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扇拂玉堂春 > 第37章 第37章

第37章 第37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邢彥的态度越加讓蘇旎确信這批貨物定有玄機。

她細細思量了一番之前周穆說的那一番話,叫她注意觀察有無出現眼熟的人,商隊到了天門城她便可離隊……

這就說明這個“眼熟之人”定會在天門城等待接應。

此番等不到貨,應會着急才對。

可是商隊能有什麼東西讓人埋伏甚深,多方觊觎呢?

這幾日來,她都逗留于傷員的帳篷内,一待就是一整日。

傷員們漸漸好起來,帳篷空出來的鋪位也越來越多了。黃先生就張羅着人來囤裝了一些精細貨品,比如綢緞布料,首飾制品。這些貨物不喜陽光曝曬或者高溫下環境,都被一箱一箱的騰挪進了這間最大的帳篷。

帳篷中最後一位傷員在幾天後的下午正式搬了出去,蘇旎便留在帳篷裡簡單收拾一下鋪位。

“這箱子裡是什麼,怎麼這麼沉?”兩個商隊的小夥子,年輕力壯的,一起擡着一個箱子都有些費勁,其中一個有了些疑惑。

黃先生站在一旁看着,并不回答,隻是指揮他們将這些箱子單獨放好。

待他們出去後,蘇旎便回頭看了一眼放進來的箱籠。

商隊的貨物都是統一制式的箱子,倒是角落裡放着的這一堆箱子看起來不論是外形還是雕花都不同,頗有些域外的風情。

“黃先生,這些箱子也是商隊的貨物嗎?”蘇旎指着角落的一堆箱子有些好奇。

上次黃先生說商隊這是第一次去域外,又怎麼會有這些箱子?

“哦,這些單獨放在這裡的不是咱們的貨,是途徑隴西時一位商賈留給我們去域外轉手的。到時候過了天門城自會有另一批人來接應,後續買賣就不走咱這兒了。咱就收了個運送的費用。”

蘇旎聞言略一沉吟問道:“商賈?這些箱子看雕花樣式倒是新穎,從前不曾見過。這人經常和域外做生意的話,怎麼不自己送?”

黃先生笑了起來:“這也是常有的事情,自己雇傭商隊要上下打點的通路極其繁複,有些商賈就是圖個快捷方便,通過咱們送出關通路都是現成的。他能省了事兒,咱也能掙個順路的錢。”

蘇旎點了點頭,又忍不住問道,“那……咱們有檢查過貨物嗎?出關的話,這些貨物至少不能出茬子,否則豈不是商隊要擔責?”

黃先生連連稱是,誇她思慮周到:“商隊頭領已經檢查過了,且據他說這商賈亦是熟識之人,是可信的。商隊做這趟買賣,也是跟知根知底的人合作才行。”

說完黃先生又忙着出去看其他的箱籠,看看有無遺漏之物,還要轉移至帳内的。

蘇旎則回過頭去仔細看了看那些西域制式的箱子,四下裡看了看,見無人在帳内,她飛快地打開了箱子。

箱子分了三層,俱是金銀首飾,打造精巧,全是中原款式。

按說這些首飾不會沉到兩個年輕力壯的人都擡着費勁才是,蘇旎将三層首飾全都一一取了出來,探頭去看空了的箱子内。

四四方方的木闆箱,看着無甚特别。

她不死心,又伸手一寸一寸地去觸摸箱底。平平整整,并無凸起,看起來毫無玄機。

正準備收回手時,忽地箱底被她指腹按壓得翹了起來。她手上一頓,旋即就将底闆揭了開一個角來,打眼看過去下面滿滿一層放着不規則的精鐵塊。

果然……

帳外傳來黃先生招呼人挪箱籠的聲音,蘇旎趕緊将底闆放了回去,又将三層首飾陸續放了回去,再蓋回箱籠,狀似收拾完了就離開了帳子。

近來這幾日過得風平浪靜,商隊的人都聚集在半山的空地處搭帳篷,風餐露宿的。隻有她被楊慎思安排在了半山的一棟獨立小院中,與她同住的還有廚下的窦嬸和負責浣洗的婢女阿婉,睡的是通鋪。好在就三個人,不算擁擠。

黃先生自也是贊同的,從前是不知道,現下知道她畢竟是姑娘家,商隊中風餐露宿的都是年輕小夥子,到底是需要避嫌的。

這幾日裡她也不曾見過邢彥,瞧着像是極忙的樣子。眼下寄人籬下,又是被劫擄來的,自是對吃住沒什麼可讨價還價的。

商隊中的傷員都好了,寨中也無人傷病,她倒是陡然清閑了下來。

近來入夜她時常都是一個人,待天亮時兩眼一睜,窦嬸和阿婉早早就起了,離開小院自去忙碌了。

她這一閑着就忍不住瞎琢磨。

蘇旎心知這批精鐵塊必然就是邢彥的目的了,隻是他慣來心機深沉,将他們商隊扣押寨中許多時日,他竟然可以忍住看都不看一眼那精鐵塊。

她思來想去也百思不得其解這人把商隊扣在此地的目的,如果他隻是為了精鐵,明明可以扣下東西,放了商隊。

何苦來哉,養這麼多閑人?

是以這日下午,她閑着無事便去了山頂的宅院。院中有人值守,隻是看到她又看了眼她腰間的令牌,最後就如同沒看見一般。

于是她便進了去邢彥的書房,暢通無阻。

書房無人,下午陽光通透地灑進屋内,屋中隐約留有些沉香餘韻,聞之令人心靜。那張紫檀木的書案,蘇旎瞧着很是喜歡,伸手摸了又摸,忍不住要敲了兩下,聽那聲音,全是金錢的召喚。

她轉身去看那兩張比人還高的兩個大書架,發現邢彥閱讀涉獵極廣,如果不是入了匪道,他應算得上博學。

一層一層看下來,她在最下層的角落裡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書目,皆是和隴西地區的人文志士有關。

其中一本《隴西氏族譜》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這可都是極具有考古價值的書刊啊!

蘇旎将書取出,轉眸一想,就在書案上留下一張字條,“借書一閱,閱後即還”,就将那卷書帶回了自住的小院。

她來到這裡的時間不算太久,對區域,人文了解得不算深入。翻開這本書才發現了自己的孤陋寡聞,隴西曆來就是氏族的盤據地,且氏族間盤根錯節,互相聯姻,做生意,以至于隴西一帶的世家大族早已是政商相聯,在地區上的政治軍事領域都是極重要的角色。

到了即使是皇命,亦可出面周旋的地步。

原來李承澤就是隴西李氏的嫡系子弟,且他是這一代裡入了朝為官,其他部族子弟皆從了商以避嫌。

隴西還有許多其他氏族,除了李氏之外還有辛氏為最大。

隻是如今的辛氏不知為何,從商從政的人才皆有些落寞了的意思,人才不濟。

緊接着,蘇旎便在書中看到了一個名字,辛彥,辛氏第九代嫡系。

隻是那名字上畫了一道黑色的線,劃掉了似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