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女官手劄 > 第34章 兩隻狐狸(6)

第34章 兩隻狐狸(6)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殿中靜默片刻。

皇帝眸色幽深,似在思考什麼。

他沒有直接評價文章,也沒有對關甯的見解作出回應,隻淡淡問道:“這篇文章,若讓你評,如何?”

關甯微微擡頭,目光中帶着幾分堅毅:“臣鬥膽以為,此文意在構建律法體系,則堪稱良策,但尚欠鋒芒。若能明确提出改革之代價,并論證其必要性,或許更能打動人心。且然若為當下執行,還需因時制宜,循序漸進。”

她頓了頓,補充道:“可見其意之高遠,非世俗所能及。”

關甯低頭不語,隻在心中暗歎。

這篇策論已屬上乘,然而在皇帝眼中,依然未達完美。

如此苛求,隻能說明皇帝對于人才的期待,不止是智慧,更需果斷和遠見。

皇帝聞言微不可察地笑了一下,轉身将策論擱回案上,再未多言,隻揮了揮手:“退下吧。”

關甯行禮告退,離去時步伐穩健,背影挺直。

她剛走出殿外,陽光灑下,灑在宮牆上暈出一片輝光。

關甯低頭看着腳下的影子,心中隐隐泛起波瀾,剛才的每一句話都像是踏在刀尖上,稍有不慎,便是萬丈深淵。

她知道,這不是一次尋常的問話,而是一次試探。

皇帝看似漫不經心,但每一個問題都步步深入,将她的态度與能力剖析得一清二楚。

關甯輕輕呼出一口氣,目光微斂。

“這位高居九五之尊的君主,從來都不會輕易表露心迹。他要的,從來不是簡單的才學,而是将才學與膽識兼備的利器。”

*

關甯躬身退出宣政殿,厚重的殿門緩緩閉合。

殿内重新陷入一片沉靜,唯有禦案上的茶盞冒着一絲袅袅熱氣。

皇帝的目光依舊停留在案上那張策論上,許久未動。

他的指尖輕翻動三次紙張,這才淡聲道:“顯允,站在旁邊聽了這麼久,覺得如何?”

趙懷書緩緩上前,躬身行禮,低聲答道:“回陛下,關掌記識時務,言辭婉轉中見鋒芒。奴婢以為,她之言論切中大康律法弊端,膽識與智慧俱佳。”

皇帝眉峰輕挑,語氣平淡:“隻是‘切中律法弊端’嗎?”

趙懷書垂目,稍作思索,繼而答道:“奴婢以為,關掌記之論,不僅是對律法的見解,更是對時局的洞察。她提出律法應‘取信于民’,這看似常理,實則直指如今權貴輕視法度、朝綱難明的亂象。她善于借事論道,将關乎律法的道理,層層剖析為朝政問題。此見解,着實不凡。”

皇帝聞言,淡淡一笑,放下手中的策論,轉身望向趙懷書,目光如深潭般幽深:“你倒是看得清楚。”

趙懷書垂眸,沉吟片刻,補充道:“關掌記善于借策論論道,又以律法為引,點出朝政弊端,未逾雷池半步,卻已直擊要害。她的言論不僅切中律法改革之要害,更有大局意識,處事從容,進退有度,話中留有餘地,既能說服人,又不失敬畏。奴婢以為,她對這種平衡的把握實屬難得。”

皇帝點了點頭,眼中浮現出幾分意味深長的笑意。

他從案上取過一張紙,随手展開,緩緩道:“這是今日殿試的策論之一,朕挑出來給她看了看。”

趙懷書未露聲色,隻垂首靜待皇帝繼續開口。

皇帝将紙擡起,燭火映照出行雲流水的字迹。

他微微眯起眼,語氣聽不出喜怒:“你可知,這是任子洲的文章。”

趙懷書恭敬答道:“奴婢知。”

他頓了頓,微微轉頭,踱步到門邊,語氣忽然輕緩下來:“太傅以前,常提攜新人。”

趙懷書聽到“太傅”二字,心頭一凜。

他知道,這是皇帝極少提及的名字,且每一次提起,都意味深遠。

皇帝微微一笑,笑意不達眼底。

他轉身走回案前,緩緩道:“太傅曾說過,要看一個人是否堪當大任,不是看她現在,而是看她在亂局中的抉擇。”

他頓了頓,轉身看向趙懷書:“她很像太傅。”

趙懷書聞言,心頭微微一震。

他深知,“太傅”二字是皇帝口中的極高評價,而能得到這種比拟的人,絕非尋常之意。

皇帝看着案上的策論,眼神深不可測,忽然淡淡道:“這三人,朕已知曉他們才情。”

趙懷書聞言,眉心微動,擡眼看了皇帝一瞬,卻發現對方早已低頭翻閱朝案,那雙眸子掩在垂下的睫毛後,看不清深意。

皇帝未擡頭,語氣平淡:“繼續盯着徐家的案子,尤其是大理寺的動向。朕要看到一個交代。”

趙懷書拱手:“奴婢明白。”

良久,皇帝擺手示意,趙懷書退下。

離開宣政殿的那一刻,他才微微松了口氣,腦中卻反複回響着皇帝最後的那句話,隐隐有種山雨欲來的壓迫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