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一不小心滅國後的我靠挖野菜複國 > 第29章 第 29 章

第29章 第 2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所以說,盧點雪跟離相先生是有些淵源的。

但随即又有一個困惑浮上傅誼的心頭。

既然先生都助盧點雪入了李執門下,那麼盧點雪上京趕考,先生沒道理不會幫襯着些啊。

除非先生壓根就不知道她要入京趕考。

盧點雪自爆身份時,傅誼震驚之餘,也趁機掃了一眼座中所有人的神情。

以蕭首輔為首的崇正黨那是相當震驚。

離相先生門下的那幾個學生就更不用說了,嘴巴一個比一個張得大,顯然也絲毫不知情。

也是,離相先生及其門生要是知道盧點雪有此作死的打算,肯定會把人攔在金陵,直接不讓她上京。

還有,傅誼也很納悶盧點雪怎麼會想着去林家茶樓裡做長工。

依正常人的思路,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通常都會找個同鄉作為依靠。

她盧點雪倒是逆其道而行,不去徽商會館找她的老鄉借些銀子湊活湊活,偏偏要去林家茶樓當個跑腿的小厮?

她跟林凡安和雲降心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事情怎麼越理越亂?

傅誼腦袋都快想炸了。

不管了,林凡安不願保人,他來保!

是以朝會上,傅誼先發制人:

“這份林家茶樓控訴盧狀元的訴狀,衆卿以為如何?”

他話音剛落,朝廷百官的目光都落在吏部尚書,魏與歸的身上。

專業的事還得交由專業人士來才行,他們這些隻讀過聖賢書的兩榜進士,從未見過如此辛辣有力蠻不講理的文章,實在是不宜評點。

在衆人期盼的注視下,魏與歸不負衆望地上前邁了一步,話卻是對着大理寺卿宋骥問的。

“敢問宋寺卿,林家茶樓請的訟師是何方人士?”

“聽口音,大抵是徽州的?”

宋骥的神色有些變化莫測。

他瞧了瞧恍若無事的魏與歸,還有一旁看熱鬧的同僚,話語在喉嚨裡轉了半天,最終還是艱難地吞吐道。

“此話當真?宋寺卿沒聽錯吧?”

“當真如此。”

是真的是不能再真了。

這種規制的訴狀,這種行文措辭,不是徽州人寫的,還能是哪裡人寫的!

大理寺内現存的訴狀大半都是這類,看得他都快麻木了,這豈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而且也不知木架上,有沒有出自眼前這位的。

宋骥心中忍不住腹诽道,面上并未表露出來。

聞言,魏與歸露出個“果然如此”的神情,随即轉身向傅誼回答道:

“回陛下,徽州民風如此,不必見怪。歐陽文忠公嘗治七州,曰州大者繁廣,小者俗惡而奸,皆世指為難治者。其尤甚曰歙州,民習律令,性喜訟。家家自為簿書,凡聞人之陰私毫發、坐起語言,日時皆記之,有訟則取以證。其俗難以力服,而易以理勝。”【2】

“哦,那魏閣老的意思是,訟事在徽州屢見不鮮,那麼這封對罪人盧氏的訴狀就可以置之不理?”

河南道掌道禦史梁綱挑了挑眉,嗤笑一聲。

“片語不合,一刻顔變,小則鬥毆,大則告狀不休,實則大多就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罷了。”

魏與歸颔首,面對梁綱的嘲諷,不置可否。

然而梁綱不想就這麼善罷甘休,仍舊咄咄逼人。

“說來魏閣老與那罪人都出自徽州,莫不是想包庇罪人?林家茶樓人證物證皆在,還有什麼可解釋的?!”

“呵,你我還同住京城,同為天子效力,莫不成也要與我那般惺惺相惜,同心同德?還是心中不服,也想讓我給你包庇些什麼罪?”

魏與歸上下嘴皮子一搭,迅速回擊道,可謂是半分虧兒都不願吃。

“你——!”

梁綱氣急敗壞,本還想再說些什麼,卻被旁邊人扯了扯衣袖止住了。

朝中早有條約定俗成的規矩,那就是甯願招惹小閣老,也不要招惹魏尚書。

畢竟吵也吵不過,打也打不過,何苦呢。

是以在蕭藩幸災樂禍的目光下,梁綱隻能悻悻閉嘴。

蕭藩當然開心。

沒想到魏與歸這兩邊都不沾的鬼脾氣竟然願意幫他們的人說話,而且還把逆閹頭子怼得無話可說。

昨日他和父親緊急商量了下,決心還是保盧點雪。

好歹也是崇正書院出來的學生,朝堂之上,能争一人是一人。

更何況皇上也想保她,不如順遂皇上的心意,順手推舟賣盧點雪一個人情。日後事成,再來讓她報恩做事也不愁啊。

反倒是魏與歸對盧點雪的擁護,倒是令蕭藩始料未及。

雖說二人同為徽州人士,但僅憑這點,他覺得不足以讓魏與歸對盧點雪伸以援手。

而且昨晚瓊林宴上,他也沒見魏與歸對她有多欣賞。然而在聽完那份訴狀後,魏與歸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

莫非問題是出在那份訴狀上面?

如蕭藩所料,接下來魏與歸慢悠悠地開了口。

“陛下,臣以為林家茶樓的這份訴狀,并不足以全然相信。”

“諸位不覺得奇怪嗎?盧點雪正是因沒錢才去做了長工,結果人進了诏獄還不足半日,林家茶樓就急着上大理寺報案。明知對方沒錢,還要如此緊緊相逼讨賠償金,這不是訛錢是什麼?”

“魏閣老空口白話的,請拿出證據。縱算林凡安此商利欲熏心,可事實如此,容不得辯駁。”

“啧,那是你們見識少,沒見過此類紛争。這世間可不少哄騙下套,置人以罪的官司啊。”

“何以見得?”

“……”

出奇的是,被問及此話後,魏與歸難得短暫地沉默了一會兒。

就在梁綱以為他是理虧,正欲迫不及待地乘勝追擊時,魏與歸的臉色卻奇異的不自然起來。

他頓了頓,語氣卻是前所未有的低沉。

“因為林家茶樓那份訴狀的詞訟,是仿自我曾寫過的一篇,一不小心就在老家流傳甚廣了。”

“其語句,有不少還是原封不動從我那篇抄來的。如若我沒記錯,這篇原稿大理寺内應有留存,宋寺卿不妨在大理寺内翻一翻,說不定還能翻得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