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望聞聲擡頭說道:“沒有,你做的很好,我隻是想起了前些年在軍營裡的時候。”
這下子蘇瑜更納悶了,這兩件事有什麼關系嗎?
徐知望看出蘇瑜眼裡的疑惑,開口解釋說:“我入軍營第二年曾有一位士兵不識敵軍奸計落入了圈套,但是沒成想卻孤身殺了出來。當時軍中校尉大人也是這樣一番說辭,軍中按論有功當賞,有罪當罰,但是校尉大人念其英勇殺敵,便功過相抵保了他性命,後來那人還成了校尉大人貼身親衛,當時軍中都稱贊校尉大人愛兵如子,不過我沒想到你還懂得這些?”
蘇瑜沒想到他會想到這點,轉過身去慢慢說道:“我之前在縣裡經常愛聽些戲,那些年打仗亂哄哄的,戲班子也經常唱這樣的戲。”
徐知望點頭心想這就不稀奇了,不過她聽後還能領會也十分不易了。
不過他想起小成今天的事又重新開了口:“小成自小家中就連續生變,他也漸漸有些不愛與生人親近,并非是對你和娘不滿,但你能這樣想法子親近他和雙兒,我該多謝你。”
這倒是句真心話。
蘇瑜笑着回頭看向徐知望:“你這句謝我就收下了,其實我和娘都很喜歡小成和雙兒的,他們小小年紀這麼懂事已經很好了,我從沒有什麼不滿,不過你能這樣想,我也算沒有白費心思了。”
前面的話蘇瑜也是真心的,不過後面一句是有一點點試探的意思,蘇瑜靜靜看他的反應。
隻見徐知望面色如常的說道:“你和娘的苦心我都知道,小成和雙兒雖然與你們還不太親近,但他們知道誰對他好,隻是勞煩你多給他們些時日。”
蘇瑜聽後收起心思如往常一般笑着點頭:“當然了,以後日子還長着呢,我又不會急在這幾日。”
徐知望垂下眼簾就沒再說什麼,兩人之間一時安靜下來。
蘇瑜通完發放下木梳時想起件事來,開口問道:“對了,今帶去的獅子頭你們吃着味道還成嗎?我忘了告訴你最好用河水或井水拔一下,天熱肉炸完後也容易壞。”
“我到鋪子後就打了井水拔着了,晌午吃的時候味道正好,鐵叔還誇你菜做得好,味道和他之前在府城吃的一個味。”
“鐵叔?”
徐知望想起還未跟她說過鋪子裡的事,便開口說:“鐵叔是鋪子的掌櫃,多年前一個人從府城來縣裡的,平日鋪子裡就我們兩個人,我們成親時也來喝了喜酒。”
“這樣呀。”
不過蘇瑜又立馬想到一個問題:“那鋪子裡豈不是沒有人給你們張羅飯食,那晌午的飯食你怎麼辦啊?”
“當初做工時說好的鋪子是包晌午的飯食,不過鐵叔沒有成親,我們兩個大男人做的也少,都是鐵叔出銀錢從攤子上買的。”
蘇瑜聽後思索了片刻說:“縣裡平日攤子上吃食也就那幾個樣式,要不日後我晚上都給你備一份晌午的飯吧。”
徐知望聽蘇瑜這麼說,心裡再次感歎一聲她是一個很細心又體貼的妻子,不過倒也不想這麼麻煩她,小成和雙兒已經很讓她費心了。
“不用了,我在鋪子裡吃一口就成,過了申時我也就回來了。”
蘇瑜聽他這麼說也就沒再繼續争這個事情,從桌前起身走回床邊,脫鞋上床時忽然有想起還剩了一碗香椿魚兒便說道:“今還剩了一碗香椿魚兒你要是喜歡明天就帶去鋪子吧,就當是給那位鐵叔嘗個時令新鮮,明天我正好想做些别的吃食。”
徐知望回頭看她一眼,點頭說道:“好。”
蘇瑜拉好薄被躺下,徐知望見她沒有再說話的樣子,便起身吹滅油燈,然後轉身上床躺下。
昏暗的油燈被吹滅,屋裡頓時黑漆漆的,房間裡兩人都不再說話,隻能聽到外面河邊的蛙鳴聲。
不過蘇瑜倒是心裡十分平靜,經過昨夜的平安無事,蘇瑜心裡已經覺得她這個丈夫是個冷淡的性子,并沒有春花嫂和娘說的新婚男人那般急色。
不過她倒是覺得挺好的。
前世她忙着工作掙錢養活自己,後來轉崗後更是忙的飯都顧不上吃,一心隻想攢錢擺脫那個牢籠般的家,從來沒有那個心思談什麼戀愛。
這輩子倒是結了婚,不過經過洞房那晚,她覺得那事其實也沒什麼意思的嘛。
木床其實不大,兩人躺下後,蘇瑜扯被子時還不小心碰到了徐知望的胳膊。
蘇瑜頓了一下,然後悄悄把手放下,靜靜等了片刻不見身旁有任何動靜。
瞧瞧!
她猜得沒錯吧,她這個丈夫對那事是不太感興趣的。
蘇瑜放下心來,背過身閉上眼睛沒一會就睡了過去。
......
第二天又是一個大晴天。
早上照例一家人用完飯後,徐知望提着他的那個陶碗去了縣裡,小成和雙兒則繼續挎着他們各自的新包高高興興地出去玩了。
蘇瑜把竈屋收拾好後,端着昨日小成摘的一大筐棗子走了出來。
苗秀蓮正坐在竈屋檐下歇着,見到女兒走了過來,問道:“要把這棗子收拾出來了?”
蘇瑜把竹筐放下,在娘身旁的矮凳上坐下,一邊說着:“是啊,我想趁新鮮收拾出來蒸兩屜紅棗發糕,剩下的先存好,等天涼了再拿來泡紅棗桂圓茶,既暖和又溫補。”
“成,那今天就都收拾出來,天好正好曬一曬。”
母女倆坐在蔭涼裡一邊說着家常一邊擇着棗子,小成摘的實在是不少,不好的棗子全都扔掉還剩了一盆。
差不多到晌午棗子也都收拾完了。
蘇瑜拿來一個幹淨的木盆,先倒出一小半準備拿來做棗糕,剩下的先把棗子用大火煮過後再晾幹,晾幹後先收在幹淨密封的罐子裡留着秋後泡茶。
煮完的棗子晾好後,小成和雙兒滿頭大汗的跑了回來,熱得小臉紅撲撲的,不過嘴角眉梢都帶着笑,兩人七嘴八舌的給大嫂和嬸娘說着他們大出風頭的趣事。
蘇瑜等他們落了汗先帶着兩人去沖個涼祛祛暑氣,洗好後一家子都回了屋裡歇晌。
日頭一點點升了起來。
縣裡鐵匠鋪子今日倒是悠閑,不到晌午手裡的活計就都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