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寸華還不知道她說看不上趙氏娘家侄子的事經過小孩子的嘴已經傳遍全村了,她在王婆婆和周氏走後,先是查看了一下王婆婆給她帶來的糧食,糧袋子都不大,一個裝着麥粉,看着有二三十斤的樣子,一個裝着粟米,大約也有二三十斤的樣子,另外的一個袋子裡,則是裝着一包粗鹽,一罐子豬油,一小罐子豆醬,一小罐子......紅糖?
王婆婆說她前些日子去隔壁縣看她剛生産的女兒去了,想必是買了送她女兒坐月子吃的,現在又給了她一小罐子,說實話,姜寸華本人,對這個王婆婆,看法挺複雜的。
非親非故的,王婆婆這三年持續給她送糧的做法,挺像做慈善的,要說王婆婆無欲無求,姜寸華是不敢信的。
算了,先顧好眼下再說吧。
紮好裝着米面的口袋,她現在還搬不動,就暫且先将之放在原地,但油、鹽、醬、糖得保存好,要不說焦大夫的醫術就是好,如果是在之前,姜寸華這又是走路又是彎腰拿東西的活動了這麼一會子,早就眼前發黑頭暈頭疼的要休息了,但現在,經過焦大夫紮了幾針之後,她還是虛,還是一動就冒汗,但頭不再發沉發昏了,眼前也清明了。
為我大中醫點贊!
放好調料罐子,姜寸華喘了口粗氣,掀開鍋蓋,将已經開始發坨的粟米粥盛了出來,然後加了一勺紅糖,攪了攪,慢慢悠悠的小口喝了起來。
要是擱以前,這樣甜膩的吃法一定會被她嫌棄,但現在,啊,進食的感覺真好啊。
喝完紅糖粟米粥,看到手邊的雞蛋,又想吃雞蛋了,但她摸了摸已經開始鼓脹的胃部,算了,等等,等這碗粟米粥消化的差不多了再吃吧。
少食多餐,才是她現在的養生之道。
姜寸華一直在忙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等她琢磨着要不要再躺床上休息一下的時候,周氏又來敲門了,這回,她手上拎着一串的藥包,是來給姜寸華送藥的。
家裡不缺煎藥的藥罐子和爐子,煎藥的方法和步驟她記憶中也有,但是——
“周嬸子,我家裡還缺些炭河木柴,您看,您能幫忙送一些給我嗎?您放心,都記賬上,等要來租銀,我會一分不少的還給你們家的。”
周氏全都答應下來,炭和柴她們家就有,可以很快的給姜寸華送來,隻是,讓周氏很不習慣的是,在今天之前,這姜家大丫頭又木又軟又窩囊的可是連外人的面都不敢見,更别提跟人提要求,還賒賬了,現在倒了個個兒過來,不僅敢跟她提要求,還毫不客氣的指使她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