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兩道菜配好,平安從菜園裡清出幾把嫩白菜并少許菠薐菜。
這會氣溫越來越低,地裡的菜也陸續輪換。
冬日裡還能綠油油冒芽的都是白菜、菠薐菜、芫荽,蘿蔔這類耐寒的蔬菜。
之前播種時撒籽太密,發出來的嫩芽正嫩生生綠油油地擁簇在菜地裡,看着很是喜人。這會扯掉一點嫩菜,其它的菜得了空間,也能更好生長。
在家養了幾日的三花也逐漸親人,平安剛搬了條矮凳坐着擇菜,這三花用它的小腦袋不住地圍着凳腳挨蹭。
“乖。”平安抽出空閑摸了摸貓頭,得到回應,它很是興奮,當下便側躺在地,四腳朝上,嘴中更是發出稚嫩粘人的喵叫。
一向纏人的灰灰見狀,也幾步躍至平安身邊,圍着她不住甩尾,吓得三花如同受驚之鳥,蹭地一下便往貓窩竄去。這裡的響動并未影響到困覺的小白,它淡淡朝這睨了一眼,便閉目繼續趴在門檻邊。
平安隻得也摸了摸灰灰,随後将它揮走。
這會天涼,熱水用得也多,等下爺爺他們回來,指定得洗個澡,到時候一家人排着隊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她得多燒些水備用。
将晚上的飯菜備好,平安往藕塘跑了一趟,又挑了一擔蓮藕回來,便回家率先洗漱,隻等爺爺他們歸家再開始炒菜。
砂鍋裡的雞湯這會已經咕噜冒泡,熬得金黃香濃,散發着淡淡的藥香。
看着水有些幹了,平安又添上一些,加入鹽繼續焖煮。
剩下的雞塊,自是鍋中起油,煸香姜片,下入雞塊、蒜米一同入油鍋翻炒。
新鮮的雞肉遇熱迅速脫水緊緻,皮下的雞油與水分亦随之析出,平安手下翻拌動作不停,不多時,雞肉已炒得金黃。
鍋中下鹽、醬汁調味上色,加入泡發的脆嫩雲耳繼續翻炒,待鍋中水幹,沿鍋邊下入黃酒,蓋蓋焖煮收汁。
如此做出的雞肉顔色金黃,肉質鮮嫩多汁,既有蒜香又有菌菇類的鮮香。而雲耳,早已在高溫的焖煮之下吸滿濃郁的雞汁,吃起來口感脆嫩,鮮味更甚雞肉一籌。
這兩者的搭配可謂“佳偶天成”,若是喜食辛辣,便可在出鍋前加上少許辣醬與胡椒粉,最後撒上蔥段,着實是下飯好菜。
青菜那些不着急,或是爆炒,或是加些雞湯汆熟,總歸做起來快。
平安将柴火抽出,把炒好的菜放竈上保溫。
見得夕陽已然西下,爺爺他們卻還不見蹤影,她便找了鄰居王嬸借來一套扁擔竹擔,就往湖邊去尋人。
剛走到河堤邊,她便遇着挑擔的爺爺和木頭。
兩人遇着她,忙停下腳步,雙手捏緊扁擔繩:“快回去歇着,我們再挑幾路就差不多了。”
這些重量對平安來說算不得什麼,路已經走到一半,她想着還不如去多挑些回來。
一家人來回走了一炷多香,趕在夕陽徹底落下之時,終于将池塘邊的蓮藕挑回了家。
至于塘裡的種藕和水,爺爺杵着扁擔半喘着氣:“你們不用管了,剩下這些我明天慢慢做。早點吃完飯早點休息,你們明朝還要早起。”
木頭擦了擦汗,長長舒了口氣。察覺平安并未出聲,他小心朝她瞥去,正好對上她揶揄的視線。
看他這模樣,平安心知他已經力竭,也不知當時徭役是怎麼撐過來的。
“行了,你扶着爺爺去休息休息。”
說罷,平安轉身進了竈房,她往炒的素菜中加了幾勺雞湯汆炒,這才将兩盆雞肉端出。
“快洗洗,可以吃飯了。”
見着好吃的,木頭這會倒是來了力氣,忙給爺爺端來一盆水,他則走到水井便快速沖洗手腳。
冬日陰冷,适合溫補陽氣,三人又都在水中浸泡多時,喝些雞湯補補正好。
得益于砂鍋小火慢炖多時,裡邊的雞肉早已炖得骨酥肉嫩,雞湯亦是色澤醇厚。
平安輕輕抿上一口,這雞湯油而不膩,鹹香中又帶有絲絲清甜,想來是那幾味藥材帶來的回甘。
而雞塊炒雲耳的口感則有所不同,雞皮彈嫩,肉質韌而不柴,爺爺牙口不好吃得少,木頭倒是吃得多。
一家子匆匆忙忙用完晚膳,算是囫囵結束了今年的幹塘。
這日收攤收得早,平安也懶得捕魚,便喊上木頭往漢雲碼頭的集市趕去。
她繞路半晌,終于尋到一個醫館。
“娘子?”木頭看着眼前這回春堂的招牌,猶疑問道。
“進吧。”平安挽着他的手,大步跨進堂屋。
那發須皆白的大夫擡眸睨了兩人一眼,沉聲問道:“誰看病。”
平安答:“都看。”
“哦?”
聽她此言,大夫與木頭不約而同朝她側目。
平安面不改色解釋:“我們成婚許久,卻遲遲不見喜信。”
“娘子。”木頭不安地扯了扯她衣袖。
大夫伸出手,點頭示意:“請坐。”
木頭這人一向臉皮厚,今日也不知怎麼忸怩起來,看他半天沒有動靜,平安伸手将木頭推入坐椅,這才對着大夫說道:“您放心,兩人一塊看,該付多少診金是多少,若是有什麼其它問題,也一并調理調理。”
忙活半晌,夫妻倆從醫館出來,結果沒出平安所料。
兩人身體說好不好,說壞也不算壞。
按老大夫的話來說,他們年紀輕輕,外強中幹,内裡是這也虛,那也虛。
加之日常勞累奔波,與水為伴,身體濕寒虧空是在所難免,至于孩子,那急不來,緣分到了孩子自然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