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叔喝着涼茶看一眼不說話的悶小子,他早上的時候可是看到了他是提着昨天的陶罐子來的,也不知道又帶了什麼好吃的。
偏偏長了個鋸葫蘆似的嘴,非要他開口問才說話。
“那個,今晌午要吃什麼?”
徐知望回過頭來,“鐵叔,今天熱買些包子吧,就不用煮飯了。”
嘿!他說的是這個意思嗎!!
鐵叔不滿的瞪了一眼,最後還是沒忍住問了出來:“今帶了什麼菜啊?”
到底是在鋪子裡做了幾年工,徐知望這回聽明白了鐵叔的意思,開口說道:“今帶了一碗香椿魚兒,不是什麼好菜,就是用新鮮法子做的香椿,一會您嘗嘗可還能吃得慣。”
這道菜聽着倒是稀罕,他想嘗嘗。
“去買包子吧,我把菜拿去熱熱。”
話說完鐵叔就轉身去了後院,連銀子都忘了拿出來。
徐知望早就見怪不怪了,鋪子裡的銀子放在何處鐵叔從來不背着他,經常讓他自己取,有時候拿回來的銅闆和碎銀子連看都不看直接扔進抽屜裡。
徐知望走到桌前從抽屜裡取出一把銅闆,出了門朝包子攤去了。
等徐知望回來,菜都已經熱好放在桌子上了,看鐵叔嘴角翹起的樣子就知道是已經嘗過了。
這幾年徐知望能看出來,鐵叔現在一好喝口好酒,二就是吃合口味的菜。
至于什麼鋪子銀子,都要排在這些後面。
徐知望把包子放在桌上,油紙打開,照例是五個肉包,五個素包。
鐵叔一口包子一口香椿魚兒吃的十分興起,絲毫不管這是徐知望帶來的飯菜,一碗菜又是得有一大半進了他的肚子。
鐵叔吃了三個包子差不多就飽了,看着徐知望便把剩下的都吃個幹淨,本來想好的話到了嘴邊最後還是咽了下去。
飯吃的暢快,又沒什麼活計,鐵叔便去了後院歇晌。
徐知望留在前面守着鋪子,雖說是守鋪子,其實鐵叔向來沒有其他掌櫃的那麼多規矩,就算是躺着睡大覺他也懶得管。
烈日炎炎,路上人也稀少,徐知望靠長椅上也漸漸睡了過去。
其實往日他是很少歇晌的。
倒不是他今日懶怠,實在是這兩日晚上都燥的厲害,憋的難受就罷了,又不好起來沖涼水澡怕吵醒家裡人,隻能熬到到深夜才能勉強眯上幾個時辰。
日至未時。
縣裡和村裡歇晌的人家陸陸續續都起來了,徐家也都起身忙活了起來。
蘇瑜起身後也到院子裡看看曬着的棗子,然後接着去了竈屋準備做紅棗糕。
徐知成見大嫂洗了這麼多棗子便知道大嫂有活要忙了,主動留下來準備給大嫂打下手。
徐知雙見二哥不出門,也不開口說再去玩了,乖乖的跟在二哥身旁一起進了竈屋。
蘇瑜收拾着棗子聽到身後的動靜笑了,眼裡還真是有活呢。
這點倒是像極了他們大哥。
蘇瑜也沒客套,使喚小成去生火燒水,雙兒則學着大嫂的樣子一點點把棗子去核。
水開後蘇瑜把收拾出來的棗子放進水中,一直煮到棗子變粘稠,然後再用小火收汁。
等所有棗子吸飽水變成軟糯糯的棗泥後盛出來放入盆中,再放入三塊碾碎的紅糖,讓紅糖慢慢融化,接着打上四個雞蛋,全部攪拌均勻。
攪拌好後再放入篩過的面粉,這樣口感能更細膩,然後放入酵母引子。
蘇瑜拿出兩雙筷子捆在一起開始攪拌,這可真是個細緻活,一大盆棗泥面需要一直攪拌至無幹面粉才成,等蘇瑜滿頭大汗總算是拌好了,最後一步倒入少許菜籽油再拌好就算成了。
蘇瑜讓雙兒去把櫃子裡的籠屜拿出來,擦幹淨後先把一塊棉布鋪在上面,把攪拌好的棗泥倒入籠屜裡,再放在鍋中蒸半個時辰差不多就熟了。
弄完這些蘇瑜總算是歇了口氣,取過蒲扇來扇一扇。
小成則認真的盯着竈堂的火,烤的小臉都紅了也不動一下,蘇瑜起身把小成拉起來給他扇扇風,笑着說道:“快涼快涼快吧,剩下的不用仔細盯着了,隻要不斷火半個時辰就行了。”
徐知成笑着看向大嫂:“大嫂放心,我定會看好火的。”
他才不會偷懶呢,他可看到了大嫂放了好多糖還有雞蛋,肯定好吃得不得了!
“好,那大嫂就把這交給你了。”
蘇瑜把蒲扇塞到小成手裡,讓他扇風也不用離火太近,再囑咐幾句便出了竈屋去了後院,幫着苗秀蓮一起歸置後院的雜物。
小成和雙兒則排排坐在一起,小成左手扇風,這樣連帶右邊的妹妹也能一起取涼。
差不多半個時辰過去,鍋中紅棗糕的香氣漸漸飄了出來,兩人齊齊湊過去聞了一下。
好香啊!
小成剛想讓妹妹去喊大嫂,便聽到大嫂的聲音:“香味出來了,應該是熟了。”
說着便見蘇瑜掀簾子走了進來。
小成和雙兒唰的一下一起圍了過去,雙眼都亮晶晶的看着她,蘇瑜剛洗過手還帶着點水滴,分别刮了一下兩人的小鼻子說着:“準備出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