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千裡,西望雙劍黯回眸。
這一堂課正是方衡長老來授課,他亦是“行雲之粥”上布置兩層幻境的人。
“在我的課上,我不想聽到某些沒有确實的流言,也不允許。”他這一句話帶有渾厚的感染力,如那枯死的冬木……同樣的,也具有一定威懾力。
就在江亦姝轉睫間,倏地,擡眸對上了方衡的視線……對方眼底一片漠然,看不出什麼深意。可江亦姝總覺得,他的眼神透露出一絲跟看别的弟子不一般的情緒來……如似悲憫。
她撇開了眼,不再看方衡。無人看到,她右手被寬敞衣袖掩蓋住的五指,在不知不覺之間,握緊了那把劍。
劍術,先悟意,再習招。劍道,分為劍氣與劍意。所謂悟意,即是領悟劍氣。那便要先學劍道心訣。
劍道亦有境界。空、無我、不動心、無心。劍道的最高心境,達到無心的境界,始得發揮自己的一切本領而制勝。所謂無心、不動心、無我、空。即舍棄自我的意識。如果有了自我意識,由此發生種種的雜念,無法集中精神發揮能耐及潛力。不動智神妙錄載謂:無我并不是自己空空,而是指心能随所欲,任何瞬間概不停留于某一特定事物的心境而言。
羅詩嬰,便是達到了不動心的心境。
對敵時忘生、忘死、忘敵、忘我、不動念、不介意,無心而委其自然。即變化自在,應用無礙也。總之對敵用劍時如果忘卻一切,一心一意進攻,自然能夠達到。無我的心境。
至于劍招,就是要氣、劍、體一緻。這是要在弟子擁有自己師尊親自挑選的佩劍後,才會被授此課。這堂課是否還是方衡長老來教,無人知曉。
要完全領悟劍道,共有十五章。
如今在座弟子尚未達到空的心境,因此方衡長老隻為他們講解了第一章。
行雲宗未給門内弟子發放書籍,曆來都是授課長老口述課程,或是用靈力捏造一面水鏡,将本節課重點映在上面。
方衡習慣性用第二種方法,此時練劍場上方呈現出一面碩大的晶瑩冰透的水鏡,但上面映出的不是他前不久講述的劍道文字,而是一把劍。
在座弟子皆是新生,還未曾見過這把劍,想來應是方衡長老的佩劍。劍身為玄鐵鑄造,卻不顯笨重,劍柄處有豎形條紋,恍若冰柱。劍身周圍發出藍色冷氣,同那漫漫不盡靈力……
“此為‘不枭’,是我的靈劍。”方衡介紹道。
衆人聽到這句話,再看看水鏡,都忍不住露出欽慕的眼神來……自然,江亦姝除外。她面無表情地盯着水鏡,望見不枭渾身散發出靈氣,源源不盡。再徐徐化身,幻化成一株水仙花……
一柄劍是如何幻化成水仙花的?衆人不解,紛紛扭頭瞧着方衡長老,希望他能夠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便是無我的境界。将我的靈與劍化為一體,心無雜念,我适才心念自己是一株水仙,劍乃化為水仙的模樣。”
“而如今你們要做的,是達到‘空’境界。”
修仙界曆來都有記載劍修達到各個境界所用時間。大部分長老達到“空”用了三十年,達到“無我”是兩百年左右。包括方衡在内。
而羅詩嬰達到“空”隻用了十五年,達到“無我”用了四十三年。達到“不動心”用了三百年。整個修仙界,也隻有她一人修劍到達“不動心”境界。
無論從哪一點來評論,羅詩嬰都是那位在行雲宗百伶百俐、辨日炎涼、道頭如尾、錦心繡腸的绫羅宗師。她修煉的速度,幾乎是常人的三倍……
這些新生的基本年紀,幾乎都在十六七歲的樣子。方衡長老對他們的期望高,要求也随之提升。
“你們接下來有十年的時間,來修煉劍道,煉成劍氣,學透劍招,到達‘空’的心境。”方衡語氣平淡。
十年,加上現在,也就是有二十六七年。如此,便是要比修真界各宗們衆長老的時間,都還要縮短兩三年。在座的弟子都不禁面露難色,這項任務竟如此艱巨。
方衡見此情景,又繼續補充道:“你們都是通過兩層幻境的人,二十七年,不算急。這也是我對你們的要求與希望。”
他說完這一句,衆人便開啟了今日的修煉……
……
江亦姝手握鐵劍,她隻感到一片冰冷。劍柄沒有任何溫度,可她卻想到昨夜羅詩嬰鉗住她的手,手上傳來的溫度,讓她整個人都發熱。這恰似昨夜那場急雨……她輕閉上眸子,想要清空腦中一切。
——小姝,我來接你了。
羅詩嬰昨日的話語在她腦中回蕩……不知為何,她那雙閉着的雙眼,竟在一片漆黑中,恍惚間瞥到了羅詩嬰的身影。對方身上的栀子花香氣将她包裹,就是那陽春三月的扶光。
江亦姝微微蹙起眉頭,這種情況,可是她心神不靜?
“江亦姝,你在想何事。”
一道沉沉的音色打斷了她的思考。來者正是方衡,他方才注意到她的狀況不對,立即上前查看。
被詢問的人正想要開口講述她方才所想,又忽然閉了嘴,她該如何同方衡講述自己的情況?是說自己看到了她的師尊,還是說在腦海中見到了自己此時不該見到的人……?
而方衡最終等到了結果,還是江亦姝的搖頭與沉默。既然她不願意說,他也不必再追問。或許江亦姝心中自有打算……
江亦姝再次強迫自己靜下心來,放空一切。
——小姝?小姝。小姝~
羅詩嬰到底是為何要這般喚她啊?!她心中很是不解,還有些不是滋味。就要忍受不了之際,耳畔處傳來鐘聲回蕩……是行雲宗課程結束的聲音。
下學了。這堂課終是熬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