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北宋殺魚手劄(美食) > 第51章 殺魚的第五十一天

第51章 殺魚的第五十一天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隻是晴日尚未等到,玉溪鎮便迎來數場暴雨。

聽着外邊狂風呼嘯,雨滴砸得咚咚作響,平安從門縫往外看去,花花草草已被打落一地的枝葉,院中更是積滿一層雨水,嘩啦的流水順着排水溝與新落的雨水一同擠入房前屋後的明溝。

不消片刻,兩尺寬的溝渠便難以容納這接踵而至的流水,紛紛決口溢出。

這下,爺爺坐不住了,他推開院門一看,外面的村道早已泥濘一片,遍布坑坑窪窪的水坑,家家戶戶都有人披着鬥笠蓑衣在外邊行走。

也不怪衆人都如此着急,實在是這洪澇一旦發生,那損失不可小觑。

大夥出門一來是為了查看河堤,提防決口;二來這會稻子已然結穗,收割在望,若是風雨過大,稻穗大片倒伏,稻子未熟,轉晴也不能立住,隻得是爛在田裡做肥料,收成慘淡自不必說,上半年的勞作算是付諸流水;再則,若是積水過深,水漫池塘,裡面的魚若是跑掉,那真能将人氣死。

平安也拿上蓑衣要同爺爺出門,卻被木頭一把攔住:“娘子,我去。”

胡水生杵着鋤頭回首望向兩人:“成,榆明趕快把蓑衣穿好,拿着擔子與扁擔。”

“注意安全!”看着兩人匆匆離去的背影,平安倚門叮咛。

“知道了。”木頭的聲音伴着潇潇雨聲模糊傳來。

“嗷~~”灰灰在腳邊急得打轉。

平安拍了拍它腦袋,從檐下走到放魚的雜間查看情況。

那屋子的房梁與椽木都比其他房子老舊,往年每刮大風,屋頂被風吹走那是常事。

平安剛将門推開,裡面的三花便如離弦之箭,嗖地一下從窗縫中逃走。

這麼大的雨,這狸奴能逃到哪裡?

平安趕忙推開窗戶,溫聲朝外面喚道:“咪咪,咪咪,快過來,咪咪。”

雨水瞬間灌了進來,給了平安迎面一兜,她擦幹眼睛周邊的水,努力睜大眼睛尋覓它的蹤影。

“喵~~”

在獵獵的風聲中,外頭終于傳來一聲微弱的回應,可平安卻始終找不到它的位置。

等了半晌,她隻得掏出一條小魚放在窗台,等它餓時銜取。

這會外邊風聲依舊,雜物間的屋頂被風吹得咯吱作響。平安取來黃泥、米糊攪拌,又加入稻草碎混勻,待将這補洞材料備好,她便四處試探何處漏風,搭上樓梯将縫隙細細堵住。

爺爺他們還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會回來,平安忙完這些,便準備将菜與配料備好。

最近陰雨連綿,許多百姓出行不便,連帶着市集裡的生意都冷清許多。

對平安而言,唯一的好可能就是氣溫驟降,魚的存活率變高。

今日賣完魚她便從屠戶那提了兩根仔花腸,說是腸,但它并非豬的腸子,隻是形狀有些相似。

這花腸,一頭豬身上就那麼兩根,說是腸,但它并非豬腸,因它模樣蜷縮似粉嫩花卷,故而被稱為花腸。它口感彈嫩脆爽,自是沒得說,吃過的人都念念難忘。這東西稀少又緊俏,若不是屠戶這兩天生意不大好,怕是還輪不上她撿漏。

将這花腸洗淨,取蔥姜黃酒腌制半晌後切成薄片,平安另備好香料等着爆炒。

炖鍋中扔入豬龍骨、姜片、水,平安便開始炖煮骨頭湯。

這湯不拘是用來下面、還是打湯都十分鮮美。

在炖湯的間隙,平安将豆角抽筋絲、揪成小段,洗幹淨後放入籃中瀝幹水分。

每到夏季,地裡的豆角、刀豆、青瓜都見風就長,隻要施水得宜,前一晚還是拇指大小,第二日便已至成人半臂長。

也是因此,這吃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結的速度。除了切碎一些給雞鴨做食之外,當地人也會拿出家中珍藏許久的壇子,用來窖制這些新鮮的瓜果蔬菜。

說起這壇子,也有些神奇,同樣的配方與步驟,不同的人上手,做出來的壇子卻好壞不一。在小小的月河村裡,那也是千人千味。有人愛放香料、有人愛放肥肉、還有人就用普通的鹽水。

有那做得好的壇子,即使是在濕熱的夏季,裡面的鹽水依舊不腐不壞不起白色膜層,這樣的好壇子水在當地可是一勺難求。

平安自己做的壇子雖不至于那樣神奇,但水質是漂亮清澈的紫紅色,泡出的蔬果亦酸辣爽口,甜鹹得宜。

用白開水化開冰糖、放涼後加入重鹽、藠頭、紫蘇、茱萸拌勻,這些調料即可防腐又可增香提鮮。等水發好,便可加入青瓜段、豆角、刀豆之類浸泡發酵。

若是天冷,隔日可食,若是天熱,半日即可,再多則酸。

平安夾出她早上泡的幾根青瓜,又加了些新的入壇。早上還翠綠的青瓜這會已被酸水酵成淺淺的黃綠色,青瓜嫩綠的切面也被紫蘇浸染出一層淡淡的粉紫色,聞起來還有袅袅的紫蘇香。

吃起來則清脆水嫩,酸辣香甜,回味間伴随有淡淡的鹹味,卻不顯沖突,甜鹹兩味在這塊小小的青瓜裡融合得完美又适宜。

眼看着天色漸晚,爺爺他們卻還沒有回,平安隻得将菜陸續做了出來。

香辣的爆炒仔花腸、鮮香滑嫩的龍骨豬血湯、軟糯微甜的清炒豆角、粉粉糯糯的水煮南瓜、酸辣脆甜的泡青瓜,除了葷菜,其餘的都是一些當季的家常小菜。

四時有序,順時而食。農家按四時節氣播種,亦順時而收獲。在平安看來,自家精心伺養種出來的菜,可比那城裡的要來得水嫩清甜。

将菜用蓋子罩好,平安便去了東屋看她的栀子花茶與栀子花香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