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穿越一場,誰不放眼海外?
那之後海燕和海鷗将名單上拟好的飛禽壓在底下,畢竟它們象征着成功、智慧、自由、無畏。
接下來又是一系列的禮儀,總之就是拜了再拜,禮畢之後少不了一同分食祭品和宴飲,也算是為新知縣接風洗塵。
劉自止被引至西花廳,衛琅這些官員夫人沒有不能抛頭露面的規矩,由秦夫人帶着坐在東花廳。
直到第二日,才算到真正重要地财務交接環節。
前任知縣秦淮和早幾日便讓人将卷宗和賬冊整理完畢。
與之相關的縣丞、主簿、典史等官吏也都已經等候多時。
不怪他們緊張,說是上任交接,其實這也是對知縣衙門的一次嚴格盤查,上頭專門派下監盤官過來監督,稍有不慎容易丢官。
監盤官将冊籍仔細翻看一遍沒有發現任何塗改的痕迹,之後又把他交給劉自止。
心算這種高級技能,劉自止可不行,他隻是在檢查是否有賬目塗改造假。
這樣一來目光自然落在後面的數字上,現存留銀一千百二百多兩可真不少。
他不由挑了挑眉,老秦是實在人!不愧被定為無字簡缺,這地方果真事少錢多。
接着又仔細翻看各類賬目,均沒有塗改痕迹。
盤算官走形式般找來幾個書算,又算了一遍,都沒有任何問題。
說實話他一點也不意外,都說六房存着一明一暗兩本賬,明着的這本可不就是用來應付檢查。
原則上後任知縣不必承擔上任知縣留下的爛攤子,後續一旦發現賬目不存在的虧空,需要上任縣令自己傾家蕩産補上。
但是往往有的知縣明修棧道,就喜歡坑愣頭青,要麼數目不對,要麼實物不符,要麼以次充好。
這些他暫時都不需要管,他要做的是檢查實物與明面賬目對得上就可以。
由秦知縣帶領着,跟着一系列相關的官吏,到各處一一查看,尤其是庫房和糧倉。
仔細查看各種物品庫存數量是否與賬目一緻,物品是否污損,暫存的稅銀和稅物是否對得上等等。
接下來又去了城内幾個常平倉,這是為了儲藏赈濟糧所設的糧倉。
負責春慌給百姓借貸,秋收連帶利息再收回來,總之兼具赈濟與調控糧價的功能。
“琅兒!”
天擦黑的時候這才回到在縣衙暫住的寅賓館中,一眼瞧見衛琅便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臭死了,起開!”衛琅皺着眉頭輕推了他一下。
劉自止這一天圍繞着各種糧食打轉,雖說簡單清洗過,身上還滿是灰塵和汗腥味。
“不要!”他趕緊收緊手臂,傾斜着将全身重量壓在衛琅身上。
沒等衛琅開口,又接着又道,“琅兒,我今兒走了好些路!”
“交接了?”衛琅當即問道。
“還要幾天!”
劉自止這一天可謂跑斷腿,後知後覺感到一陣疲憊感湧過來,聲音悶悶地說道,“某人怎麼不知關心為夫如何?”
“我看某人很好!”
聽到他打哈欠的聲音,衛琅隻好又推了他一下,“快起開,你去換身衣服,洗個熱水澡解解乏。”
“不想起,再抱會!”劉自止懶洋洋地賴着不想動彈。
“欠你的!”衛琅感覺脖子癢癢的,不由仰起頭,微微動了動身子。
翌日一早,劉自止經過一夜好覺,整個人神清氣爽。
“這是烏米飯?”看到碗裡顔色烏黑的米粒,他不由開口說道。
“老爺知道?”紅葉驚訝地看向他。
“哦。”劉自止知道要來山台縣上任當然要先做功課,了解清楚這裡的風土人情。
“真真見多識廣,那老爺說說看今兒是什麼日子?”
“烏飯節。”
“老爺可說錯了。”
“浴佛節。”衛琅刻意看了劉自止一眼,仿佛再說這就是你做的功課?
“還得是主郎!”
紅葉此時興緻勃勃地講道,“聽他們說,目連的孝心感動了天上的佛祖,佛祖就教他用烏葉做烏米飯,讓他娘不餓肚子。”
“他做了一碗黑乎乎的烏米飯,惡鬼一看可不敢吃,他娘就填飽了肚子,以後也沒有挨餓。”
接着他有道,“老爺,夫郎,你們吃了烏米飯保準什麼妖魔鬼怪不敢靠近,一年平平安安!”
“哦,你快出去吃!”劉自止看的版本可不是這個,是關于戰國時期孫膑吃烏飯逃獄報仇的故事。
其實不管哪個傳說,都是百姓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好吃吧?”劉自止用筷子夾了一口放進嘴裡。
烏米飯就是用烏飯葉子擠出的汁液浸泡一夜染色後,煮熟的糯米飯。
這個烏米飯加入了少許白糖,口感軟糯,甜味适中,還帶着一股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