良心,我真的隻是一時入莊心切才口不擇言的。OAQ

我看了看張良,他卻依舊噙着三分笑意,目光灼灼地看着我并不言語,好似要将我盯穿似的。

他遲遲不發話讓我覺得,他似乎并不想接納我入莊?

一時間,氣氛萬分尴尬。

忽然,身後傳來布料摩擦聲,還未待我回過神來,身後排隊的那名少年已經走向桌案,白皙指尖置上一枚明燦金錠,看向八字胡先生,先生見狀,忙回到案幾前,提筆作冊。

“這位同學,姓名為何,籍貫何方?”

一時間,我心裡升起一股濃濃的無力感,敢情我已被無視了,側頭看了看張良,他卻是饒有興緻地看着案幾側的二人。

“先生誤會了,這枚金錠,是我借與陳渌姑娘的。”不料事情出現了轉機,那名少年竟然就這樣,借了一兩金錠給我這個…陌生人?

少年看了看張良手上瑩潤的玉墜,繼而轉頭向我,“姑娘可願将玉墜抵押與我?”

我看了看跟前一身青衣,面容白淨,淺笑和煦的少年,又看了看張良,和他手上握着的,我的玉墜,愣了幾秒鐘方才反應過來。

“那個…張先生,我…可否把我的玉墜還與我。”

張良握着玉墜的手擡起,頓于半空,待我伸手欲接之時,那隻手竟又上擡了幾分将玉墜挪至眼前,指尖輕撚轉動,細細端詳把玩,一雙鳳目微斂若有所思。

正在我無語腹诽着死狐狸趕緊還給我!張良側首道,“姑娘能說出‘黃金有價玉物價’,想必此玉墜于姑娘來說,定然十足珍貴了。”

我淺吸了口氣,調整了呼吸方道,“呃…确實如此,玉器向來看眼緣,這隻玉墜市價也許不值一兩金錠,在我的心中,卻是無比珍貴的。”所以,趕緊還給我拿去給那小兄弟作抵押以免他反悔。OAQ

張良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身後的少年,“既然如此珍貴,又如何肯将其抵押于人?”

……

張良你是專程來為難我的麼?你要就直接拒收好了,幹嘛這麼拐彎抹角。

我垂眸暗自翻了個白眼,抿了抿唇方才揚頭笑道,“子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璞玉經過雕琢方才成器,人又何嘗不是呢?儒家提倡踐行君子之道,常以玉喻君子,這玉,總不會是璞玉吧?”

說人話就是,你們都知道玉要精心雕琢才好看,難道不知道人也要虛心學習才可成大器麼?

張良目光如炬地盯了我半晌,一雙幽藍鳳眸輕斂,淡笑道,“姑娘有心前來求學,小聖賢莊豈有拒于門外之理。”繼而側頭吩咐八字胡先生,“有勞先生将相關信息詳細入冊。”

八字胡先生雙唇微張,一副欲言又止又無可奈何的模樣,未待他開口,張良又回頭看向我,擡起手中那枚玉墜,淺笑道,“待你取夠錢兩,再向我贖回不遲。”

……

我的玉狐墜,最終落入狐狸手中了?即便有些不願,但學費一事順利解決,心下倒是安然不少。

“謝三師公。”我疊手鞠身,恭謹一禮。

“無妨,權當你…”張良眉目疏朗,笑意溫潤和煦,“欠我一個人情。”

我微微一愣,瞥了一眼四周,大家紛紛對張良投來贊許的目光,一臉欽慕緩緩颔首的模樣,可不是在說,如此慷慨大義,圓融通理,真不愧是儒家三當家。

科我怎麼覺着他這根本不是幫我?即便他不發話,在那名少年的幫助下,我也能順利入莊好伐?

這明明是赤果果的報複行為!!!

可在衆人的意志裹挾下,我不得不心懷感激。

疊手鞠身,恭謹一禮,“謝三師公,弟子但憑差遣。”

張良淺笑微微,緩緩颔首,一副感慨孺子可教也的模樣。

心下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還不待我細究,張良目光似是不經意略過學籍冊,兀自拾起,目光快速浏覽,“還未取字?”

“呃…正是。”

“渌,澄澈之意。上善若水,恩澤萬物。澄澈之水,最是令人向往。令尊為你取了一個好名字。”語罷,張良面容輕側向我,含笑道。

“三師公過獎。”嗷!這樣尬聊好難受。此刻隻覺這山頂空氣稀薄呼吸略感不暢。

“那便取字,‘子清’如何?”

“子qīng?請問,是哪個qīng?”一下腦子沒反應過來。

“激濁…揚清的清。”張良語調抑揚頓挫,甚至中間還帶有一些别有意味的停頓。

嘶!“清”這個字,這麼常見,幹嘛偏偏列了個這麼少見的成語。清風明月、兩袖清風、河清海晏、冰清玉潔、冷冷清清哪個不好不常見?

思索了好一會,“激濁揚清”,我去!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剔除壞的,發揚好的。

莫不是…這狐狸确實在隐喻什麼?

接下來的話,加深了我的解讀——

“既是來小聖賢莊求學,自然要摒棄以往不良的作風和習性,努力踐行君子之道。”

聯想起方才我那一番騷到家的操作,可不是在暗諷我不老實?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