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稚柔進了屋,喝了口茶,笑眯眯道:“自然是生氣了,還把我趕走,但此舉行得通。”
“殿下,男人也許都像話本說的那般,嘴上說着不要,身體卻很誠實。”青凝平日也經常讀書給殿下聽,自然是對話本中的男女之情略知一二。
青凝此言一出,惹得趙稚柔和青岚紛紛失笑。
“這幾日你們派人多注意松濤苑的動靜,有任何情況都來彙報。”趙稚柔擔心晏周經過了自己今日的試探,會防着自己。
兩人應是,到了晚間,果不其然,晏周派了赤峰來說,今夜不回松華院用膳了。
趙稚柔倒是不以為意,這還是剛剛開始,他躲得了一時,如何躲得了一世?
兩日後,趙稚柔帶着制的冬衣去給婆母和祖父母請安,剛到門口,便聽到院内傳來說話聲。
她走進去,便看到晏周正在和晏老太傅下棋,兩人端坐在榻上,晏老太傅笑容慈祥,晏周如往日般肅着臉,眉眼卻是溫和。
晏周的母親晏夫人陳氏和祖母太夫人則是坐在一旁說着話,見了她來,兩人便朝着她招手,陳氏笑道:“柔兒,剛說到你,你就來了。”
如今晏府便是這三位長輩,晏周的父親犧牲在鄰國談判的路上,是為國奉獻的英雄,父皇将她許配給晏周,想來也是為了安撫他吧。
晏周聽得聲音,并未回頭,晏老太傅瞪了自家孫子一眼,滿眼慈祥地看着趙稚柔道:“柔兒來了,這天氣寒冷,你怎地穿的如此單薄?”
晏周聽得,方才回首,趙稚柔對上男人的目光,笑着眨了眨眼睛,繼而便對晏老太傅笑道:“祖父,今日天晴,沒那麼冷了,您這幾日膝蓋可還舒服?”
“自從用了你從宮裡帶回來的藥,我這膝蓋再也沒痛過了,還是你細心,不像某個混小子,是一點也不關心我這把老骨頭。”
晏老太傅意有所指,晏周頂不住祖父的目光,隻好淡淡道:“祖父,我不是來陪您下棋了嗎?”
“哼,若不是我三番五次讓人去請你,你怕是不來。你說說你,不是在宮裡書房,便是在家裡書房,倒是将家人冷落在一旁。”晏老太傅口中的家人,指的更多是趙稚柔。
趙稚柔唯恐兩人吵起來,便轉移話題道:“祖父别氣,您看看我給您們備的冬衣,特地讓人選了上好的料子,請宮裡的制衣局的師傅所制,剛好今日送來,便拿過來請你們試一試。”
陳氏看着少女貼心的模樣,面上笑意更濃,拉過趙稚柔的手笑道:“還是你想的周到,你前幾日送來的護膝和抹額,我和你祖母也甚是滿意。”
她如今對趙稚柔,是當做半個女兒看待了,她沒有享受過兒女圍繞身邊的美好,自然是珍惜這段緣分的。
年輕時,她剛生下晏周不久,丈夫因病離世,她得了心病,身子骨不好,晏周便送去安州外家養了一段時間。
也許是年少時,宴周不顧衆人阻攔進了佛寺帶發修行,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個石頭般冷心冷肺的人。
她還擔心這輩子不能享子孫的天倫之樂,誰知祖上積福,皇帝賜婚,将慶安公主下嫁晏府。
剛開始她還怕趙稚柔不好相處,不曾想這孩子不僅貼心嘴甜,還對衆人都客客氣氣,協助她将晏府打理的井井有條。
“過來坐着喝茶,你素來怕冷,雖說天氣暖了幾分,但還是要多穿點。”晏太夫人笑着,自然也是滿意的,畢竟是皇家公主,而且隻要有這層關系在,陛下就不會對晏府太過苛刻他們晏府也算是不愧對列祖列宗。
趙稚柔乖巧應是,讓侍女将冬衣送了進來,一家子喝茶說話,倒也過得安靜和樂。
“對了柔兒,過幾日便是鶴儒的生辰,我娘家的胞妹會帶着她女兒來京都遊玩幾日,我已讓人收拾了廂房。”陳氏一邊翻看着東西,随口說道。
“母親決定便是,可需要我這邊準備些什麼?”趙稚柔微微一頓,她對陳氏的娘家倒是沒什麼記憶,隻知也是文人清流世家。
“倒也不用,就是我那外甥女王瑛,和鶴儒從小一起長大,你們成親她們一家沒來,到時若說了什麼,你别理會。”陳氏說着,目光有些躲閃,她總不好說,王瑛遲遲未嫁,有他兒子的緣故。
晏周落得一子,聽到母親此言,便解釋道:“之前姨母家提過要我娶王瑛表妹,我拒了。”
趙稚柔微微一頓,對上男人的目光,見他并無遮掩之意,心裡暗暗松了口氣,笑道:“夫君都這麼說了,我自然不會介懷。”
不過這也給趙稚柔敲了一個警鐘,此番着王家前來,恐怕目的沒有那麼簡單,正妻若當不上,不是還有妾麼?
陳氏安撫一般拍了拍趙稚柔的手,“好孩子,你放心,一切還有我在,我不會讓你委屈的。”
“母親這麼說,我就放心了,我一個人唯恐應付不來呢,總怕給夫君添麻煩。”趙稚柔說着,語氣有些低落。
晏周執着棋子的手一頓,這小姑娘還真是睜眼說瞎話,她這幾日給他添麻煩的次數還少嗎?
果不其然,便聽得少女又開口道:“夫君,我這幾日一個人睡覺總做噩夢,你可以回來陪陪我嗎?”在長輩面前開口,他沒有拒絕的道理。
“哼,你小子這幾日給我好好哄着柔兒,老窩在書房像什麼樣?”晏老太傅也怕趙稚柔多想,沒好氣對自家孫子說道。
晏周隻當是自己又掉進了少女挖的坑,如今全家人好似都站在她那處,他眉眼微凝,隻好應道:“孫兒省得。”
正想着,一分神,就聽得晏老太傅撫着故意,笑的得意,“哈哈哈,赢了,你小子今日舍得對我這個老頭子手下留情了?”
聽得少女輕笑,他對上少女的眸子,便見少女眉眼彎彎,眸中盡是得逞之意,同那日在書房角落裡一樣,他又一次上了她的套。
“祖父,夫君他自然願賭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