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士農工商,将商人排在最後,還是有道理的。因為在利益的誘惑下,這些商人不僅交易貨物,還提供大明王朝内部的情報。
這些晉商的生意其實也離不開大明,這些人最開始是負責給大明邊軍運送物資和軍械的商人,相當于明朝政府默許的軍火商。但是在他們發家之後,卻并沒有安分守己,畢竟明軍的裝備更新慢,經常拖欠貨款,價格還很低。而後金給出的貨物價格乃是明朝邊軍的數倍,還是真金白銀,如此大的差距,晉商們很難不為所動。
他們從全國各地購買物資,以給邊軍做生意為幌子,然後從山西口岸北上,經蒙古繞道張家口,在蒙古控制的張家口與遠道而來的女真人做生意。凡是明朝禁運的物資,都是他們謀取重利的工具。滿清從山西商人手中購買了彌足珍貴的鐵器、軍火和軍工産品,還有就是糧草,也就是說,正是晉商解了後金的燃眉之急,而且還因此大發了一筆戰争橫财,同時也将大明王朝推向了深淵。
後金在入關奪取天下、建立大清王朝之後,并沒有忘記這幫投機的商人。在攝政王多爾衮的主持下,大清皇帝順治帝在紫禁城設宴款待了八位做出巨大貢獻的晉商,給予他們皇商的身份,并且将張家口一半以上的店鋪都賜給了晉商,這些店鋪和包頭的店鋪一起,成為了晉商立足蒙古、遠結沙俄的重要支點。
至此,以範永鬥為代表的範家輝煌了近兩百年的曆史,晉商也正因此成為滿清天下商幫之首。【1】
清朝中後期,著名的晉商八大家,喬、常、曹、侯、渠、亢、範、孔曾顯赫一時,僅把這幾家掌握的部分财富加起來,就可以遠超一億兩白銀。
雖然現在的晉商遠不如清朝時期的晉商,但是為了情報、軍火、糧草等不外洩,胤礽還是決定:抓了這群眼裡隻有錢的王八蛋,剮了他們,看誰還敢跟建奴做生意!
想到明朝官商勾結一事,胤礽又傳來王安,令他去查:官員之中有誰收了晉商的銀子,趁他還沒發火,趕緊自首,還能得個從輕發落,不然等他查出來,沒他們好果子吃!
王安連忙去傳旨。
結果也顯而易見,沒人站出來,甚至還有人走動起來,為被抓的晉商說情,說他們不過是做了點生意,就這麼全家抓起來,是否太嚴苛了。
這下都不用胤礽說,王安就已經命手下番子去查這人的家底,而注意到王安什麼眼神的朝臣,也自動地疏遠了此人。
王安:“呵!什麼時候了,還在說這些話!沒看首輔都進了诏獄嘛!你連進诏獄的資格都沒有,說不定得去陪那群晉商!”
他天天侍奉在皇爺身邊,怎麼不知道皇爺的心思,他對叛國投敵之人恨之入骨啊,早早就确定了通敵的晉商是什麼待遇——淩遲!
瞧瞧客氏的對食吧,本來可以網開一面的,但是因為李進忠(即後來的魏忠賢)與鄭氏勾結,皇爺都沒管乳母的求情,直接殺了那個李進忠。
這居然還有不長眼的,為晉商說話!
到底是怎麼考上科舉的呢?王廠公百思不得其解。
但這并不妨礙他命令手下番子嚴查,就查這些給晉商說情的,王安也知道,這些人就沒有幹淨的!
胤礽則是又拿出了自己的小本本,上面寫滿了自己要做的事,但他總覺得自己忘了什麼。除了宗室、江南賦稅、隐地以外,還有其他的能搞到錢的來源,他怎麼就想不起來了呢……
他想了兩三天也沒想起來,總覺得那個答案就在嘴邊,但是總也說不出來。
直到群臣求見,商讨如何晉商一事。晉商家裡的成年男子,已經預訂淩遲了,通敵賣國,裡通外國,這是十惡不赦的大罪,辯無可辯。再說了,自薩爾浒之戰後,大明也需要處理一些人給外面看。
如今,這批晉商送上門,正好用他們來告訴百姓:薩爾浒之戰殘暴,不是大由于明軍事衰弱,而是這群商人出賣情報,我們很被動。
剮了他們,也正好震懾其他蠢蠢欲動的人,别以為朝廷什麼都不知道。
他們要讨論的就是如何處置晉商家的女子、未成年的孩童,以及拿了晉商銀錢、被抓起來的朝臣。
有人提議:網開一面,女眷充入教坊,孩童沒為官奴。至于那些朝臣,就處以流放。
有人反對,認為對出賣情報的朝臣處罰太輕,提議主犯斬首,家眷或流放,或沒入宮中。
好在他們也都清楚了新帝的脾氣,沒人說赦免他們。朝堂諸公也明白,如果抛出一些人能平息新帝怒火,那他們願意把那些人當棄子。
拿大明軍事情報換銀子,朝堂大佬是不會這麼做的,大佬自有别的幹淨的生财路子。
吵吵嚷嚷了一下午,最終結論就是:
至于對那些敢伸手的朝臣,胤礽的态度十分堅決:滿門抄斬!
君臣拉鋸戰了幾次,最終群臣妥協。
而被抓的晉商中,主犯淩遲,年滿十六歲及以上男子斬首,成年女眷,以及未滿十六歲的,流放到遼東前線去。
孫如遊忍不住撇撇嘴,感歎新君年紀雖小,心卻挺狠。晉商家裡的婦人少爺小姐平日裡也都是錦衣玉食,一下子被抓,還被流放到遼東,那邊的百姓和軍隊知道這批流放犯是什麼身份,還不得把他們給撕了?
皇上本來就沒想讓他們活着,可能隻是之前因李選侍、福王、鄭貴妃之事與群臣多番争執,如今在晉商問題上小小退了一步。
隻是個态度問題,内裡還是那個狠辣的陛下。
行吧,亂世用重典。無論是賣國的晉商,還是出賣情報的朝臣,都是殺雞儆猴的那隻雞,用以警告其他人:别在這個時候生事,别在對敵的問題上生事。
不過,面對有些獨斷專行的少年新君,群臣到底是聯合起來,讓他知道世事險惡了。
有人提出:光宗的陵寝該怎麼辦?
胤礽:“……用景泰皇帝未用上的那個皇陵吧!”
光宗繼位才一個月,來不及給自己修陵寝,現在大明财政緊張,也無法大興土木,所以就按曆史上的做法,把景泰帝給自己修的、後來被朱祁鎮給廢掉的陵寝修整修整,作為光宗的萬年吉地吧!
這個提議群臣通過,很快,他們又提到神宗與光宗的喪葬費用。
胤礽:沒錢!
群臣也知道福王府的錢财不能動,他們隻是想讓新君知道知道難處,别成天隻顧着殺人。
到哪裡去弄一大筆錢呢?
想動宗親也不能是現在,江南那片地得慎重,要不然就又是虎頭蛇尾……
晚上,他去東李那裡找朱由檢,看到他那裡的飯菜,福靈心至:光祿寺啊!
名副其實的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