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穿越三國之漢魏風骨 > 第63章 少俠老朋友

第63章 少俠老朋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她叫崔纓,來自21世紀。

她曾有個極要好的朋友,名喚楊夙。

前世的她,自小便是個理想主義者,熱衷于在睡前幻想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崔纓的童年有些遺憾,她沒有看過童話故事,沒擁有過四大名著,隻通過熒幕了解世界,隻終日沉浸在水浒隋唐綠林英雄的甜蜜罐裡。小時候,她家裡有點窮,買不起當時一套熱銷的九十九塊錢的少兒版“四庫全書”,于是就借發小的來抄,抄過三顧茅廬,抄過舌戰群儒,抄過三氣周瑜。

于是順理成章的,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成了她童年的白月光。她背過一百零單八将的姓名、綽号、表字、天罡地煞稱号,也曾因影視裡舍身成仁的場面嚎啕大哭——是熒幕,使她相信,這個世界是有“永遠”“朋友”這兩個美好的詞彙的。

因為缺少玩伴,因為無緣動漫,因為無緣遊戲,更無緣昂貴的書籍。後來從影視中蹦出來的曆史角色,一個個全成為了她夢境中的朋友,她很珍惜他們這些朋友,猶如愛惜自己的羽毛,她在夢中也曾與他們煮酒論道,傾訴着小小的理想。她想蓋一座理想的城堡,不必富麗堂皇,卻是精緻雅趣,想請天下所有賢士共聚一堂。

可是後來上了初中,很多事情颠覆了她理想中的“道義”,世界不再單純和善良。有人笑着說,宋江又蠢又壞,梁山泊好漢都是被他害死的;也有人告訴她,諸葛亮很多傳說,都是假的,你的理想主義,也是愚蠢無比的。

那時的她,在遭遇了一些事情後,一改童年純真心性,變得沉默且卑怯,也就是那個時候,她開始接觸權謀心計,她開始無比崇拜喊出“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她從未讀過《三國演義》,卻撿起了《三國志》。是三國世界,替代水浒世界,給予她一個新的精神家園。是曹操的枭雄故事,鼓舞着她繼續前行。

她在曆史世界裡,擁有無數朋友,而似乎隻有死人朋友,才不會傷害她。

崔纓和楊夙從小就認識。

他是大人們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爸爸和她爸爸很要好——至少表面交談時是這樣,可在葬禮上,崔纓怎麼也沒有見到爸爸口中那位“好朋友”的身影。

楊夙虛長崔纓一歲,小時候卻與崔纓一般高,他們是小學五年同班同學,卻并沒有去過對方的家。所以有時,崔纓自己也分不清跟他的交情到底幾斤幾兩。

但,她曾藏過堂哥給她的一顆糖,趁堂哥不在時,偷偷塞進了楊夙的衣兜裡。

童年的回憶,總是美好的,他們一起趴地闆打過石子,在井邊追逐嬉鬧,也去學校附近老房子裡捉過迷藏。可是崔纓總找楊夙找不到,他個子不高,但跑得很快,任崔纓怎麼追也追不上。

楊夙家境比崔纓優渥多了,有遊戲機,大大小小的機器人玩具一大堆,想看什麼書都有,不用下地幹活,可以成天在房間裡打魂鬥羅。他的學習成績很好,常常名列前茅,但偏偏崔纓是他的小組長。那時候,楊夙文文弱弱的,十分内向,并不愛說話,而崔纓大大咧咧,在别的人高馬大的男生欺負楊夙時,崔纓總會挺身而出,所以楊夙從來隻和她一人聊天,即便是天天找他唠嗑,他也不覺着厭煩。

因此兩人鬧了不少笑話,班裡開始傳着小孩子才會當真的流言。

楊夙從未當真。

可崔纓當真了。

他說,他很喜歡看她用造句本寫的小說。

他說,崔纓,能不能再用透明膠黏住藍水圓珠筆寫的字,那樣被塑封住的圓圓的字,字迹暈染開來後,真的很好看。

因為那些流言,崔纓時常跟楊夙怄氣,兩人也過家家似的絕交過無數次。最後一次絕交,是五年級的夏天。崔纓本以為,他倆還有機會和好的,可等到六年級開學,她沒找到楊夙的身影,她才知道,他們家搬新家去了城裡,他也轉學離開了。

崔纓那時,才忽然發現,她竟連楊夙一個聯系方式都沒有。

就好像,他們從不認識一樣。

後來,崔纓繼續在小鎮上讀了一年書,很快就小升初去了城裡的中學。就在崔纓快要将她那個老朋友忘記的時候,就在崔纓被校園霸淩時遭受毆打辱罵的時候——楊夙,突然就出現了。

原來,他也在同一所中學。隻不過,崔纓在普通班,而他在實驗班。

可楊夙,已和從前大不相同,簡直跟換了個人似的,甚至崔纓都會懷疑自己認錯了人。

他已經從不苟言笑的小個子男孩,長成了一個高高瘦瘦的愛笑男生。他變得十分健談,身邊總圍繞着許多許多的朋友。崔纓遙遙望着他,聽他講述很多有趣的故事,由衷地羨慕與敬佩。

聽說他博學多識,文理兼優,特别是曆史和物理,在年紀裡尤為突出;平時愛打籃球,是個象棋圍棋高手,偶爾假期有空,還會去練跆拳道;他溫爾文雅時,站在舞台央,小小年紀便有紳士氣質;他脾氣有些古怪,暴怒時也揮舞起拳頭,跟身邊夥伴打架怄氣;偶爾他也享受孤獨,一個人坐在花壇邊看書。

崔纓想不明白,為什麼曾經擁有過的星星,就這麼離開自己,又重新回到了天上,變得孤零零的。

他變得越來越好了,她的狀态卻越來越差。

她的苦澀青春,遭遇了太多不公正的待遇,直到與他重逢,她才看見生命的希望。

“你是我的朋友嗎?”崔纓總愛這樣小心翼翼地問他。

而楊夙總是微笑着沉默。

他懂得比她多太多,她那時,還是一隻未展雙翼的雛鳥,有時隻需他輕輕點撥,便能收獲一籮筐新知。他說她是勇士,是有才之人,可以說,是他擺渡了她整個青春,是他指引她掀開知識寶庫的面紗。

可是,她身邊的朋友好像都不怎麼認識他。

他們都不相信崔纓能有這樣一個優秀的朋友。

不管怎樣,沒有楊夙,就沒有崔纓此後三國世界的一段緣分。

假日閑來無事,楊夙都會聚集鄰班的一衆同學朋友在教室打牌,當崔纓湊上前看熱鬧時,楊夙告訴她,這叫三國殺,是當下最流行的一款卡牌遊戲。

“聽說你喜歡曹操啊,那你曉得曹操手下謀臣‘鬼才’不?”

“沒聽過。”

“鬼才郭奉孝啊,這你都沒聽過!?”

“……”

“喏,你瞧,這張就是他的立繪。”

崔纓後來無法用語言形容,當她手捧着那張郭嘉卡牌立繪時的欣悅之情,那是個手執折扇、披頭散發的白面書生,若是外行人瞧見了,還以為是曆史上哪個風流浪蕩的狂生呢。可楊夙細細跟她講起了郭嘉傳奇的一生,也聊起了郭嘉在21世紀的網絡熱度,更談起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良臣遇明君,遺憾促成美。

在查閱了大量資料後,崔纓突然發現,她對那樣一個得遇伯樂賞識的千裡馬形象,好像很感興趣!如果說,諸葛孔明是天上朗月不可攀,郭奉孝就像是黑夜裡萦繞在她身側,觸手可及的螢火蟲!她當時真的——太渴望被賞識、被了解、被關心了!

崔纓很欣賞他不溫不火的謀士表演,羨慕他從事曹公得知己伯樂,敬佩他把貞良當作畢生追求,感傷他英年早逝、抱負未成。她心裡清楚,郭嘉不是個完美的人物,也許較孔明要遜色許多,可當時她就是無比欣賞他以至癡狂地步。

她喜歡他的灑脫、睿智與真實。

而郭嘉,是犧牲在曹操未盡的平定天下的大業中的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