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綜]廢太子穿越記 > 第425章 木匠天子(六)

第425章 木匠天子(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光祿寺,九寺之一,一個臃腫且貪腐嚴重的機構,又一次被胤礽當成了血包。

皇帝徹查光祿寺貪腐的聖旨下發内閣和六部之時,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親自帶隊,查抄了光祿寺,封存了所有賬本。

由于事發突然,光祿寺官員根本來不及燒毀這些賬本,隻能看着這些鷹犬破門而入,奪走賬本。也有人試圖毀掉賬本,後果就是被錦衣衛一刀拍在臉上,拍得那人吐出兩顆牙,錦衣衛冷面冷聲:“錦衣衛奉旨辦案,如遇抵抗,即刻捉拿!”

不待此人反應過來,立刻有錦衣衛上前将此人鎖拿起來,看這人的動作,就知道他平時肯定貪了不少東西,不然怎麼會錦衣衛都到了,他還在冒險燒賬本。

錦衣衛的動作引起了朝堂各方的關注,得知皇帝這回是沖着光祿寺下手,有人擔憂,也有人拍手稱快。

畢竟,光祿寺的茶湯早就被人貼了大字報嘲笑了。

朝堂上下,誰不知道光祿寺的官員明目張膽地貪腐呢!

光祿寺的糊弄由來已久,連着幾代皇帝都吃小廚房做的菜,興許是為了明君的名聲,他們從來不徹查光祿寺,生怕别人說他們頗為重視口腹之欲。

也許是他們沒能預料到繼位的新君會朝他們下手,做的事情都不遮掩。事情一出,四處找人求情的,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的,東廠早就盯着,立時将人逮了起來。

有人喊冤,東廠的人獰笑:“冤?光祿寺裡還有冤枉的?别人不知道,咱家在内廷還不知道嗎?嘉靖老皇爺在時,壓根就不吃你們做的菜,外夷來朝,你們拿生肉糊弄人!丢臉都都到外夷面前去了!連皇爺的後妃想吃點好的,都得看你們的臉色!還敢喊冤?”

“來啊,上大刑!皇爺說了,要聽實話!”

很快,根據抄來的賬本,以及錦衣衛線人、東廠番子的情報,一大批官員、廚役被抓了。

光祿寺幾乎空了一多半,而錦衣衛的诏獄……诏獄也不是誰都能進的,像廚役什麼的,壓根就沒資格進诏獄,也沒辦法被錦衣衛看在眼裡,隻能交給順天府看管,順天府大牢一時間人滿為患,甚至還出現了畫地為牢的場景,就因為貪腐的人太多。

北京百姓聽說了,紛紛來瞧這大明朝開國第一遭的熱鬧。他們也不靠前,就遠遠地看了幾眼,議論幾句。有膽子大的,知内情的,“呸”了一聲:“活該!”

無親朋故交在光祿寺的,自然看個熱鬧就回去幹活了,甚至希望此事過後,光祿寺那些貪腐之人能被一網打盡,每日的工作餐不求多奢華,至少能讓人填飽肚子,别天一冷盤子裡盡是冷凝的豬油,讓人無法入口。

有門生故舊在光祿寺的,就開始擔心了。不說别的,明朝官員座師、門生、同鄉什麼的,那都是被視為一黨的,你的同鄉出了事,你不救,你躲到一邊,會讓大家寒心的。以後你出了事,也沒人會救你的。

有些官員不得不來找胤礽,胤礽也很好說話,死罪可免,拿錢來贖,還根據犯事官員的不同等級、貪腐銀錢的多少、所犯罪行的輕重,設定了不同的贖金。

嗯……怎麼說呢,剛好在肉疼,還能拿得出來,還不會傷筋動骨的程度。

皇帝擺明了就是在掏他們的口袋,但是他們不得不掏這個錢。

不然,下次他們犯事,就不會有人管他們了!

戶部尚書李汝華對皇帝此舉是舉雙手贊成,此公在朝中不結黨不勾結不偏袒,每年都盡心竭力地調控财政,因萬曆年間三大征,國庫空虛,他正着急,皇帝就送來了一大批“肉票”。

李汝華很是高興,也不再念着福王府那潑天富貴了,派了人整日跟在去求情的官員屁股後頭,按着飯點問:“交贖金不?”

大明官員:又是顔面掃地的一天。

有人看不過去,問李汝華:“李公好歹也是萬曆八年的進士,這般行徑,當真有辱斯文!”

李汝華才不管呢,他舉起手中的賬本,笑容滿面:“斯文能當軍費用嗎?”

來人悻悻而去。

李汝華不僅親自派人要賬,還給胤礽提了建議:怎樣完善這個制度,什麼人能贖,什麼人不能贖。要明确一點,交贖金的目的是免除死罪,但此官到底還是觸犯了大明律法,應該讓他自己以不同形式贖罪。

胤礽由此傳來刑部尚書黃克缵,此人同李汝華一樣,都是萬曆八年的進士。黃克缵引經據典,為完善這個制度提供了不少幫助,至少使這個制度都有明确的大明律法支撐。

君臣三人都很滿意。皇帝戶部尚書拿到了錢,刑部尚書發揮了專長,犯事官員也有了去處,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就這樣,等到臘月的時候,國庫進賬不少,起碼不是胤礽剛登基時那副慘淡的模樣了。

孫慎行趁着皇帝心情不錯,前來勸谏:殺的人已經夠多了,現在馬上就過年了,該停停手,讓京城百姓過年了。

要知道,從皇帝登基到現在好幾個月了,西市就沒消停過。從一開始的謀害先帝的李可灼、崔文升等人,到鄭氏的親眷、通敵賣國的晉商,再到現在貪腐到朝中衆人都看不下去的光祿寺官員、廚役,西市斬了一批、剮了一批、扒了一批,血腥味好幾個月都散不掉。

西市在哪?西四牌樓,北京非常熱鬧、非常繁華的一條商業街,一到年節,那都是人山人海,吆喝聲、講價聲絡繹不絕。

現在呢?好幾個月不停地殺人、流放人,西市早就彌漫着濃重的血腥味兒。北京城的老百姓即便從小就知道西市就是刑場,也有些接受不了。

眼瞅着就要過年了,京城一點兒過年的氣氛都沒有,無論是朝中官員,還是百姓,天天戰戰兢兢。本來這幾年就動蕩不安,薩爾浒之戰慘敗,兩位皇帝接連離世,現在好不容易熬到過年了,揣着銀錢想去街市買點年貨,結果剛一進接口就聞到了血腥味,看到了幾百個腦袋迎風飄蕩……

“大過年的”和“來都來了”都不起作用了。

孫慎行:陛下,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治國須張弛有度啊!

胤礽:善。

于是在臘八這天,命人撤去了西市示衆的腦袋瓜子們,封親弟朱由檢為信王,賞賜了幾個臣子,又命人施粥。所有人都輕輕松了一口氣,沒幾天,西市的店鋪又開始熱鬧起來了。

中國人的想法:别管這一年有多鬧心,過年的時候必得和和氣氣、樂樂呵呵。

好消息:京城的确有了過年的氣氛。

壞消息:皇帝的三個親叔叔,惠王、瑞王和桂王也是這麼想的。三人也不知道聽了誰的撺掇,同時上折子請繼續修建他們在封地的王府,還要求今年年禮要加一倍。

之前因為神宗和光宗喪葬費用捉襟見肘,胤礽直接命人暫停給三位藩王修建王府。三人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隻不過朝廷的理由非常充分,他們怕被人罵不孝,便是有什麼也隻敢躲起來說。

後來接到皇帝命令,讓他們去送福王,三人即便再不情願,但聖旨已下,三人也隻得在錦衣衛的“護送”下,送福王上路。

福王自然是不肯認害死先帝的大罪的,還以為是親爹神宗在的時候,不但摔了毒酒,還要沖出王府,嘴裡不幹不淨,一個勁兒罵新帝,最後被錦衣衛強壓着灌下毒酒身亡。

就連福王的兒子,皇帝都沒放過,一樣命人賜鸩酒。

三人膽戰心驚地看完,待錦衣衛确認福王已死後,才相互攙扶着,哆哆嗦嗦地回了王府,裹上被子瑟瑟發抖。

當時是很害怕的,生怕皇帝侄子殺紅了眼,把他們也給殺了。但幾個月以來,大侄子都沒動手,反而又是殺晉商,又是殺貪官的,搜刮了不少銀子,卻還是不許他們修王府。三人心裡的害怕早就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憤怒,又被其餘宗室挑撥幾句,什麼“你可是神宗皇帝之子,當今的親叔叔,當今再怎麼殺伐決斷,今年也才十七歲,他已經殺了福王,總不可能把親叔叔都殺了吧?你先上折子,我們随後”之類的話。

明朝宗親本就是無法無天的性子,尤其是瑞王朱常浩,他還要添一條屬性:臉皮厚還不要臉。

他到了二十五歲還沒能成婚,群臣請奏,神宗也不管。這人就天天到戶部去要結婚費用,拿了十八萬,還說這點錢買冠服都不夠。

因此,他不單自己寫了折子要錢,還讓桂王和惠王一同上表。

胤礽沒理,錢也不給,工程依舊暫停。然後,然後瑞王就又發揮自己不要臉的精神,天天去戶部坐着要錢了,戶部官員煩不勝煩,可偏偏瑞王身份貴重,打不得罵不得,戶部尚書李汝華苦着臉來找胤礽:求求陛下了,把瑞王弄走吧!

胤礽都要氣笑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